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釘想討好自由職業者

周天財經 2024-01-12 18:57:31

文 | 周天

周天財經 原創出品

2024 年初,釘釘高呼超級個體時代已經到來。

最近,釘釘正式發布了7.5大版本更新,重磅功能是「AI 助理」,以及即將上線的AI助理市場,對AI Agent産品化形態進行探索。釘釘個人版也全量上線,更新了鹿班相機、靈動人像、塗鴉作畫、法律助手等多款AI工具,提供AI寫真、數字分身、AI作畫、AI律師等服務。

「隨著AIGC浪潮進入生産力和應用場景,AI Agent(人工智能代理)成爲當下最佳AI應用入口,釘釘的目標是成爲低門檻、高頻和開放的AI助理平台。未來3 年,將有1000萬個AI助理在釘釘上産生。」釘釘總裁葉軍認爲釘釘已經率先找到了AI的最佳入口形態。

而讓超級個體擁有超級助理,是釘釘選定的一大方向。

這就要讓個體,即使不停留在組織內,也能自願地繼續留在釘釘上,管理個人的日程表,寫文檔,搭建知識庫、開視頻會議、制作配圖插畫,甚至是繼續獲取商業機會,與同行交流,從工具到社區。

這在和協同賽道另外兩家企業微信和飛書的對比中,對AI和超級個體時代的押注,都尤爲凸顯出差異化。

最近,一位剛從大廠離職的朋友意外發現,自己作爲個人用戶,仍然能夠繼續使用在線文檔和語音轉文字等功能。當被老板管理的那層屬性褪去,釘釘仍然可以是好用的個人工具,從上至下的強力灌輸,也就轉爲從下至上的自然「湧現」。

與之相比的是,種種現象可以發現,企業微信明顯在放棄掉個人用戶,一方面是要求用戶進行企業認證,只有認證才能添加更多客戶,並展示可信企業標志。在運營層面,各類文案描述上,處處均體現「企業」二字,比如在企業微信,若要創建一個新賬號,其在APP中的文字表述就是:創建一個新企業,並無任何與個體有關的産品設計和路徑提示。

以營業執照作爲認證前置條件,就在把大量個體戶和自由職業者排除在外。更高收費門檻和捆綁銷售,以切斷新增聯系人來倒逼用戶做注冊法人和繳費,也顯示出企微放棄個人用戶的戰略趨向和巨大的收費壓力。

相對而言,釘釘和飛書則兼顧了個人和企業賬戶,只是飛書沒有如釘釘開發個人版這件事上,投入如此堅決。

作爲國民級應用的釘釘激進押寶個體,且遠比小體量的對手更加激進,這是爲何?

01 個體的現實困境

葉軍在演講中談道,釘釘上目前活躍著「幾百萬」不從屬于任何組織的個人,他們有的是離職員工,有的是自由職業者,從離開組織的那一刻,就或主動或被動地刪掉釘釘,這是讓釘釘難以接受的現實,「這不是一個互聯網産品該有的樣子」,葉軍曾和團隊說。

另外一方面是,不管是離開組織的個體,還是正在企業中的個體,對職業信息的分享和交流都是有需求的。釘釘希望提供一個入口,讓個體在釘釘上能夠發現同行,讓企業能夠在上面招人,因爲這一切都是基于真實信息。

其實這一直是中國社區裏的空白地帶,人人網式微後,由于缺乏實名社交的生態和類似Facebook、LinkedIn這樣的基于校友網絡的准實名社區,這一剛需始終沒有得到滿足。

以我個人親身經曆舉例,畢業時,正好處在從QQ切換到微信的移動互聯網初期,這次遷移,就丟失了大量同學和校友的聯系方式。非常不利于生意機會的拓展,就在前兩天,偶然在釘釘的同事動態中看到一位合作方把學校信息添加進資料中,一下子識別出校友身份,大大縮短了合作方之間的心理距離。

商機線索的信息不對稱太多了,而中國商業環境又非常需要老鄉和校友身份的加持,增加信任。但現有的困境就是,哪怕明知道那個人在那,也需要輾轉才能加到聯系方式,有時候要找到一個特定的業內人士,需要去微信群聊裏搜,搜不到是常態,因爲很多人未必會在群聊裏備注真名,微信放棄的這些功能,無形中讓尋找同行同業變得尤其困難,釘釘有必要彌補這樣的市場空白。

這是我在7.5版發布會上直呼叫好的一大功能點,雖然還處在産品形態的初期,但我也看到了自由職業者們擺脫一些現實困境的可能性。

釘釘其實也從中看到的是一個更大的機會:Discord。我在使用AI繪圖應用 Midjourney時,就發現Midjourney完全長在了Discord上面,Midjourney 直接將服務器架在了Discord上,用戶在裏面調用AI能力,制作作品分享作品,其他用戶可以直接看到大牛的prompt詞,在此基礎上學習、再創造,生成自己的作品。

圖源:Discord官網

內容行業觀察者莊明浩形容,它「可能是非常少有的,在美國已經超過百億美金體量而在中國沒有模仿者跑通的2C互聯網平台級應用。」某種程度來說它可能成爲了一種新的基礎設施。今天如果一個做2C的大模型的應用類初創項目,可能不需要去從零開始做一個自己的平台、軟件或網頁。

