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産業的大浪淘沙:出現大量的閑置汽車工廠

國事天下事記事簿 2024-04-25 20:17:06

《紐約時報》2024年4月23日基思-布拉謝的文章

在中國西部最大城市重慶的郊區,有一個巨大的標志性建築,象征著中國過剩的汽車工廠。這是一片灰色建築群,面積將近一平方英裏。曾經在這裏工作的數千名員工已經搬走。深紅色的裝卸碼頭已經關閉。

這座工廠的前身是一家裝配廠和發動機廠,曾是一家中國公司和韓國現代汽車巨頭的合資企業。該工廠于2017年開業,配備了生産汽油動力汽車的機器人和其他設備。去年年底,現代汽車以11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了該園區。園區內的荒草已經長到膝蓋高。

24歲的周哲輝說:"以前這裏都是高度自動化的,但現在,這裏一片荒涼”。

中國有100多家工廠,每年可生産近4000萬輛內燃機汽車。隨著電動汽車的普及,內燃機汽車的銷量正在迅速下降。

上個月,在中國最大的35個城市中,電池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汽電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首次超過了汽油動力汽車。

數十家汽油車工廠勉強運轉或已經停産。

中國的汽車工業正接近電動汽車轉型的起點,預計這一轉型將持續數年,並最終奪走其中的許多工廠。中國如何應對這一漫長的轉變,將影響其未來的經濟增長,因爲汽車行業是如此之大,可以改變其勞動力。

對世界其他國家來說,這也關系重大。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去年超過日本和德國,成爲最大的出口國。中國汽車的海外銷售量呈爆炸式增長。

上海的電動汽車顧問比爾-魯索說,中國四分之三的出口汽車都是國內市場不再需要的汽油動力車型。這些出口有可能使其他地方的生産商陷入困境。

與此同時,中國的電動汽車公司仍在大力投資新建工廠。比亞迪和其他汽車制造商預計將在本周四開幕的北京車展上推出更多電動車型。

中國的電動汽車銷量仍在增長。但自去年夏天以來,增長速度已經減半,原因是中國的消費支出因房地産市場危機而搖擺不定。

中國乘用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說:"有放緩的趨勢,尤其是純電動汽車”。

中國在電動汽車制造方面也存在産能過剩的問題,盡管過剩程度低于汽油車。電動汽車降價很常見。中國快速增長的汽車制造商李書福周一降低了價格。一天前,特斯拉也采取了同樣的做法。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領軍企業比亞迪也在2月份進行了降價。大衆汽車和通用汽車今年也降低了在中國的電動汽車價格。

工廠靠近中國沿海的汽車制造商正在出口汽油車。但許多瀕臨倒閉的工廠都在中國內陸城市,如重慶,那裏到沿海地區的運輸成本很高,出口成本太高。

中國幾乎所有的電動汽車都在新建工廠組裝,這些工廠有資格獲得市政府和國有銀行的補貼。對汽車制造商來說,新建工廠比改造現有工廠更便宜。結果造成了巨大的産能過剩。

全球汽車數據亞洲預測總監John Zeng說:"中國汽車行業正在經曆一場革命。舊的內燃機産能正在消亡”。

去年,汽油動力汽車的銷量從2017年的2830萬輛驟降至1770萬輛,而現代汽車重慶工廠正是于2017年開業。這一跌幅相當于去年整個歐盟汽車市場的銷量,或美國全年汽車和輕型卡車産量的總和。

自2017年以來,現代汽車在中國的銷量驟降了69%。去年夏天,該公司將工廠出售,但沒有其他汽車制造商想要。現代汽車最終將土地、廠房和大部分設備賣回給了重慶的一家市政開發公司,售價僅爲2.24億美元,或價值的五分之一。

該市政公司今年在爲該地塊尋求保險時表示,它沒有新的承租人。

其他跨國汽車制造商也減少了在中國的産量。福特汽車公司在重慶有三家工廠,在過去五年中,這些工廠的産能僅爲原來的一小部分。

現代汽車是少數幾家在某些地方完全停止生産的汽車制造商之一,其中大部分是外國汽車制造商,盡管該公司在中國仍有三家工廠。

通用汽車印尼公司前總裁邁克爾-鄧恩說:"似乎並沒有協同努力關閉過剩産能,而更多的是從外資轉向中資”。

長期以來的基准是,汽車工廠應該以80%或更高的産能運行,這樣才能提高效率,賺取利潤。但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隨著新電動汽車工廠的開業和少數老工廠的關閉,今年前三個月整個行業的産能利用率從去年的75%降至65%。在疫情之前,産能利用率爲80%或更高。

如果沒有去年大規模的出口,該行業的運營將進一步低于滿負荷水平。

中國的制造商,其中許多部分或全部爲市政府所有,它們一直不願減少産量和裁員。長安汽車是一家國有汽車制造商,它的工廠距離前現代汽車廠只有20分鍾的步行路程。周日,該工廠的多英畝停車場停滿了未售出的汽車。

像重慶這樣特別依賴汽油車生産的城市面臨著就業困境。組裝電動汽車所需的工人數量遠遠少于生産汽油汽車,因爲電動汽車的零部件要少得多。

重慶的汽車工人在接受采訪時說,如果他們被解雇,擁有強大技術背景(尤其是機器人技術)的工人可以輕松、迅速地找到工作。但是,半技術工人,包括那些年齡較大、沒有參加過培訓課程以提高能力的工人,現在找工作越來越難。

周先生說,他在長安申請工作時,"競爭非常激烈"。

不過,如今在重慶,即使是在原工廠附近,也很難找到失業的前現代工人。

中國大多數工廠的工人都是在農村長大的移民,他們與生産汽油車的社區幾乎沒有聯系。因此,一旦失業,他們可以很容易地轉移到其他城市或行業。

然而,隨著需求放緩,技術含量較低的工人賺取加班費的機會也越來越少,重慶的汽車行業籠罩著一絲陰霾。在現代汽車的舊廠房裏,許多地方仍然可以看到現代汽車的招牌,但大門上的一個巨大陰影顯示,這裏曾經挂著一句樂觀的標語:"新思維,新可能"。

1 阅读:551
评论列表
  • 2024-04-28 09:28

    塞力斯和長安都在擴張産能,哪裏來的陰霾?

  • 2024-04-27 22:28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時代在前進,重慶新能源汽車新M5,新M7,M9,阿維塔,深藍,啓源帶領重慶走向另一個高峰。

國事天下事記事簿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