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倪萍采訪趙本山,詢問真實年齡,趙本山扯了扯衣領滿臉青澀

紅色先驅 2024-02-19 18:20:42

1990年,是趙本山第一次登上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的舞台。

一個頭戴八角帽的東北“小老頭”,一出場就賺足了觀衆的眼球,小品中的舉手頓足收放自如,直令全國觀衆捧腹大笑,鼓掌叫好。

“小老頭”這樣精彩的演繹,幾乎都難以叫人相信,這真的是他第一次登上春晚。

而也就是“小老頭”首登春晚爲全國觀衆帶來的這部小品《相親》,一下子就成爲了春晚的作品之最,連帶著“小老頭”也爆火了。

全國觀衆都記住了“小老頭”的名字——趙本山,緊接著,有關于趙本山的具體年齡也成了一個謎。

實際上就連趙本山自己也曾這樣說:“我是一個至今都不知道自己多大年齡的人,老早以前我都是屬狗的,後來算命的說我就屬雞,我就屬雞了,後來我又回去調查,然後經過村裏的幾個老人核實,我確實是屬雞……”

那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呢?

原本趙本山出生遼甯鐵嶺,早年間母親病逝,父親遠走他鄉,被留下的他幾乎成爲了孤兒,這也就導致他對自己的年歲生日了解並不准確。

小時候的他是吃著百家飯長大,吃不飽飯那也是常態。

後來,他從盲人二叔那裏,學會了拉二胡、吹唢呐,還學會了抛手絹,唱小曲以及東北經典二人轉。

而也因爲家庭的緣故,他小時候幾乎沒有念過什麽書,用趙本山一貫幽默的話說就是:“念的書不多,年頭很多,可能一年級念三年,加在一起念了七八年書。”

這樣的事實,從趙本山的嘴裏說出來,免不了讓人覺得心酸又好笑。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苦難的童年最終爲他日後的演藝人生打下了堅實基礎。

1974年,趙本山進了公社文藝宣傳隊,後又先後進入威遠鄉業余劇團和西豐縣劇團,開始主演二人轉。

那時候的劇團生活根本沒有想象中的輕松,他需要跟著劇團四處跑,居無定所,連吃飯都是對付。

趙本山後來在一次演講中也曾回憶起那段時光,直言:“那時候每一天都不知道在哪裏吃飯,每一頓飯也不知道在哪裏吃,有的時候吃一天可以停三天。”

這時候的趙本山,很快到了討媳婦的年紀,但是打拼幾年的他,依舊窮困潦倒,是十裏八鄉出了名的“窮小子”。

經人介紹,趙本山認識了隔壁村的葛淑珍,兩人很快結了婚。

婚後第一年,趙本山的大女兒趙玉芬出生了,葛淑珍承擔起了全部的家務和農活,而趙本山繼續拉著二胡到處演唱。

終于到1982年,趙本山飾演盲人張志,憑借童年時期對盲人二叔的細致觀察,趙本山在舞台上貢獻了出神入化的表演,就此一炮而紅。

也就是在這一年,趙本山的大兒子趙鐵蛋出生了,只可惜鐵蛋是個聾啞兒,12歲的時候夭折了。

1987年,趙本山又搭檔潘長江,主演《瞎子關燈》,這場戲贏得了觀衆喜愛,趙本山在沈陽演了將近六百場,同年調入鐵嶺民間藝術團。

第二年,春晚的機會就擺在了趙本山面前。

原本當時春晚節目組找到了趙本山,定下他參加春晚哈爾濱分會場的演出,節目組甚至還提前錄了像。

等到春晚那一天,全鐵嶺的人幾乎都坐在電視機前,等著看趙本山演出,這時的趙本山已經小有名氣。

只可惜,趙本山提前錄好的節目沒播,大家一直等到電視裏面打出“再見”才甘心作罷。

這之後又過了兩年,終于在1990年春晚,趙本山作爲“新人”,帶著小品《相親》第一次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而出言力保,推薦趙本山上春晚的人,是姜昆。

1983年時,首屆春晚舉辦,姜昆既是創作組成員,又是主持人,1987年,趙本山還在沈陽辛苦地演出之時,姜昆已經憑借現身表演在春晚的舞台上一炮而紅了。

也因此,在春晚舞台上姜昆還是有一定的話語權的。

在此之前,有一年,姜昆曾到遼甯進行慰問演出,結果令姜昆感到郁悶的是,盡管他已經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但是台下的觀衆卻都沒有給出預期之內的反應,很少人笑。

