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軍費聚焦中國,卻無法掩飾巨大尴尬:本土制造業衰弱

火星方陣 2024-03-17 21:17:25

美國2024到2025財年的軍費預算公布了,按照拜登總統最終公布的預算草案,整體軍費預算達到了創紀錄的8952億美元,同比增長約1%;盡管整體軍費漲幅似乎很有限,但我們注意到,關于所謂“太平洋震懾倡議”的預算請求,足足增長了8%!

剛從ICU裏爬出來的防長奧斯汀,渲染這樣的支出變化稱,“中國咄咄逼人,是美國未來一年軍費支出的主要焦點”。按照美軍的計劃,所謂“太平洋震懾”,主要依托美軍的“戰略威懾能力”,讓“盟友信任美軍的實力”;在這個計劃之下,美軍將進一步加強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和活動,包括以關島爲中心強化導彈防禦體系、建造更多的軍事基地、進行更多的軍事演習。

除此之外,美軍還計劃加強在亞太的核潛艇力量。美國海軍一直以來有一個論斷: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作戰體系越來越完善,美國海軍的水面艦艇很難突破解放軍的防禦圈,但美軍可以憑借強大的水下力量,將戰略威懾送到中國的家門口。

因此“太平洋震懾”戰略的重要一環,就是大力發展水下核威懾力量。

按照美軍的計劃,新一代的“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已經在2020年開工建造,預計2031年服役並投入使用;今年美軍還將開工建造第二艘“哥倫比亞”級。盡管美軍投入了龐大的軍費預算,但是他們還是有一個巨大的尴尬無法掩飾:那就是美國本土制造業的衰弱,讓美軍的裝備叠代變得更加艱難。

一艘戰略核潛艇的建造周期長達11年,都快頂上兩艘航母,而提到航母,美國海軍更是氣不打一處來。美國海軍是這一輪軍費的“輸家”之一,按照預算公布的信息,“福特”級航母的三號艦“企業”號,交付日期將會再度延遲一年半,這是二號艦“肯尼迪”號延期後,“福特”級航母的第二次延期;除此之外,美國海軍還計算將采購五號艦的日期,從2028財年推遲到2030財年。

這一系列的推遲,美軍公布的理由是“材料供應不足、産業鏈的不穩定”,外界估計,這可能跟之前中國對镓鍺以及稀土産品出口的限制令有關;也有人認爲,美軍航母存在技術上的瓶頸,“福特”號所用的電磁彈射和阻攔系統,其指標沒有達到美軍的預期,雖說能湊合用,但無法彈射F-35。目前,美軍已經放棄了交流電系統,試圖改用直流電,但新的系統與老系統差別甚大,更換也很麻煩,所以美軍推遲交付,可能也是爲新彈射系統的研制爭取時間。

美軍現在也很著急,中國福建艦即將海試,上面的電磁彈射和阻攔系統也相當成熟,新型第五代艦載戰鬥機的試飛也有條不紊地進行當中;如果“福特”級航母無法解決技術瓶頸,美國海軍將會出現“航母技術水平落後其他國家”的情況,這是二戰後美軍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

其背後反映出來的,其實就是“東升西落”的趨勢,是美國長期依靠軍事和美元霸權,靠對全世界掠奪和吸血來維持霸權地位的反噬。是的,美軍的軍費還很充足,采購數艘航母也確實財大氣粗,但是這幾艘航母到底什麽時候弄出來,什麽時候技術成熟,這都是未知數,這就是美國的奇葩,中國人理解不了,但能證明這一點:美國陷入“自己和自己較勁”的困境,可以把美國拖死。

2 阅读:222
评论列表

火星方陣

簡介:評說大國關系、周邊外交和熱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