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終端進入下半場,聯想AI打頭陣

雷科技 2024-04-25 20:48:11

和大多數用戶認爲的不一樣,“AI”並不是一個新鮮事物。其概念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已經誕生,而IBM深藍超級計算機在棋局上戰勝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已經過去二十余年,這段時間裏AI技術一直叠代進化,落地到更多的産品中來。

最典型的例子有兩個,一個是2016年前後出現的“AI手機”,另一個則是曾火爆一時的智能音箱。但從現在來看,我們可以明確分辨出這些産品和今天討論的“AI硬件”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他們只是優化了最基本的“觸發條件-執行既程序-輸出結果”運算邏輯,自然在體驗上並未體現出過多的優越性。

以大模型AI的出現作爲分界線,我們見到了不一樣的AI:它可以回答我們的模糊問題、能夠從對話中分析我們的真實意圖、能夠生成各式各樣的圖片視頻……

把這樣“神奇”的大模型AI和硬件終端結合起來會是什麽樣?具體在落地上我們也能見到一些例子,比如新一代結合大模型AI的“AI手機”、名噪一時但差評如潮的AI Pin,看來看去,好像他們還不是AI硬件這一品類的最終答案。

所以剛剛在聯想Tech World上發布的AI PC,會是衆望所歸的答案嗎?至少我認爲,它是一個值得期待的選項。聯想AI PC和其他AI硬件最大的不同在于內置了“個人智能體”聯想小天,也由此在産品交互形態、應用體驗、供應産業鏈上都帶來了諸多新變化,再結合實際的體驗、對用戶痛點的響應,很有機會直接定義“AI終端”,成爲參考答案。

(圖片來源:聯想)

對聯想來說,這也是他們自2017年喊出“All in AI”後拿出的最有說服力的AI産品,其極高的完成度、有實際用戶價值的功能賣點無一不展示了聯想對AI技術的深入理解和強大的垂直整合能力。同時這也是一個標志,標志著AI正式成爲聯想最強大的推進引擎,讓這家40歲的企業再次駛入發展的快速路。

聯想AI PC重新定義的不只是PC

聯想的AI PC新品會對傳統PC造成沖擊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從表面上看主要是功能更加豐富,基于內置的大模型可以幫助我們處理更多任務,或者是省去一些繁瑣的信息檢索步驟;深層次的邏輯是,個人智能體這樣的“橋梁”加入從而打通大模型AI這個技術底層和PC的基礎硬件,從而實現交互模式和信息獲取方式的根本性變化,正如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Tech World上說的那樣,PC變成了 AI “Personalized” Computer(人工智能個人化電腦)。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圖片來源:聯想)

但想要成爲AI PC還需要一些條件,這一新物種具備了五大特性,即內嵌個人大模型與用戶自然交互的智能體,個人知識庫,本地異構AI算力(CPU/GPU/NPU),開放的人工智能應用生態,個人數據和隱私安全保護。其中用戶能夠直觀感知體驗變化的部分相信就是“智能體”。

個人智能體的存在使得我們能夠與之交談、向它展示一些圖片或者視頻,然後它能夠理解我們發出的指令和用意,進而執行命令。可想而知,這種交互方式的轉變將會強烈地沖擊過去數十年裏以鍵鼠爲核心的PC交互邏輯,一方面是讓效率得到極大提升,另一方面則是讓信息請求的准確度變得更高。

(圖片來源:聯想)

正如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首席市場官王傳東說的那樣,“有個人智能體的AI PC,才是有靈魂的AI PC”,自然交互只是個人智能體存在于PC中的其中一個優勢,更重要的是個人智能體“懂用戶”。聯想介紹他們的個人智能體“聯想小天”應用了自研的“混合人工智能”技術,也就是公共大模型、個人級大模型和企業大模型的混合並用,在不同的場景和需求中調用不同的大模型。

在PC這種相對私密的場景中,聯想小天在處理用戶需求時更多地會用到個人級大模型,該模型被聯想壓縮後參數量適中因而可在家用PC上運行,同時完全部署在端側的方式可以有效保護用戶隱私還不受網絡條件限制,用戶可以放心地投餵隱私數據,從而讓個人智能體更了解用戶本身。

在Tech World現場有兩段演示非常有說服力,第一個是南極科考隊隊員利用聯想小天分析PC內的本地資料,能夠有的放矢地得出一些有利于工作的結論和信息;第二個是典型的家用場景,小女孩可以借助聯想小天快速生成PPT模版,然後結合照片等隱私材料生成配圖,這個場景強調了自然交互易用性強、交互門檻低的特點,同時強隱私保護的特性,也讓家庭用戶使用大模型AI更加放心。

(圖片來源:聯想)

