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的良方,脾胃虛弱的人看過來,怎麽都吃不胖的人有救了

中醫脾胃教授余幼鳴 2024-02-14 00:20:37

你是不是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吃了東西就脹氣,或者吃再多也不長肉?你可能是脾胃虛弱的人,這是中醫所說的一種體質,表現爲消化功能低下,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營養不良、體重下降等症狀。脾胃虛弱的人要注意調理,否則會影響身體的健康和免疫力。

那麽,脾胃虛弱的人該如何調理呢?今天,我就爲你介紹幾個消化不良的良方,讓你的脾胃恢複活力,吃得香,長得壯。

消化不良的良方一:溫補脾胃

脾胃虛弱的人要避免吃生冷、油膩、辛辣的食物,這些食物會刺激脾胃,加重消化負擔,導致胃痛、腹瀉、惡心等症狀。相反,要多吃一些溫補的食物,如山藥、大棗、薏米、芡實、紅豆、白扁豆、雞肉、羊肉、牛肉等,這些食物可以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改善營養狀況,增加體重。溫補的食物可以煲湯、炖肉、煮粥等方式食用,要注意少放鹽和調料,以免影響食物的本味和營養。

消化不良的良方二:按摩脾胃穴位

按摩脾胃穴位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可以緩解消化不良的症狀,促進脾胃的血氣運行,增強脾胃的功能。脾胃穴位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有三個,分別是: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線上,胸骨下緣與臍中點的中點處。按摩中脘穴可以調節胃腸的蠕動,消除脹氣,增加食欲,對胃痛、胃潰瘍、胃酸過多等症有益。

足三裏穴:位于小腿外側,當膝蓋下緣與外踝尖的連線上,距膝蓋下緣四橫指處。按摩足三裏穴可以健脾益氣,消除疲勞,增強體質,對腹脹、腹瀉、便秘等症有益。

太白穴:位于足背上,當第一、二跖骨間,足趾縫的後方,足趾縫的後方,足趾縫的後方。按摩太白穴可以健脾和胃,消除濕熱,利水通便,對消化不良、水腫、小便不利等症有益。

消化不良的良方三:服用中藥調理

六君子湯:由半夏、陳皮、茯苓、白術、人參、甘草組成,主要功能是健脾化痰,和胃止嘔,適用于脾胃虛弱,痰濕內阻,表現爲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胸膈滿悶,口淡不渴,舌苔白膩,脈沉緩者。

保和丸:由山楂、神曲、麥芽、陳皮、半夏、茯苓、白術、甘草組成,主要功能是健脾和胃,消食化滯,適用于脾胃虛弱,食積內停,表現爲食欲不振,腹脹痞滿,嗳氣呃逆,口苦口臭,舌苔黃膩,脈滑者。

健脾丸:由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陳皮、半夏、木香、枳實、大棗組成,主要功能是健脾益氣,和胃止痛,適用于脾胃虛弱,氣滯痛,表現爲食欲不振,腹痛腹瀉,倦怠無力,面色萎黃,舌苔少津,脈虛弱者。

11 阅读:1580

中醫脾胃教授余幼鳴

簡介:脾胃科|主任醫師|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