Discord可以用來搞興趣小組/俱樂部/行業協會,已經出現了多家10億美金以上估值,團隊成員僅10人的輕型高估值創業團隊,堪稱超級個體的放大版,這一點也被釘釘觀察到了,在葉軍和潘亂的播客中,就重點談到了這種可能性,這是一種更高維度的企業服務。

釘釘明顯在內部形成了新共識,以前定位爲員工和組織內的通訊工具,然後是建成一個SaaS應用商店,成爲效率工具,但在大模型確定性出現之後,釘釘發現,原來Discord這樣的社區之上,也可以長出一個又一個的十億美元級獨角獸。從給企業提供工具箱,到讓企業直接長在釘釘之上,這是一次巨大的認知突破。

02 超級個體正在出現

面對生成式AI的到來,釘釘還有一種面對長遠科幻敘事的危機感:當AI讓個體越發強大,死守職場和固定組織,會讓釘釘錯失一大部分自由職業者,也就是說,當人類在組織內工作時長越發縮短,釘釘越有危機感。

因而,釘釘選擇加入大潮。

遠程辦公和數字遊民的大潮沖刷而過,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在經濟社會中,留存下來了一個爲數不少的自由職業者群體,他們通常是創意工作者,有設計師插畫師,有小紅書博主,也有分析師和律師。

特別是互聯網法院出來之後,一些類似名譽侵權這樣的小額案子可以遠程開庭,大大提升了開庭效率,一個案子收兩千元律師費,一天可以打5個官司,已經有律師脫離律所成爲自由職業者,專接此類案件,在家裏也能開庭,小額又高頻,走量又專精,最後整體收益很高,這種現象就已經發生在了我們身邊。

記錄硅谷投資人納瓦爾言論的《納瓦爾寶典》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以前的賺錢模式是讀4年大學,拿到學位,然後在某個專業領域幹上30年。現在不一樣了,時代的發展日新月異,必須在9個月內掌握一門新專業,而這門專業在4年後就過時了。但在專業存在的這3年裏,你可以變得非常富有。」

LinkedIn的首席經濟學家卡琳·金布羅最近發表文章稱,過去五年,雇主越來越多地轉向「技能優先」的招聘。事實上,美國大約五分之一的職位不再需要學位(2021年時這一比例爲15%)。此外過去的一年裏,AI技能和互補的人際技能已經上升到首位,幾乎每個行業都有需求,涵蓋技術與非技術角色。同時對與AI相輔相成的人際交往能力的需求也在上升。

成功完成工作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將發生變化。很多情況下,對行業的深入了解或背景,將變得不再重要,而了解如何在角色中應用AI工具將變得更重要。這意味著:技能可能變得更加與行業無關,而有AI知識並知道如何有效使用AI産生結果的專業人士將能在角色、行業或公司之間更自由地流動,成爲硬通貨。

新技術的普及,讓個體能力越發被釋放出來,每個人都有可能獲得高光時刻。比如,公衆號降低了寫作排版和發布的門檻,每個人都可以經營自己的私域,短視頻平台則降低了剪輯門檻,而手機則降低了拍攝門檻,過去只有電視台才擁有專業錄制設備,現在一台蘋果手機也可以進行拍攝和剪輯。短視頻平台自動生成推薦的背景音樂,AI推薦標題,降低了創作負擔,大大激發出內容創作爆發。

大模型,則進一步降低了從創作到經營管理的門檻,我們目前看到幾個趨勢是,AI讓生成文案、設計作圖、生成代碼都變得可能。微博COO王巍就談到,以前寫一個抽獎小程序,可能需要幾小時,現在可能只需要幾秒鍾,解放了程序員。

除了創造性,AI也在解決事務性難題,AI也在發揮越來越多的行政助理功能,比如,讓AI把一天的聊天、郵件和待辦進行一個分析和摘要,讓AI爲自己設計好一周後的出差行程和見人安排,甚至幫忙列出見人要談的幾點,都已在逐步實現。

木桶短板效應已經過時,超級個體只需要一根比較長的長板,靠單點聚焦突破,哪怕其他能力全是短板,也足以在業內謀得一席之地,比如不善于寫發言稿的程序員,不懂得social的設計師,不懂得稅務法務的帶貨博主,都有了AI補齊能力短板。

無需當通才,只需當專才,個體時代的出現,總是伴隨著基礎設施的門檻的一次次降低,用陸奇的話說,就是:任何改變社會、改變産業的,永遠是結構性改變。這個結構性改變往往是一類大型成本,從邊際成本變成固定成本。

把碎片化的個體需求,轉爲由中心化的平台大模型能力去負擔起來,這裏面蘊含的機會會是顛覆性的,也是釘釘敏銳意識到的巨大機會。

人類學家項飚在北京「浙江村」就發現,溫州個體戶的成功率要高于來自其他地區的個體戶,就因爲背後有一套來自于宗族的複雜支持系統,能解決個體戶的峰值産能天花板以及資金拆借、原材料拆借,讓生産彈性可擴容。再強的超級個體,也需要這樣一張網絡,AI助理和釘釘的平台就在扮演項飚筆下的「共同體」職責,是一張協作網絡,也是AI調用的入口,從中我們不僅能看到Discord的機會,還能看到更多。

*頭圖取自煙台的煙

0 阅读:15

周天財經

簡介:關注科技互聯網和Fintech,關注中國TMT新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