正是由于PC在個人智能體的加持下展現出更強大的生産力,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將AI PC的出現形容爲“PC的第三次代際升級”。但我想說的是,聯想整體的布局才是精妙之處——劉軍在演講中強調了聯想“一體多端”的戰略,可以理解爲圍繞“一體”也就是“天禧AS個人智能體”來打造終端生態,出現在AI PC上的AI體驗會逐步覆蓋AI平板、AI手機、AIot設備,最終變成生態層面的融合體驗。

(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圖片來源:聯想)

“精妙”是指,讓個人智能體的存在從單一産品來到完整生態,會讓綜合的體驗有更明顯的提升。盡管聯想沒有給出具體的例子,但可以暢想一下存在的可能性:假設一下,我使用的ThinkPad電腦和摩托羅拉手機都已經支持個人智能體,我可以在PC上發出prompt查詢手機中的資料,從而得到我想要的答案。

同時,隨著接入個人智能體的設備越來越多,用戶日常生活中就有更多的信息可以被個人智能體感知,AI助理本身可以管轄的範圍越來越廣,我們的生活、工作便捷性就會進一步提高。

所以在我看來,聯想AI PC的出現,尤其是相關産品理念影響的是整個終端産業,將會在定義上帶來重大變化:所謂AI終端參考聯想的AI PC需要符合“五大特征”,尤其要配備可解耦的個人智能體,作爲個人硬件生態的核心和“靈魂”統領一切。環顧宏觀環境,的確有一些AI産品和聯想的AI PC想到了一塊去,比如說個別車企的智能座艙就配備了類似的智能體,並通過端側部署大模型的方式帶來了個性化、高隱私的體驗。

應用生態和産業鏈上下遊都將重塑

樹苗想要長成參天大樹,苗本身的品質很重要,但也離不開培養它的土壤。AI終端的發展也是如此,就算單品有了出色的體驗也不足以讓其走進千家萬戶,真正能夠爲AI終端提供養分的“土壤”,是背後龐大的上下遊産業鏈。

聯想作爲推動AI PC、AI終端發展的領頭羊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在4月18日下午的分論壇中,聯想連同近30家機構和企業共同發起籌備AI終端産業生態聯盟,並率先給到了扶持方案:攜手6家企業共同發布首批AI應用開發者聯合激勵計劃,面向AI應用開發者提供七大扶持與激勵舉措;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創投合夥人宋春雨正式宣布,聯想創投正式發布累計20億元的AI終端産業生態投資計劃,助力包括AI PC在內的AI終端産業鏈加速發展。

生態聯盟的成立、扶持計劃的出爐意味著AI終端的發展將步入快車道,也意味著AI終端産業生態參與者們需要認識到在整個上下遊産業鏈要被重塑,他們必須迅速作出反應以適應行業變革。

(圖片來源:聯想)

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中國首席戰略官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簡稱“阿木”)提到,AI終端産業生態的參與者包括AI終端廠商、AI算力提供商、大模型服務商、AI應用開發者,也包括産業及技術研究機構等,在新的産業格局下,前面三個核心的參與者會被賦予全新的使命。

(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中國首席戰略官阿木,圖片來源:聯想)

首先是AI終端廠商,他們的新使命會變成基于大模型技術開發個人智能體,然後才是研究結合異構AI算力,把個人智能體落地到各類AI終端上。和傳統終端開發思路不同的是,AI終端的重點是如何讓個人智能體在用戶交互中發揮出效率優勢,相信這也會成爲不同AI終端廠商思考産品賣點的落腳點。

然後是AI算力供應商,其實就是指供應CPU、GPU、內存等核心硬件的廠商。他們需要從原來的通用計算核心架構升級爲面向AI終端的異構AI計算架構。

正如英特爾和AMD,都在新一代芯片産品上整合了CPU+GPU+NPU三大計算能力,並著重提升了針對端側AI模型的算力支持。包括其他的芯片廠商如高通、聯發科等也有類似産品的陸續推出,顯然行業正在加速淘汰傳統的通用計算芯片。

最後是大模型供應商,他們的核心價值依然是提供最底層的技術支持,包括雲端大模型、AI算力資源和開發平台等,也需要以雲端混合架構來推進端側模型的開發、調優、適配等工作。簡單來說,大模型供應商需要結合當下AI終端的發展潮流,更多地考慮如何提升AI大模型在端側、在本地更可靠地運行,且有更強的能力,用戶的産品體驗也在一定程度上由他們決定。

除了上面提到的“參與者”外,整個産業鏈的重塑還會影響到更多方面,比如AI應用的開發者,和其他周邊零部件供應商。

站在開發者的角度自然有利有弊,AI應用的開發難點在于需要理解全新的交互模式,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生數科技首席科學家朱軍認爲“多模態大模型不只是技術領域的一次飛躍,更是智能時代多維體驗的序章,爲人機交互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快應用聯盟秘書長高弟男表示,“未來內容分發的模式會被顛覆”。

