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悲情往事:王恭妃與明神宗的愛恨糾葛

仲木筆談 2023-03-14 17:07:27

1956年,在吳晗的主導下挖掘了沉寂三百多年的定陵。裏面有三具棺椁,明神宗、孝端皇後、孝靖皇後(王恭妃)。

定陵出土了大量精美絕倫、價值連城的國寶級文物。

卻無一件屬于王恭妃。

王恭妃棺椁中的陪葬品只有兩件。一件破銀壺、一件滿是缺口的鍍金銀盤。

王恭妃棺椁出土的鍍金銀盤

太子的生母,皇帝的貴妃,未來的太後,陪葬物品竟然寒酸如斯!可以想象王恭妃的生平境遇。

01、宮女與皇帝的邂逅

萬曆五年(1577年),大明帝國正忙碌著爲小皇帝明神宗解決婚姻大事。一紙诏書之下,北方的官員在處理政務的同時,還要抽出時間幫忙選秀女。

爲什麽只是北方的官員?

明世宗的祖母邵太後是江南人,深知選秀入宮的不幸。臨終前給孫子留下遺願:“以後選女入宮,毋下江南,此我留大恩于江南女子者也。”

人生無盡善盡美之事,南方的女子是解放了,北方的姑娘卻被禍禍了。

一番角逐,直隸大興縣女子王氏、楊氏,河南陝縣女子劉氏,三人一路過關斬將走到了最後,一同入宮爲妃、爲後。

錦衣衛百戶王朝窭[jù]之女王氏也應诏參加了選秀,卻是沒能進入前三。憑借面容姣好、舉止得體,被留在了神宗生母李太後的宮中當貼身宮女。

命運就是這麽無常,同是選秀,有的人成爲宮中的主人,有的人卻淪爲了宮女。

王恭妃畫像

萬曆九年某日(1581年),神宗照例前往慈甯宮給母親李太後請安。與母親一番吃喝、閑談後,神宗前往盥洗室洗手,准備辭別母親。

隨侍神宗洗手的宮女正是王氏。

平常走動沒有注意宮女容貌如何,如今近看王氏也算是標致的美人。神宗一時色心大起,就在這種環境中倉促的臨幸了王氏。

一次臨幸,王氏就“中”了。

對于這次臨幸,神宗極力否認。《明史》稱“時帝諱之”,這個“諱”並不是野史所說忌諱王氏是宮女的緣故。而是在母妃宮中臨幸宮女讓他難爲情。頗有點像帶女朋友回家做壞事,被父母撞見。

不承認不要緊,李太後心裏很清楚:在我慈甯宮幹的事,當我老太太不知道?

李太後拿出神宗當初臨幸王氏後的賞賜物,及記載皇帝言行的《起居注》,神宗沉默不語。

知道兒子的窘態,李太後安慰他:“吾老矣,尤未有孫。果男者,宗社福也。”

在李太後的好言安慰下,神宗才扭扭捏捏的承認了臨幸王氏一事。

李太後像

萬曆十年六月(1582年),定國公徐文壁、大學士張四維爲正使,持節冊封王氏爲恭妃。冊封禮成,又派遣妹夫驸馬都尉侯拱宸祭告內殿,賞賜內閣輔臣們。

從冊封的禮節來看,神宗並沒虧待、歧視王恭妃。

而且實事求是的說,最初的神宗,並不是一個渣男。他與王恭妃也是有過一段甜蜜期的。

這年八月,王恭妃爲大明皇室誕下皇長子朱常洛,神宗很高興。

次日,神宗下诏從太倉取銀二十萬兩,光祿寺取銀十萬兩,賞賜給王恭妃作爲日常用度。同時派遣成國公朱應桢、恭順侯吳繼爵、武清伯李偉、彰武伯楊炳四位勳戚前往祭告太廟。

對于王恭妃的家人,神宗也是不吝封賞。哥哥王道亨被封爲錦衣衛指揮使,母親封爲太恭人。

這應該是王恭妃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陪伴著兒子成長,丈夫也關懷著她。王恭妃還在萬曆十二年生下了皇四女雲夢公主。

