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要出片的strong姐,張元英來了都得叫你一聲姐?

新氧明星整形教室 2024-04-25 10:19:20

爬山、徒步、逛公園……這些小時候踏青第一首選,能夠贏得全班人歡呼雀躍的戶外活動。

足以讓長大後的脆皮大學生、胡亂穿搭的打工人們,聞風喪膽,光是想到就會雙腿酸軟,感覺精力全無。

結果一個春天的到來,很多人是腰不酸腿也不疼,一口氣能耕二裏地了,一到周末就開啓步數屠榜式暴走,根本停不下來。

也有人是戶外走一天,醫院躺三天,好了就擱山裏頭跑。

苦是一句不提,都成丐幫幫主了也挺嘴嚴,完全不透露自己是大家在江湖的人脈。

朋友圈的配圖必須講究色調搭配、構圖精美,再配個“山不見我、我自見山”的治愈文案。

每個戶外人的最終歸宿,也許最終都成了毛坯戶外人vs精裝朋友圈。

盡管自己過的是毛坯人生,但朋友圈一定要精裝。

生活可以一貧如洗,但賽博朋友圈必須風風光光,不能苦了那些個土狗朋友。

表面:人均戶外達人,背後的狼狽只有自己知道。

有人趁風雪未融,攀爬十幾個小時,登陸山頂,只爲在朋友圈留下“女性主義的一抹色彩”:

