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我的阿勒泰》提及青島並非偶然?青島寶藏專業頻“出圈”

青島晚報 2024-05-16 07:39:58

近日,根據作家李娟同名散文集改編的電視劇《我的阿勒泰》熱播,其後勁之大讓劇中的諸多細節被放大和回味。據導演滕叢叢透露,劇中主人公巴太前往青島學習,此處提及青島並非偶然,而是原型人物在八卦城經營的獸醫配種站與青島有著緊密的聯系,于是主創團隊將青島寫入劇中。位于黃海之濱的青島緣何與四千公裏之外的新疆産生關聯?記者在采訪中獲悉,青島農業大學擁有全國首個馬業科學專業,具有雄厚的科研技術實力,馬産業起步較早,近年來現代馬業發展穩健,青島已成爲國內科技育馬“大本營”之一,與新疆兩地因“馬”結緣,共同促成了跨越山海的緊密往來。

《我的阿勒泰》宣傳海報。

結緣

巴太赴青學習引熱議

熱播劇《我的阿勒泰》被網友稱爲一場治愈之旅,策馬奔騰的自由馳騁、天地廣闊的草原、明淨純粹的生命力讓人對阿勒泰心生向往。然而,在這部堪稱是“新疆宣傳片”的劇中,主人公巴太與馬爲伴,在片尾處提到他赴青島學習,讓觀衆不禁會産生疑問,爲何“青島”會誤入“阿勒泰”。爲此,網友們在網上熱議,有人甚至聯想到了主演于適(巴太飾演者)在青島拍攝的電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以下簡稱《封神》),劇組提及“青島”實則是在致敬《封神》。爲此,導演滕叢叢專門“辟謠”,背後的實情爲在劇本創作過程中,巴太的原型人物在八卦城經營一家獸醫配種站,其與青島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寫到巴太前往青島學成後又返回了阿勒泰。一時間,疑團被解開,不少網友接力“揭秘”——青島農業大學有全國唯一的馬業科學專業、青島的馬術俱樂部有新疆騎手教練、青島擁有水草豐美的馬場……隨即,記者采訪了青島農業大學馬業科學專業負責人李桢博士,由此揭開了青島與新疆兩地因“馬”結緣的故事。

發現

青島寶藏專業頻“出圈”

“已經有人問過我,青島何時與新疆因‘馬’結緣。”青島農業大學馬業科學專業負責人李桢博士笑言,早在七八年前,青島與新疆伊犁等地便建立了密切聯系,例如2016“泰山天山手拉手,科技育馬援新疆”培訓班在青島即墨舉行,吸引了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州畜牧局及其所轄10個縣市的畜牧局以及4個縣級馬場的相關負責人參加,青島農業大學動科學院的50多名應屆畢業生、研究生、博士也參加了該班學習。在業內,青島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的馬業科學專業享譽盛名。這一小衆專業于2019年開設,使得青島農業大學成爲國內首次以正式本科專業的形式開展馬業教育的高校。目前該專業設立的課程涵蓋馬生理解剖與組織胚胎學、馬遺傳育種學、馬繁殖學等多個方面,旨在使學生掌握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能的同時,成長爲從事馬業培訓、商貿、醫學等相關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2016年舉辦“泰山天山手拉手 科技育馬援新疆”技術培訓班。

如今,隨著青島農業大學運動會上的社馬“顯眼包”出場等短視頻火爆網絡,青島農業大學的馬業科學專業逐漸爲更多人所熟知。李桢介紹,該專業位于即墨區的教育培訓基地便與新疆有著緊密聯系,看中的是新疆得天獨厚的草場條件,用以科學繁育優良馬種,青島則提供科學育馬技術。就該學科發展而言,青島馬業的快速發展也助推科研教學的發展,目前每年招生人數在70人左右,每一屆的畢業生爲40人左右,就業城市主要爲青島、北京、上海、廣州等地。

青農大馬業科學專業畢業生風采。(資料圖)

範子永學習馬術障礙技術。

碩果

硬核輸出繁育優質“天馬”

位于即墨區文化路的德瑞馬術俱樂部便是青島農業大學馬業科學專業的教學培訓基地。在室外活動區,一匹“雪龍駒”在環形跑道上悠悠打圈,銀色鬃毛光澤熠熠;室內,釘掌師彎腰躬身,輕車熟路地修蹄護理。據青島德瑞馬術俱樂部總經理王展展介紹,俱樂部成立于2006年,是青島市體育局認可的馬術重點訓練基地,于2007年成功組建山東省馬術隊,2009年起代表山東省乃至全國參加多項國內外高級別賽事並斬獲優異成績。在馬術賽上烙刻中國印記後,德瑞轉向實現參賽馬匹“中國出品”。2009年以來,秉持“將中國馬帶向世界”的宗旨,通過大量的信息搜索和實地考察,德瑞選擇中國境內品種最優良的伊犁馬,並從國外引進優質種公馬進行馬匹繁育,于2012年在新疆伊犁州設立伊犁德瑞駿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將胚胎移植和細管凍精等先進技術傳授給當地民衆,十余年來累計爲新疆農牧民改良繁育優質馬匹8200余匹,幫助當地增收超2億元。2021年9月30日,德瑞在北京舉辦“天馬出疆助力鄉村振興——2021伊犁馬北京推介展銷會”,以此爲契機打響新疆伊犁馬品牌,拍賣會當天,30匹伊犁天馬總成交達200萬元,馬匹價值翻了近三倍,創交易新高,爲百姓帶去更多利好。

