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將至,看了王濛奪冠才能祭祖,我才懂全紅婵被寫進族譜有多難

詩啊詩啊是生活 2024-04-02 09:35:19

從古至今,清明節好似和女人的關系並不大!

每年清明要大開祠堂祭祖,可作爲女人來說,進祠堂本身就是一件罕見的事。

在電視劇《問蒼茫》中,一群女人躲進祠堂,被趕來的長老以四書五經三從四德批判,要求鄉親衆人捆綁這群女人。

就連在電視劇《裝台》中,有一名女性進了村裏祠堂,瞬間嚇壞所有人。

甚至白鹿原中田小娥都被明令禁止不允許進祠堂。

即便到了如今21世紀,仍舊在很多地方存在這樣的陋習,女性進祠堂入族譜好像都是一項違背天道的事情。

不過在奧運冠軍王濛看來,所謂的規矩其實都是勢利的。

自從王濛在奧運賽場上大放光彩後,坐在鏡頭前的爺爺興奮的說,王濛是我最寶貝的孫女。

王濛爸爸也曾經直言不諱的表示:

王濛這個姑娘給我10個兒子也不換。

看似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實則很少人知道王濛成名前的故事。

王濛生活在一個典型的重男輕女的家庭。從一開始出生,因爲是女孩,自然不被家裏人歡迎,爺爺當衆說過,不想要這個丫頭,看起來就不好養活。

在他們老家,王濛爸爸一直覺得生了女兒讓自己擡不起頭。

和同齡人一起玩時,每次挨打,被罵的永遠都是王濛。

因爲調皮的性格,王濛被七台河教練選中參加短道速滑。當時王濛父親表示打出溜滑能有什麽出息,對女兒浪費錢的行爲十分不屑。

可最後拍板,做決定的竟然是王濛母親。這個在生活中軟弱了一輩子的女人,第一次爲女兒發聲。

最開始王濛訓練是因爲自己喜歡,可後來發現一旦做出成績,她母親會由衷的開心,也會讓母親在家庭裏有些地位,所以逐漸投入,並且越來越用心。

她認爲只要有成績,她就可以不被輕視,就連生了女兒的媽媽也能在家族裏擡得起頭。

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正確的。

從2002年王濛第1次參加世界青年錦標賽,獲得女子500米冠軍開始,王濛獲獎無數,開創了一個屬于自己的時代。

隨著王濛成爲國家的驕傲,並且出任速度滑冰國家集訓隊主教練等職務開始,王濛再也沒受過重男輕女的委屈。

而且自從王濛奪冠後,她家族也爲她開啓了先例,女生也能祭祖。

因此多年後,王濛站在演講台上回想自己的過去,才會連連感慨原來規矩這個東西一直都是很勢利的,所謂的女生不能進祖墳到頭來都是因人而異。

現如今只有王濛家人請她回去祭祖,卻再也沒有出現過她想去而不能去的尴尬局面。

同樣這種現象也在奪冠後的全紅婵上身上演。

2021年東京奧運會,憑借著10米跳台上無可爭議的表現,成爲新一代中國跳水隊的領軍人物。

那一年她成爲當之無愧的體育新星。

因爲出色的表現,全紅婵一夜走紅,網上鋪天蓋地都是對她的贊譽,可謂是名利兼收。

喜歡吃辣條,喜歡玩偶的小女孩,只要是公開露面,網友搶著給她送東西。

好笑的是全紅婵從來不知道的親戚都一夜之間炸出來了。

在全紅婵家裏成了網紅打卡點後,所有的親戚都來想方設法跟著沾光。連全紅婵媽媽都無奈地說:嫁過來到現在我才知道家裏有這麽多親戚。

不過相比名利,人們此時更關注網絡上的一條消息:奪冠後的全紅婵被破格寫進族譜。

在很多地方,族譜至今都是以記載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中心,主要記載男子,很少會將女子的姓名寫上去。

根據網絡上傳說的消息,在全紅婵奪金以後,家族爲了紀念這件喜事,經過所有宗親商量決定一起湊錢修祖墳,雖然全紅婵本人沒有親自到場,但是全氏家族還將他的事情列入族譜。

至今爲止全紅婵家人並沒有承認這一條寫進族譜的消息,但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規矩的勢力。

