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面、小龍蝦已上桌,這份食品安全風險提示請收好~

陝西地防所 2024-05-12 15:16:38

#一、警惕初夏部分常見細菌性食物中毒#

進入夏季,氣溫逐漸升高,細菌也開始“茁壯成長”,各種致病微生物快速繁殖,導致食物腐敗變質。如加工或貯存不當,極易引發食物中毒。尤其以冷葷、涼菜、剩米面、肉制品等,更容易被某些致病菌汙染,例如:

1.蠟樣芽胞杆菌

蠟樣芽孢杆菌的芽孢可在幹燥、真空(罐頭)、冷凍(冰箱)等條件下存活較長時間。

容易被蠟樣芽胞杆菌汙染的食物有剩米飯、涼面、豆腐、肉罐頭等。

建議:

★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將煮熟的米面、剩飯剩菜、涼菜等長時間存放于室溫,並且再次食用前徹底加熱;

★ 應從正規渠道購買罐頭等真空包裝食品,並在購買時關注包裝是否存在漏氣的情況。

2.金黃色葡萄球菌

金葡菌自然界中無處不在,在特定條件下會産生腸毒素從而致病。其腸毒素耐熱性很強,加熱至100℃、30分鍾仍不能完全破壞,一般潛伏期爲30分鍾到8小時之間。通常因儲藏不當或人員、設備汙染等因素引起中毒。

含蛋白質或澱粉豐富的食品易被金黃色葡萄球菌汙染,如乳制品、肉類、糕點、剩飯、涼粉等。

建議:

★ 制作食品時保持人員衛生和環境設備清潔;

★ 生熟分開,燒熟煮透;

★ 在安全的溫度下保存食物,使用安全的水源和食物原料,避免有化膿傷口的人接觸食品。

#二、科學食用小龍蝦#

沒有小龍蝦的夏天是沒有靈魂的!但我們在挑選和制作小龍蝦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購買正規渠道的小龍蝦

盡量不要在街頭流動攤點購買小龍蝦,或者自行到江邊、河溝捕撈野生小龍蝦進食,野外水質狀況不明,小龍蝦的品質無法得到保證。尤其是洪水沖出來的小龍蝦不要吃。

外出就餐食用小龍蝦時,要選擇有食品經營許可證的店鋪,不建議選擇個別無證攤販上的龍蝦。

2.盡量選擇食材新鮮的小龍蝦

新鮮的小龍蝦個頭均勻,頭和身幾乎各占一半,顔色紅亮,腹毛和爪毛幹淨、腹白,新鮮的龍蝦肉有彈性、嚼勁。

3.燒熟煮透

買回來的小龍蝦,最好放清水裏養24-36小時,使其吐淨體內的泥沙等雜質,並清洗幹淨。

小龍蝦有硬殼,要適時增加烹饪時間確保煮透,力保殺死小龍蝦體內的細菌和寄生蟲。

4.不吃或少吃蝦頭、蝦黃

小龍蝦大部分的器官都集中在頭部,蝦黃是蝦的肝胰腺,蝦頭更容易吸附蓄積毒素及細菌等汙染物,所以最好不要吃蝦頭和蝦黃。

5. 適量食用

對于尿酸較高及過敏人群,食用大量小龍蝦會增加痛風、過敏的風險,應適量食用。

如果吃完小龍蝦的24小時內,出現全身酸痛乏力,進而四肢腫脹、醬油色尿等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配合醫生治療和問詢,協助醫生開展流行病調查工作進行溯源。

內容來源:陝西百姓健康

統籌編審:陳小瑜 劉潔

0 阅读:4

陝西地防所

簡介:陝西省地方病、皮膚性病和麻風病預防控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