位于萊西的青島萊河大自然農場。

青島萊河大自然農場有著優良的馬場條件。

“德瑞馬秀”吸引衆多市民遊客前來觀看。

2016年開始,不少從新疆趕赴青島的“巴太”在德瑞開辦的培訓班中學習。一次,德瑞在青島舉辦技術培訓班,來自新疆伊犁州的技術骨幹接受爲期6-12個月的學習,骨子裏深愛騎馬的他們,經過矯正坐姿等一系列針對性訓練後進步飛速,成功考取國家級馬術教練證,爲進階成爲馬術教練打下基礎,並同步進行馬的胚胎移植、人工授精等技術學習。順利結業後,學員們帶著無形的財富滿載而歸,將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運用于建設基層配種站等馬業機構,憑借自己的雙手將創業夢想轉化爲現實。

突破

馬業發展迎新機遇期

除了培養來自新疆的騎手,德瑞還在青島開設青少年馬術培訓班,與北京基地緊密聯系,著力于培養青年馬術人才。在青島農業大學運動會上走紅的小馬駒則來自于青島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學實習基地——青島萊河大自然農場。該農場毗鄰萊西姜山濕地,隸屬于青島海氏海諾集團,擁有2棟高級馬廄、50余間馬房、2個圓形調教圈、1個60×90米專業障礙賽場地。該農場負責人祝明輝介紹,農場承接了2019年世界休閑體育大會馬術項目比賽,多次冠名及承辦山東省馬業協會“伯樂杯”品牌賽事,還配備胚胎移植無菌實驗室,滿足人工繁育技術的實施及科研研究,擁有荷蘭溫血、塞拉法蘭西、德國漢諾威等溫血馬及阿哈捷金馬(汗血馬)、阿拉伯馬、英國設特蘭矮馬等近百匹。目前,青島萊河大自然農場還有多名來自新疆的騎手教練。近期,祝明輝正帶隊籌備于5月18日舉辦的2024中國馬術協會40公裏、80公裏耐力達標賽(青島站)。

“德瑞馬秀”精彩瞬間。

運動會上的馬業科學專業學生亮相。

在科學育馬、賽事承辦、開辦馬術俱樂部之余,青島現代馬業還在嘗試在文旅賽道蹚出發展新路徑。2019年8月,青島德瑞鳌瀾馬術有限公司與城陽區文旅局等單位合辦的“德瑞馬秀”便是現代馬業在文旅産城融合方面結出的碩果之一,作爲山東省引進的首個大型實景馬術舞台劇,由法國國寶級舞馬大師馬裏奧·盧拉斯基任導演,將馬術表演與戲劇、舞蹈等多種文藝形式相融合,全面拓展馬業文化産業鏈,使觀衆沉浸式感受馬術特技魅力,進一步提升了市民對馬術運動的了解與喜愛。

對話

有目標就會有動力

在互聯網時代,青島農業大學馬業科學專業又被稱爲寶藏專業。每到畢業季,馬業科學專業畢業生的走向、工資待遇等十分受關注。記者了解到,由于每一屆都有轉其他專業的學生,因此每年馬業科學專業的畢業生在40人左右。讓李桢很欣慰的是,每一屆都會有對馬業科學專業十分熱愛的孩子,畢業後也走上了這條路。

24歲的棗莊小夥範子永便是馬業科學專業的“鐵杆粉絲”。“小時候,家裏親戚養過馬,高考結束後我在志願報考指南上看到了青島農大的馬業科學專業,當時就有股沖動想要報考,但是父母執意讓我把第一志願填報計算機,後來一志願滑檔,被二志願馬業科學專業錄取了。”範子永如願以償成爲青農大馬業科學專業2019級學生,通過四年的學習和實踐,讓他對馬更加喜愛,“就像男生都喜歡車一樣,馬對于我來說魅力不亞于汽車。”範子永告訴記者,去年畢業時只有他和另外一名男生選擇繼續從事馬業相關工作,大部分同學都選擇了轉行。在南方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他回到青島一家馬術俱樂部,從馬工做起,跟著一名四星級馬術騎手教練當助手。除了悉心照顧馬主的馬匹,範子永還在學習馬術障礙技術,夢想著有朝一日參加比賽。“和馬在一起會越來越有默契,學習馬術障礙可以說是挑戰無處不在,很刺激也很有意思。”在範子永的堅持下,父母也接受了他的職業選擇,轉而支持他堅定地走下去。範子永告訴記者,馬業科學專業的就業面很廣,可以成爲騎手、教練、獸醫、理療師等,畢業生前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就業,還有一位師姐在香港賽馬會工作,成爲了一名運動馬的理療師。“我們專業雖然小衆,但畢業後收入並不低,只要心裏有奮鬥的目標,就會很有動力,不會被外界所幹擾。”範子永說。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掌上青島 記者 于波 丁俊竹 栾丕炜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