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降溫超14度!冷空氣南下,預報:新一輪大範圍降雨即將出現

環球科學貓 2024-05-14 11:36:22

說真的,這冷空氣影響範圍還是不差,在我國大範圍升溫的情況之下,冷空氣的突襲引發“局部大降溫”還是較爲明顯。

只是從冷空氣的發展方向來看,是屬于偏東路走動的冷空氣發展,並且南下活動,所以,我國中部,西部方向基本上感覺不大。

當然,我國西北方向除外,畢竟冷空氣的活動也還是有,屬于波動發展,從降溫的強度來看,最強的分布在我國內蒙古,東北等少數地帶,局部區域有10度以上的降溫——而且是可以確定降溫超10度。

比如:內蒙古二連浩特最高氣溫已經從超過32.4度,下降到了18度,這就是斷崖式的降溫了,這直接降溫達到了超14度。

而且,在4到6度的降溫區間,也還是進入到了我國南方區域,所以,東路行走的冷空氣配合發展還是較強。

同時,在冷空氣,氣旋等多重因素影響之下,還帶來不少區域的沙塵。

根據我國氣候中心給出的數據來看,在新疆,甘肅,內蒙古等6省部分區域有揚沙或浮塵天氣,局部區域還有沙塵暴,強沙塵暴。

而在冷空氣,沙塵影響之下,我國降雨的發展已經在增強了。

這已經不是首次說明了,率先開啓強降雨的區域是我國貴州,雲南,海南等少數地帶,局部區域還有暴雨,大暴雨,貴州是重點,而過後,降雨會往廣西等方向靠近。

而更大範圍的降雨在5月中旬還是沒有結束,在5月下旬前,我國又一波南北大範圍的降雨發展,覆蓋範圍還是較爲廣泛。

但江南,華南依然是降雨的中心區域,在5月17日的時候,降雨範圍就在擴大,其中四川,重慶,廣東,湖南等地均開啓了小到中雨,局部大雨。

而在5月18日的時候,範圍更大,南北區域都有跨越的降雨發展,除了中心地帶的貴州,廣西,湖南,還有陝西,河南,湖北,江西等地擴散出降雨。

所以,這一波降雨是5月中旬最大規模的降雨了,新一輪大範圍降雨即將出現。

我國氣候中心預計要等到5月20日才會結束,在5月18-20日,江漢、江淮、江南、華南、四川盆地及貴州、雲南等地將先後出現一次中到大雨過程,部分地區有暴雨,江南南部、華南北部等地局部有大暴雨。

與此同時,西北地區東部、華北、東北、黃淮等地先後有小到中雨、局部暴雨;上述地區將出現局地短時雷暴大風等強天氣。

所以,這一波降雨大家需要警惕,特別是南方區域的降雨,完全是停止不下來,稍微一點好天氣,很快就這樣結束了。

而對于海洋區域來說,其實台風的活動情況不大,而EC從“台風線”的變化情況來看,也是稍微增強了一點,而GFS依然保持台風的趨勢。    

而且從GFS的情況來看,預計還會更快出現台風,可能在5月17日的時候,西北太平洋就發展出了1000hpa氣壓值,達到了994hpa。過後將會持續增強,而巅峰強度預計達到953hpa。

而這個台風的走向變化不大,整體是偏北方向移動,所以,GFS認爲是一個不會有影響的台風。

而不少人可能看到GFS給出了南海區域熱帶擾動活動較強,並且就靠近我國華南近海地帶進行發展,的確,這個區域的狀態有點意思。

但出現直接性的近海台風可能性還是較小,只是說在熱帶擾動不斷發展的時候,可能導致華南的降雨變多,需要注意,而對于華南常年的“龍舟水”現象,其實也有一點味道了,恰好是有冷空氣南下趨勢。

按照概念來講,是中國華南地區端午節前後的一種大範圍強降水現象。

每年端午節前後,南方暖濕氣流活躍,與從北方南進的冷空氣在廣東和廣西、福建、海南一帶交彙,往往會出現持續性的、大範圍的強降水。

這期間正值端午節龍舟競渡之時,民間將這期間的強降水稱之爲“龍舟水”,所以,其實龍舟水的現象在呈現了。

當然,回到台風的問題上,GFS如果數據准確的話,預計最快在5月17日左右,西北太平洋都可能出現今年的1號台風艾雲尼。    

而對于EC來說,數據也在增強,不過它呈現的狀態有點複雜,從EC的模擬數據顯示,熱帶擾動一直在波動。

而從“台風線”來看,EC也是給出了GFS的數據,也出現了在中部發展增強的迹象。

所以,這說明了其實只要熱帶擾動網中部靠近,就有可能發展出今年的1號台風艾雲尼,但還是強調一下,波動性還是存在,需要繼續觀察,變化空間較大,只能說今年的台風是真的難,延遲的時間有點久。

當然,從曆史性數據來看,最早出現當年1號台風的在1月1日就有,比如:1979年“愛麗斯”(Alice),1月1日08時就出現了。

而稍微晚一點的,在7月才出現,比如1998年7月9日的 “妮蔻兒”(Nichole)台風,所以,今年5月,雖然正常來說延遲了,但也不是最晚的,我這裏只是舉例說明一部分,大家看看就行。

而晚到的台風是與超強厄爾尼諾影響有關,而今年也是厄爾尼諾年發展影響,也說明了,晚到也算是說得通,所以,繼續觀察。

1 阅读:10

環球科學貓

簡介:用眼睛看科學,用科學的思維看世界(原創內容禁止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