電動汽車到底是不是新能源?和管理專家杠一杠技術話題!

戰略企劃槍手說市場 2024-05-09 17:36:48

有一個話題似乎是越來越尖銳了。

一直以來在說到新能源汽車的時候,總是看到評論區有一些留言,說電動汽車不是新能源。我一直在猶豫到底要不要做一個科普,直到我看到了有些專家級的人物,居然也在跨界發表錯誤觀點的時候,終于讓我覺得是時候做一個決斷了!

我們先來看一段來自小紅書上的視頻,作者是中國精細化管理研究所所長,茅台酒顧問,在行業內有一定影響力的知名專家,也是一位厲害人物。但他說的話我真的不敢苟同。以下是專家的原話摘錄:

跟你分析一下我們現在電車可能帶來的危機。

第一,我個人認爲電車不能算新能源車。所謂新能源就是我們過去沒有用過的能源,或者並不廣泛使用的能源。但是電車是不是新能源呢?不是。電車是把電能儲存起來使用,這個不是新能源,而是能源的新使用方式,從某種角度來講,只是解決了一個儲電的問題,它用的仍然是電,電怎麽是新能源呢?

第二個,電車好像最大的好處,除了消耗更少之外,最大的好處就是環保。因爲它沒有燃油車的燃燒過程形成的廢氣。但是請問我們的發電大多數是燃煤發電,那麽燃煤本身會不會制造廢氣?會不會對環境有汙染?這是肯定有的。那麽,你在開車的過程當中沒有制造汙染嗎?只是你把汙染丟給了別人,你在東部開車讓西部燃煤,這能算環保嗎?不一定能算吧?

第三點,電池儲電本身就有消耗。誰都知道能量守恒,物質不滅。你在通過新的方式轉換能量的時候,那這個轉換過程本身就是一次消耗。所以,當我們把電車的電池在釋放出來作爲汽車的驅動,這個本身對能源的消耗是增加了,而不是減少了。

第四個,我們現在的電池是不是完全具備安全性,是有待于論證的。因爲我們現在電池都是電池包,是若幹個小的電池組合成一個大的電池塊。每一個小的電池如果它完全合格或者品質優良,那麽捆在一起是沒問題的。但是如果我們的電池制造商哪一個細節上沒有做好,它這個電池就容易出問題。一個電池出了問題,就一個電池包都會出問題。現在我們大部分都是新的電車用戶,所以現在暫時還看不出來。如果時間長了之後,這個問題陸續會出現。那麽這樣一來,你用電車可能會比用燃油車事故率還要高。我不說一定,至少是可能的。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電池一旦用壞了或者要報廢,怎麽處理才是環保的?現在我所知的情況是沒有一個完善的解決方案,所以未來電池的處置會帶來新的環保壓力,這是完全可能的。由于以上我們講的七八個可能存在的問題,那麽得出的結論就絕對不只是唯一結論,電池更好,這個結論是得不出來的。我認爲未來的真正的新能源是什麽?是跟現在所有的能源都不相幹的能源才是新能源。比如有的國家在研究氫能,我認爲這就是新能源。

真正的新能源其實我們現在還沒有真正開發,所以現在的電車搭新能源的春風,賣的很快,我認爲是一個不恰當的變化。

專家的話當然應該聽,但是這位專家在這段視頻裏有多處漏洞和邏輯錯誤,戰略企劃槍手忍不住就要吐槽一下。

爭議點一,首先我覺得在新能源汽車這個概念上他就沒理順。作爲這種級別的專家,對新能源的這種膚淺的字面理解,還是讓我很意外的。新能源汽車這個概念是國家工信部定義的,百度百科裏也是一樣的。它的正確表述是:新能源汽車是指以非常規車用燃料爲動力源(或使用常規車用燃料和新型車用動力裝置),集車輛動力控制和驅動等先進技術于一體的技術原理先進、技術新、結構新的汽車。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BEV,包括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氫發動機汽車、其他新能源汽車(如高效儲能裝置和二甲醚)等産品。

完全從字面上理解是非常教條的。傳統的煤電雖然不是新能源,但是新型電池的構造確實跟各種新能源的關系是無法剝離的,磷酸鐵锂電池和三元锂電池在充電的過程中發生了化學反應,所以不能簡單認爲它只是儲能,而是將傳統的電能轉化成新的化學電能了。那麽往後去太陽能是新能源,太陽能發電的電動汽車當然也是新能源汽車,核能是新能源,核能電池當然也是新能源。還有現在即將要問世的固態電池呢?如果這些都不算是新能源的話,可能連你們自己都覺得很扯淡吧?

我們再退一步講,如果大家實在理解不透的話,你只要記住廣義和狹義的新能源這個概念就可以了。

爭議點二,就是他講到的燃煤發電同樣會帶來環保的負擔,但是未來的電能方向肯定會轉向風力、水力、光伏,甚至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風光發電已成爲中國整體電源裝機增長的主要來源。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去年1-11月,太陽能和風能新增裝機容量2.05億千瓦,占全國新增裝機量的72.5%。整體上發電對地球的汙染也是可控的。但是如果城市裏全是燃油車,空氣質量卻是明顯不一樣的。

爭議點三,他說電車對能源消耗增加了,但是我們要明白的是,這個地球本身的能源是足夠人類使用的,就好比水,爲什麽提倡節約用水?並不是地球上的水不夠用,而是人類現有的能力,對水的調度還存在成本過高的問題。所以我們不應該僅僅從表面計算能源消耗增加的這個問題,能源消耗平衡才是更正確的選擇。

至于他說的電池安全的問題,首先我想要說明的是,新能源汽車每年的自燃事故實際上遠遠低于燃油車,但是媒體卻熱衷于報道電動汽車的自燃,故意不報道燃油車的自燃,這是媒體的主觀偏見在作怪!況且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背後就是三電技術的發展,廠家和科研機構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在研發,解決的就是續航和安全等問題。比如像大家一直談論的固態電池,主打的就是安全和長續航,最近就有消息爆出,重慶一家公司已經有了重大突破,如果能真正應用到市場的話,預計續航可達到2000公裏,而根據相關資料的說明,固態電池的失火和爆炸的幾率幾乎爲零。

視頻的最後他還提到了氫能,氫能其實並不是有的國家在研發,而是中國早就在研發。中國還建造了很多加氫的氫氣站,但依然很難普及到家庭用戶,這個主要原因就是制氫的成本很高,而且安全性其實也很難保障,所以日本豐田汽車的氫能源項目一直很難落地,基本也承認失敗了。

但這個專家還在講氫燃料,明顯是信息了解不全面。不過我想他畢竟也不是技術方面的專家,他只是管理專家卻要講自己並不擅長的領域,漏洞百出也就很正常了。當然了我也不是技術方面的專家,但我的確了解的比他多。新能源汽車是國家戰略,真的希望某些人不要再自以爲是,硬剛國家戰略,做一些誤國誤民的事了。

0 阅读:7

戰略企劃槍手說市場

簡介:聽商業故事,悟創業大道,探討怎麽完成一個億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