這種幸福的時光只持續了短短的兩年。

02、“國本之爭”下的悲情女子

鄭貴妃,萬曆十年(1582年)進宮,卻在短短四年之間從嫔,越三階晉封爲皇貴妃,意味著鄭貴妃幾乎獨得皇帝雨露。而王恭妃,只能說是漸漸不受寵了。

萬曆十四年正月(1586年),鄭貴妃誕下福王朱常洵,神宗開始作妖了。

皇帝愛一個女人要如何來體現?當然是冊封她的兒子當太子。

大明王朝的文官們都是嗅覺靈敏的獵犬,神宗這兩年獨寵鄭貴妃的反常行爲,已經讓文官們感到隱隱不安。爲了印證猜測,福王出生的次月,首輔申時行上疏請求冊立皇長子朱常洛爲太子。

神宗收到奏疏後,回複道:“卿等懿冊立元子請,朕見嬰弱,少俟二三年舉行”。意思是皇長子身體不好,等過兩三年強壯了再冊封。

兩日後,申時行又進行了第二次試探,神宗不耐煩的回複道:“朕知道了”。申時行無可奈何,但也算是安了心。

可這年七月,神宗突然下诏禮部:進封鄭貴妃爲皇貴妃。

申時行像

皇長子,嫡長子制下的皇位第一繼承人,他的母親只是普通的妃子。而跟皇位毫無關系的皇三子之母卻被進封爲皇貴妃。這無疑釋放了一個非常不好的信號。

皇帝想廢長立幼!

這是皇權高度集中帶來的弊端,當皇權達到頂峰時,皇帝就會試圖以個人意志淩駕于宗法制度之上。

文官們絕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

大明朝堂炸鍋了,文官們蜂擁上疏指責神宗:“揆之倫理則不順,質之人心則不安”。請求冊立皇長子、進封王恭妃爲皇貴妃。

一場長達十五年之久的“國本之爭”開始了。

爭吧,爭吧,管它洪水滔天。

可原本只是朝臣與皇帝的較量,最終受傷的卻是王恭妃母子。原本只是不怎麽受寵的王恭妃,在一封封奏疏逼迫之下,神宗對王恭妃的態度變成了冷落、不滿、厭惡。

萬曆十七年(1589年),大理寺左評事雒于任的一道《酒色財氣疏》,徹底把王恭妃帶進了深淵。

雒于任在“色”字上指責神宗偏寵鄭貴妃,聽信耳旁風試圖廢長立幼。這無疑戳進了神宗的心窩子,神宗被氣到當場暴怒。

自此以後,王恭妃是被徹底冷落了,母子二人被打發去了景陽宮。

景陽宮,紫禁城東西六宮中最偏僻、最冷清的宮殿,實則與冷宮無異。

宮中每年有慶典之時,都要邀請兩宮太後參加(一個嫡母、一個生母)。神宗的嫡母陳太後由王皇後服侍左右,生母李太後由鄭貴妃服侍左右,其它嫔妃只能遠遠駐足觀看。

而王恭妃連駐足觀看的資格都沒有。

無獨有偶,北京發現了不少萬曆時期,由皇室成員捐資修建寺廟、古鍾、佛像等物。捐資的碑文中刻有兩宮太後、各嫔妃、皇子、皇女的名號,甚至宮中的女官、監工的太監、修建的工匠都刻有名號。

唯獨沒有王恭妃的名號。

意味著王恭妃喪失了皇室成員才能參與的“團建活動”,被神宗徹底排除在皇室這個大家庭之外。

明萬曆年間皇室捐資修建的真圓塔

皇帝冷落她,鄭貴妃暗中迫害他,宮中執事也輕視她。王恭妃絲毫不在意,只要兒子朱常洛呆在她的身邊就夠了。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皇長子朱常洛被冊封爲皇太子,移居迎禧宮。這是文官們的勝利,卻是王恭妃的又一次厄運。

迎禧宮與景陽宮同在紫禁城,母子二人卻整整十年未曾見過一面。毫無疑問,這是神宗對于“國本之爭”失敗的報複。王恭妃思子過度,整日流淚,哭瞎了雙眼。

在大明後宮史上,因思念哭瞎雙眼的有兩位後妃。一位是英宗錢皇後、另一位就是王恭妃,兩位都是明代皇室的悲情女子。不同的是,錢皇後盼來了“北狩”的明英宗,王恭妃臨死也沒有盼來兒子。

