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室“惠”幫忙】鬧烏龍?相隔三天,兩家醫院爲何檢測報告截然不同?

惠州電視台hztv 2024-04-03 18:56:31

兩家醫院,相隔三天,出具的兩份檢測報告單卻是截然不同的結果。您遇到過這樣的事嗎?張先生的母親因爲摔傷住院,被院方告知患有“隱疾”,而在轉院後,另一家醫院出示的報告單,卻顯示並沒有感染這種疾病。這究竟是什麽原因導致的?

3月24日,張先生的母親因爲摔傷,在家裏躺了兩天;情況並沒有好轉,于是到就近的華康醫院做檢查。

患者家屬 張先生(化名):當天醫生就說非常嚴重,一定要住院。我當時還特意在健康160的軟件上看了一下,發現這是一家三甲醫院,所以比較放心。

張先生說,一開始說是住院觀察和治療,後來醫生告訴他們,根據CT掃描結果顯示, 是腰1椎體壓縮性骨折,伴腰1雙側椎弓板,需要手術治療。就在家人猶豫要不要手術時,一個壞消息傳來了。

患者家屬 張先生(化名):住院兩天,抽血進行檢驗,檢驗結果出來,醫生就偷偷告訴我媽媽,她還有梅毒。然後我就去跟醫生咨詢,醫生跟我說,這個梅毒的數值0到1之間是正常的,我媽媽的檢測結果是217,屬于非常嚴重的範圍。

張先生一家經過考慮,決定轉院治療。

患者家屬 張先生(化名):到了惠州市中心醫院之後, 醫生看了片子之後說,不用手術,靜養,先住幾天,如果沒什麽事,就轉到家裏靜養就可以了。第二個,抽血檢驗出來是沒有梅毒,檢測顯示是陰性。

僅僅相隔三天,卻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檢測結果。這讓張先生一家既感安慰,又覺憤怒。

患者家屬 張先生(化名):結果出來之後,第一感覺就是沒事,太好了。隨後就想到,醫院不可能出現這種錯誤,我就是被欺騙了,一定是醫院故意的行爲 ,通過這種方式來騙診。

張先生分析說,從3月26日入院,到3月29日轉院,期間花費了三千多元,如果繼續按照華康醫院的方法治療,恐怕還會花更多的錢。那麽事實是否如張先生所說呢?記者帶著疑問,來到了華康醫院。

據管床醫生介紹,當時,張先生的母親住院時是在醫院的八樓康複科。他們做的檢查是手術前的常規檢查,而檢查結果出來後,他與患者及家屬溝通時,也是說很大可能性是梅毒。可能家屬情緒比較激動,並沒有完全理解他的意思。而且在醫院的檢測報告單一欄裏,有一行備注:梅毒螺旋體抗體(TB-Ab)結果爲有反應,請結合臨床症狀及其他檢測方法和指標綜合判斷,是否爲現症感染。華康醫院檢驗科的主任——葉華英介紹,患者所做的檢測,只是代表一個抗體數值,確定是否感染,還需要進行下一步的檢測。

惠州華康醫院檢驗科主任 葉華英:我們現在做的是梅毒螺旋體抗體 ,數值是兩百多,代表是陽性有反應,有反應是代表她曾經感染或者是現狀感染。下一步我們會建議她做一個梅毒初篩,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反應素試驗,這種就可以確定她到底要不要做進一步的治療,但是我去查了一下,這個患者是沒有做這個項目的。

對于患者家屬質疑的,爲何兩家醫院兩份檢測報告呈現不同的結果?醫生介紹,患者家屬出示的第二份檢測報告,恰恰就是建議患者做的下一步檢測。

惠州華康醫院檢驗科主任 葉華英:對方提供的梅毒初篩,就是甲苯胺紅不加熱,就是常說的TRUST試驗,這個TRUST試驗跟我們梅毒螺旋體抗體項目,實際上是有區別的。我們做的只是證明你曾經感染過,就是證明曾經感染過梅毒螺旋體抗體。但是其他醫院做的甲苯胺紅不加熱梅毒初篩,它只是先排查你現在有沒有現狀,需不需要做治療或者現狀有沒有感染,目前顯示是陰性,就代表她現在不需要做治療。

記者將醫生的解釋和答複轉述給張先生,他表示理解,並認可了這種說法。同時表示,醫護人員與患者和家屬溝通時,除了專業性詞彙以外,也應盡量用老百姓能夠接受的口語准確表述,以免産生歧義和誤解。

兩家醫院的檢測方向不同,再加上醫生和患者的溝通不太徹底,造成了患者家屬的誤會,還好,現在誤會解除,皆大歡喜。也提醒大家,醫生是百姓健康的守護神,醫患關系就像是彼此扶持的戰友,醫生有“醫德”,患者也應有“患德”,做到彼此信任,融洽的醫患關系不僅是社會對醫護人員應有的回報,更是全社會的福祉。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