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西方說“不”,馬來西亞拒絕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二號院觀察員 2024-03-09 11:38:24

站隊中國還是站隊美國?美國再次施壓必須二選一,東盟10國赴澳大利亞參會,美國慘遭打臉。馬來西亞總理最新表態,讓拜登臉色難看,釋放了什麽信號?

近日,東盟和澳大利亞的特別峰會在墨爾本成功召開,該峰會聚集了東盟9個成員國的國家領導人,還有數百名官員和學者。峰會討論的焦點包括經濟、中美關系、地區安全,還有清潔能源等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並不是東盟

成員國,也沒有參加這次峰會,但是中國卻頻繁出現在峰會的議程當中。

這些東南亞國家和美國或者是澳大利亞在討論中美關系議題時,其核心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選邊站”,選美國還是選中國。馬來西亞總理的最新表態,強硬回擊了這種逼迫東南亞國家站隊的要求,讓美國臉色很難看。

據上觀新聞3月6日報道,馬來西亞總理在出席東盟-澳大利亞特別峰會時,對美西方國家強迫他國“選邊站”的行爲發出批評。他指出,西方國家似乎都患有“恐華症”,對中國有偏見,提到中國就臉色大變,但他們的偏見不能阻礙其他國家的選擇。

馬來西亞和中國之間沒有任何問題,美西方國家不應該阻撓馬來西亞和中國等重要鄰國發展友好關系,馬來西亞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擁有決定自身國家政策的權利,不希望被其他國家的意願所支配。

這也不是馬來西亞第一次在公開場合發表類似的言論了,他們多次批評美西方炒作所謂的“中國威脅”,煽動“恐華情緒”,認爲大國競爭壓縮了馬來西亞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此外,馬方曾在接受英國媒體采訪時發出疑問,爲什麽在美國眼中,馬來西亞一定要選擇一個利益集團,然後綁在一起?

長期以來,美國似乎都非常喜歡逼迫他國作出“選邊站”的舉動,包括俄烏沖突爆發後,美國也是逼迫其他國家“選邊站”,要麽是支持烏克蘭,一起譴責和制裁俄羅斯;要麽是支持俄羅斯,然後被美西方制裁。

而拜登上台後,也一直致力于重建美國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打造針對中國的小圈子,拉攏並施壓東盟國家必須在中美之間二選一,要求它們跟隨美國的步伐,一起對付中國。

絕大多數東盟國家都不敢直接違背美國的意願,但馬來西亞總理卻用實際行動作出了選擇,他的表態也釋放出了一個信號:東盟國家不希望在中美之間選邊站,而是希望在保持中立立場的基礎上,積極發展對華關系,加強和中國的合作。

要知道,馬來西亞是最早響應、加入以及建設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也是早期收獲最豐碩的國家之一。我國連續15年都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貿易夥伴國,這些年間,我國和馬來西亞之間的務實合作給兩國人民都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利益。

如今,安瓦爾公開對美國說“不!”,這展現出來的不僅是他個人的政治遠見,更體現出來了一種更加廣泛的全球趨勢,那就是:越來越多的國家逐漸看清了美西方販賣的“安全焦慮”,反感美西方爲了達到遏制中國發展的目的大搞陣營對抗的行爲,跟著美西方起舞,不僅得不到任何好處,反而會錯失與中國合作共贏的發展機會。菲律賓就是前車之鑒。

0 阅读:14

二號院觀察員

簡介:深入解讀國際時事及熱點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