”停在港灣裏最安全,可那並不是造船的目的。“

船是出海了,魂兒也暫時從身體裏“離開”了一小會。

雪山上了,“雪水”也得安排上。

零下不知道幾度的青海湖,旁邊人還得穿個大襖子。

出片的女人,毫不猶豫脫下裏三層外三層,實力踐行什麽是穿上裙子就是兵,朋友圈必須得看點好的。

水上項目有了,水裏也得跟上。

海上一小時,再遊遠點都能看見鲨魚小兄弟的“親切問候”了,秉著來都來了的心態,給朋友圈一點小小震撼。

沙漠板塊也得加入行程,立誓集齊全世界的地形風貌。

所以哪怕嘴裏全是沙子,走的累癱,也得來一句“我愛我的生命力”。

在天上的女人也不甘示弱,蹦極也要表情管理,是精裝朋友圈的高端素養。

是張元英來了都得驚歎表情管理的程度。

平常還得學會點安全落地的天賦。

無人機不幸掉到樹上,爬樹潛力這不就來了(畢竟無人機價值過萬,潛力一激發就學會了)。

最後的成片還不忘加一句:用上帝視角看世界。

地理知識全乎了,體力必須得跟得上。

事前還要先來個戶外十公裏熱身,免得到時候體力跟不上打不了朋友圈的卡。

那句輕描淡寫地“小小泰山,拿下”,品味也必須彰顯,自帶腳杯慶祝這份登頂的幸福。

爲了等這一刻,其實從淩晨爬到了早上。

而身體不太行的毛坯戶外人們,也找到了自己的精裝之道。只要有顆strong的心,家門口也能裝起來。

有人戶外騎行還沒一公裏,痔瘡犯了。

先忍一忍,發個朋友圈加個定位: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別忘了租的自行車還回去。

自行車還完的,徒步爬個加附近的小山吧,結果走到腳指甲都出血。

朋友圈:每一步都是浪漫的丈量,確實浪漫了——《血色浪漫》。

逮住有點小錢了,抓緊時間狂發,沒錢就老老實實,保持神秘人設。

爲了讓精裝朋友圈像變得像呼吸一樣簡單,有人專門開個小號,以旁觀者心態欣賞自己的strong內容。

歲月靜好,熱愛生活,就此伸至到了我毛坯一樣的人生裏。

工作,是不想幹的。吐槽上班的語言藝術,屬于是嘴上一出聲就得被電報屏蔽的加密髒話。

但好不容易碰到火燒雲夕陽,必須恰如其分地配個精裝文案:在最該努力的年紀拼搏著,共勉!讓職場人們見識一下什麽是還沒被上班奪走的“生命力”。

下班到家,罵罵咧咧做了一大桌飯,表情仿佛給飯了加了點什麽。

下一秒: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重點是沒拍完照沒一個人敢動筷。

家務,是做不完的。日常掃不完的貓毛,與黑衣服就此說拜拜,感覺有時候自己也得來點化毛膏。

但不妨礙朋友圈狂炫不停:媽媽最愛的小寶貝。

養娃,是鬧挺的。遇到小孩不講道理,也會忍不住在屁股上賞幾下。

不過,以後孩子回想起來,刷了一下媽媽的朋友圈,看到的只有:那年陽光正好,微風不燥。

孩子:怎麽朋友圈記的跟記憶裏的對不上?

調休放假出行,是下餃子人擠人的,時間過了三十分鍾,歸來仍在原地。

也得留下:原來跟我一樣奔赴夢想的人不在少數。

這波高情商發言狠狠拿捏了。

也有不明群衆真的信了精裝朋友圈,打卡圍爐煮茶,跟風一波松弛感,享歲月靜好。

興沖沖去了之後,紅薯是半生不熟的,水果是蔫了吧唧的,點心是齁甜齁甜的。

烤個吃的,全是煙熏跟糊味,下嘴不了一點。

(內心:怎麽個事,直視我)。

忍著煩躁跟不耐煩,五分鍾的擺拍,倆小時的修圖,朋友圈只有閑情雅致:

“來一桌圍爐冰茶,看雲霧吞吐;配幾碟江南點心,品花開花落”。

怪不得總有人跟著朋友圈去打卡,回來都不好玩,感情滿朝文武沒一人吐真言。

看著滿屏的戶外強者,也有人試圖”融入“,結果發現全是褲子報廢的泥巴路,回家洗衣機氣的直接罷工,回應莽撞的代價。

還是太單純了小老弟,缺乏對這個社會“險惡”的認知🤪。

要的就是帥照kuku發,但狼狽的樣子絕口不提。

問就是惡意抹黑,爬山是一項“輕松愉快”的戶外活動。

有人坦言,自己就是一個裝裝的小女孩,日常只發點積極向上的。

就連好友也不舍得刪一個,生怕別人錯過自己的“精致生活”。

畢竟工作累了回到家,完成一天學業後,業余時間總要有點享受生活的氛圍。

這些瞬時的記錄,又何嘗不是我們對曾經想象過的某種生活,期待可以實現的渴求呢。

有人拿到offer後,去商場買了人生第一套正裝。

鏡子前的揣手,仿佛有一種臭屁小孩向大人炫耀長大的傲嬌感。

“奇怪,這套衣服怎麽就合身了呢。”

也許往後幾十年的歲月中,還會有無數種關于長大的奇迹,但想必,她永遠都會記住“記錄這一刻的感受”。

每一個看似“精裝的朋友圈”,都組成了獨一無二的我們。

當某一天,回望它們,可以不費力氣就記起這樣的心情。

《人生海海》裏就有句話:“生活不是你活過的樣子,而是你記住的樣子。”

盡管是蟑螂一般的生命力,但也不妨礙我們擁有蝴蝶一般的詩意,對生活保持熱忱。

總體而言,朋友圈發什麽都是自己的權利,可以是你想讓別人看到的“人設”,也可以是你最真實的表達。

同樣,發朋友圈是一種自由,不發朋友圈,亦是一種選擇。

但當打開短視頻,目視隨處可見的苦難,能夠看見身邊平凡幸福的小事,挖掘到這些微小而快樂的時刻,分享至朋友圈,也是一種治愈。

當然,別忘記了,朋友圈只是短暫的賽博人設。

最得勁的還得是頂著油頭穿著睡衣整點麻辣燙。

3 阅读:1712

新氧明星整形教室

簡介:看臉界最懂娛樂八卦的,娛樂八卦界最會看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