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朱常洛長子—皇長孫朱由校出生,神宗封賞群臣、宗室,大赦天下。王恭妃也迎來了遲到二十年的進封,這一年王恭妃進封爲皇貴妃。神宗恬不知恥的表示:“先年每欲進封,因帑藏錢糧不敷”。

“錢糧不敷”,對于王恭妃遲遲未能進封皇貴妃,恐怕文官們及神宗都是心知肚明的。

就算是進封爲皇貴妃,王恭妃的境遇並沒有實質性的改變。

03、涼薄的身後事

萬曆三十九年九月十三日(1611年),王恭妃病危,即將迎來了人生的終點。神宗“大發善心”准許朱常洛探望其母。

闊別十年來到景陽宮,朱常洛不禁淚如雨下。可宮門緊鎖,朱常洛一時竟進入不得。他只能找來管事太監,尋找鑰匙開鎖。

母子二人的訣別,《明史》記載了這麽感人的一幕。

王恭妃知道兒子來了,喜極而泣,臥在病榻的王恭妃強撐最後一口氣,抓住朱常洛的衣服悲情說道:“兒長大如此,我雖死何憾”。朱常洛聽後悲恸不已,放聲大哭。

真如《明史》的記載,臨終前還能見到兒子一面,對于淒慘一生的王恭妃來說,未嘗不是一絲安慰。可據《明實錄記載》,王恭妃可能連兒子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

天啓二年時(1622年),禦史溫臯谟彈劾鄭貴妃侄子鄭養性時,曾經提到一條:“摧殘孝靖皇後(王恭妃),至飲恨而不得一訣”。

論及史料得真實性,《明實錄》所說大概率是真的。

對于王恭妃的薨逝,神宗的反應則讓人心寒了。

神宗的反應就是沒有反應。

神宗既不下诏禮部准備治喪,也不下令工部選址營造墳茔。內廷、外廷早已議論紛紛,神宗故作不知。而懦弱的朱常洛也不敢擅自收斂母親的屍身。

四日後,內閣遲遲沒有收到神宗的治喪聖旨。大學士葉向高忍不住上疏問及神宗:宮廷內外傳聞皇貴妃薨逝,如今四天過去了,爲何不見皇上下诏治喪。

次日,神宗冷冰冰的回複內閣:皇貴妃十三日酉時薨逝了。

葉向高非常無語,宮內宮外早已傳遍,用得著您告訴我?葉向高再次上疏:趕緊准備喪禮啊!

神宗回複依舊冰冷:“覽卿等奏,已知道了”。

葉向高第三次上疏,神宗這才不緊不慢的同意禮部准備喪儀,而這已經是王恭妃薨逝第九天後了。

葉向高像

更涼薄的還在後面,喪禮過後本應盡早入土爲安。而對于王恭妃的墓地的選址、擇地等事宜的奏疏,神宗是一概“不報”。

群臣與神宗交鋒十數次,都沒有確定王恭妃的墓地。直到萬曆四十年五月,神宗愛子福王朱常洵的一個妾室薨逝。神宗下诏工部擇取善地安葬福王妾室,南京吏部右侍郎史繼偕趁機上奏:把王恭妃的葬禮也一並辦了吧!

皇貴妃得以下葬竟然是沾了一位小妾的光。

王恭妃雖然安葬,但都是神宗應付文官們的舉動,陵園並沒有整體完工,連謝土儀式也沒有舉行。基本的守陵人員、祭祀田地也沒有。以至于兩年後,王恭妃的陵園便殘破不堪,盡顯荒蕪,哪裏像一座皇家陵園。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梃擊案”發生,幕後黑手直指鄭貴妃,軟弱的朱常洛選擇與鄭貴妃和解。神宗迫于輿論壓力,這才爲王恭妃陵墓配三十名守陵員,祭祀贍養田二十五頃,遣官謝土。

泰昌元年十月(1620年),明熹宗朱由校把祖母王恭妃的棺椁與神宗合葬于定陵。由于神宗的涼薄,恭妃的隨葬品只有兩件破銀器,明熹宗默然,又追加了三箱隨葬品于地宮之內。

明定陵

同生前的悲慘一樣,王恭妃入葬三百年後,一群“考古學家”打開了定陵。王恭妃的屍骨被暴屍荒野,最後竟被挫骨揚灰。

縱觀王恭妃一生,實在讓人爲之恻然!

2 阅读:6

仲木筆談

簡介:中國古代史愛好者👨‍⚖️尤好明、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