所以說開發者們需要更深入地理解AI應用在用戶交互、信息呈現等多方面的改變,而且其結合AI大模型和智能體的特性,也會讓開發流程有所改變。或者伴隨聯想AI PC一同推出的一系列核心應用可以給到開發者們參考,包括AI畫師、AI PPT、文檔總結、知識問答、AI識圖、會議紀要、智會分身等功能充分展示了與聯想小天自然交互的體驗優越性,對于未來應用的開發會有很強的指導性意義。

(圖片來源:聯想)

而且宏觀來說AI應用的到來對開發者而言是利大于弊,愛設計&AiPPT.com創始人兼CEO趙充在論壇上表示,“……聯想這個開放的平台讓很多初創公司可以挑戰巨頭”。AI PC和AI終端的爆發,對廣大開發者來說是吸引力顯著的新機遇。

周邊供應商的機遇在于,智能體的存在對硬件綜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需要更大容量的內存、更高質量的攝像頭和麥克風、更高清的屏幕等,都將間接地推動新一輪的硬件“軍備競賽”,從而擴大AI終端廠商對硬件周邊零部件的需求。

總的來說,AI終端的到來將改寫上下遊産業鏈過往的認知,挑戰和機遇並存。不過在挑戰階段得益于聯想等頭部廠商的扶持計劃和生態聯盟的成立,相信參與者們能夠平穩渡過,緊接而來的就只有茫茫藍海。

AI終端的改朝換代

聯想AI PC的出現就像是打開了推動行業發展的開關,能夠帶來“潑天富貴”,不過站在聯想的角度,我認爲它的核心價值還是凸顯了聯想的技術實力。以聯想YOGA Book 9i爲代表的AI PC,最能體現聯想核心技術的我認爲在兩個方面。

(圖片來源:聯想)

首先是底層技術,只有聯想能將AI PC概念落地和推出具體産品,離不開“大模型壓縮”和“混合人工智能”兩大技術。能夠將“無所不能”的大模型壓縮至適合在終端上運行,其意義在我看來就像是核反應堆的小型化一樣。大模型壓縮技術完全由聯想研究院自主研發,和有些終端上使用小參數模型“以次充好”的做法不同,聯想將大模型壓縮後依然能夠保證其性能,所以“聯想小天”才會如此地聰明高效。

至于“混合式人工智能”技術一方面體現了聯想對技術應用的巧思,另一方面要讓不同的規模的大模型整合到一個應用平台上還能做到體驗上的無感,顯然也頗具難度。

第二個能體現“核心技術”的其實是聯想對于用戶需求的洞察。大模型能做的事情有很多,但應用到哪個場景才是用戶所需、 在交互和呈現上要如何設計才能降低用戶的信息獲取成本,這些要點可不是每家企業都能參透。所以說,聯想多年的PC老大身份始終還是起了作用,40年來不斷和用戶打交道積攢下來的經驗,轉化成爲了對用戶痛點的精准把握。

除了展示聯想的核心技術外,從整個終端産業的角度來看,AI PC的到來也預示著PC本身會重新回到個人智能終端生態的核心位置來,取代智能手機的位置。

其原因我認爲是在AI終端時代,AI PC這種産品形態能夠更高效地爲用戶呈現信息、處理信息,比如說更多的輸入手段可以滿足不同場景下處理工作、生活問題的需求,而更強大的AI算力、更大的基礎配置,則讓AI PC的端側大模型擁有超過其他AI終端的問題處理能力。

但根本大前提我認爲還得是類似聯想“一體多端”戰略的持續推進,更多的終端産品升級爲AI終端,並得到智能體的加持。只有這樣所有的AI終端才能組成一張龐大的生態網絡,不同終端之間信息和能力可以快速流通,形成一個整體。用戶越是覺得離不開AI,就越是能察覺到AI PC的核心地位。

然而聯想並非直接受益于PC的“重回C位”,“AI終端大爆發”才是聯想樂意見到的局面。

日前聯想公布了“全棧AI”的布局,包含AI內嵌的智能終端、AI導向的基礎設施和AI原生的方案服務三點,可見圍繞AI終端延伸開去的一系列相關業務也將成爲聯想的業務重點。更重要的是,圍繞AI終端的上下遊生態聯想有望形成商業閉環,甚至出現“雪球效應”——硬件、應用、服務之間形成良性循環,而AI本身也真正地成爲聯想增長的新引擎。

0 阅读:28

雷科技

簡介:專注AI硬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