和王濛比賽想要爲母親爭一口氣相比,全紅婵參加比賽的初心不過是爲了賺錢給母親治病。

對于一個10多歲的小姑娘而言,家族名利遠沒有母親的安危更重要。她不懂爲國爭光的偉大,但卻懂能爲母親治病的驕傲。

作爲低保戶的一家人,隨著全紅婵的奪冠命運徹底被改變。

母親終于能治病不說,家裏也擺脫了低保戶的名稱,一家住上了好房子。寒門出生的弟弟妹妹,如今也因爲全紅婵的奪冠被網絡所關注,生活條件大大改善。

因爲父母的愛護,全紅婵對重男輕女並沒有太深的概念。

因此在成名後,當有機會通過人才引進政策落戶廣州時,全紅婵會同意,如今已經正式成爲一名廣州人,完全不在乎祖籍歸處。

可對于從小出生在重女輕男家庭中的王濛來說,至今都是人生陰影。

這樣的事情不僅發生在體育圈,同樣在娛樂圈也有女明星有類似的經曆。

想當年楊千嬅和謝霆鋒在汕頭錄制綜藝節目時,楊千嬅順道回家族祠堂探望祭祖。

雖說楊千嬅帶著攝影師,頂著女明星的光環,可對于親戚朋友而言,她不過還是個女人罷了。

現場親戚對楊千嬅並沒有過于熱情,即便在楊千嬅主動要求加聯系方式的前提下,都沒有幾個親戚答應。

後來細看楊千嬅祭祖的合影,我們才發現全場只有楊千嬅一個女人,其余全是男性長輩。

可見如果楊千嬅不是女明星身份,想進祠堂也沒有這麽簡單。

衆所周知,楊千嬅爸爸是潮州人。據介紹,楊千嬅爸爸骨子裏非常傳統,且有嚴重的大男子主義。

楊千嬅曾經就說過,母親每天下班回家,要給一大家族做飯不說,自己還不能上餐桌,等到所有人吃完飯才能開始吃。

這樣的陋習一直讓楊千嬅非常鄙夷。

因此在尋找結婚伴侶時,她非常拒絕大男子主義的男人,也才會選擇這個尊敬愛護自己的丈夫丁子高。

可在現實生活中,有太多不如王濛全紅婵楊千嬅的女人,她們終其一生碌碌無爲無法達到這三人所擁有的高度。也因此注定成爲清明節的“透明人”,不被家族人所關注。

此時我才能理解多少年後的王濛站在央視的舞台上,說的自己母親的名字臉上全是驕傲和自豪。

一生從不被人關注的名字,因爲王濛第一次被更多人所注意,她就是王濛的母親張曉霞。

不過在我看來,所謂的破格寫進族譜,破格允許進祠堂,其實歸根結底都是對女性的一種施舍。

憑什麽有些男人生來就能記住生來就能寫進族譜,而女人卻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爭取一樣的待遇,這本身就有失公平。

把不公平的事情當成一種獎勵,著實是諷刺。

王濛對于這種獎勵鄙夷不已,所以才敢站在舞台上,揭露爸爸爺爺的真實嘴臉,爲母親的遭遇所感到不公。

她想改變女人的命運,可到頭來改變了的只有自己。

而對于這種不公,真正需要改變的是整個世界,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努力。

當然除了清明節的進祠堂祭祖,以及寫進出族譜,還有很多對女性有偏見的複習。

有很多偏遠地區認爲女性來月經是一種不祥的事情。在一些重大的節日,好比祝壽喬遷等活動中,一般會要求來月經的女性避嫌。

此外在農村打房梁時,也會認爲女性在場會影響運氣。一旦出現任何問題,人們下意識都會歸于女性的緣故。

至今爲止三從四德中的女人必須生兒子,也成爲某些地方的硬性條件。如果沒有生出兒子,就會有太多像王濛父親人一樣的人,認爲擡不起頭。

至于沒生出兒子的女人,有些被要求死後都不能進祖墳,實在離譜。

如今清明將至,有多少女人還在被這樣的陋習所困擾,又有多少女人覺得自己沒有歸處?

不過是證明所謂的困擾也終究是自身能力不足,所造成的緣故。當我們足夠強大時,規矩也會跟著強大的人走,人人都是附庸。

最後也希望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陋習能夠被剔除,男女實現真正平等。糾結的也不僅只是是否要給去世的人燒紙錢,而真正把目光放在還活著的人身上。

對此,你怎麽看?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10

詩啊詩啊是生活

簡介:做文化的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