姜昆不解地詢問台下的觀衆其中的緣由。

結果就聽見大家七嘴八舌地說道:“你沒有趙本山好笑。”

這是姜昆第一次聽到趙本山的名字,回去後,他專門找機會看了一次趙本山的表演。

而趙本山果然名不虛傳,姜昆轉頭就推薦趙本山上了春晚。

後來,大家都把姜昆稱作趙本山的伯樂,感謝他挖掘了趙本山,而姜昆對此直言:

“不是我發現了他,是社會發現了他,就算沒有我,他照樣能紅遍大江南北。”

話不假,是金子走到哪裏都會發光,不管能不能遇到貴人,歸根結底,自己首先得有兩把刷子。

初登春晚,趙本山一鳴驚人,他那自帶喜感的眉毛,一口地道的東北話,活脫脫一個淳樸善良固執可愛的“老頑童”,逗得觀衆前仰後合。

不知道的都以爲當時的趙本山確實已經是老頭的年紀了。

而事實顯然並非如此。

登上春晚後第二年,1991年,主持人倪萍在《綜藝大觀》節目中采訪趙本山,問出了觀衆都很好奇的問題,有關趙本山的真實年齡。

這時,原本十分松弛的趙本山才呵呵笑著,略顯尴尬地撓了撓頭,理了理衣領道:“虛歲34。”

話音一落地,台下的觀衆都驚地瞪大了眼睛。

大爺大媽們怎麽也沒想到,以爲是同齡人的趙本山,竟然只是個三十多歲的小夥子,照這樣來看,小夥子長得是真的太著急了。

也是這次,趙本山在台上青澀的一幕,也難得被攝像機捕捉下來。

而趙本山當時扭捏青澀的表現,除了因爲初出茅廬,再加上年紀被誤會,還因爲他當時面對的主持人是倪萍。

這可是被趙本山稱作是“夢中情人”的倪萍,如果說那時的趙本山還只是剛剛嶄露頭角的小品演員,倪萍就已然是央視端莊文雅的著名主持人了。

相同的是,那時的兩個人還都很年輕,不論成名先後,卻是一樣的意氣風發,對自己的事業充滿自信和期待。

1990年之後的趙本山,自此便紅遍大江南北,一發不可收拾,後來還被人們冠以“東方卓別林”、“中國笑星”、“小品王”的稱呼。

而隨著趙本山的爆火,他和妻子葛淑珍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最終在1991年,兩人心平氣和地離了婚。

趙本山“淨身出戶”,將車子,房子全部留給了葛淑珍和兩個孩子。

此後,除了上春晚,趙本山又拍了電影,電視劇,創立了本山傳媒,還有本山藝術學院。

2002年,趙本山投拍的首部電視劇《劉老根》登陸央視一套黃金時段。

趙家班也慢慢組建起來,趙本山自己所投拍的電視劇,趙家班的弟子都有機會出演,包括《鄉村愛情》系列的“劉能”的扮演者王小利,就是趙家班的第一批弟子。

除此之外,慢慢從春晚“新人”走到“大碗”的趙本山,開始帶“自己的人”上春晚,小沈陽就是在跟著趙本山上了春晚後一下子火起來的。

就這樣,趙本山也已經培養出了不少喜劇小品演員

而舞台上落落大方如趙本山,對待春晚舞台,是無比認真的,加盟春晚的那些年,他曾言,春晚,對于別人來說是在過年,但于他來說,則是在過關。

在接受魯豫采訪時,他也說:“(春晚)每一年來了都後悔,後悔完,一到過年就刺撓還想來,就這毛病。”

而在春晚舞台上,從1990年一直到2011年,趙本山共計演繹了21部小品,爲全國觀衆貢獻了許多至今經久不衰的名場面,小品中的很多經典話語也成爲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心照不宣的話梗。

像是“要什麽自行車”、“我的心拔涼拔涼的”、“改革春風吹滿地,中國人民真爭氣”、“薅羊毛”、“公雞中的戰鬥機”等等,全部出自趙本山的小品,一代又一代人開玩笑說起這些話梗也是樂此不疲。

而這些,都是趙本山從自己苦難的童年一路走來凝結出來的,多年來,他的作品都是腳踏實地的,宋丹丹說:“他的雙腳是從來沒離開過土地的。”

趙本山自己也說:“我從來就沒演過身份很高的人,我一直很懼怕很高的人。我堅持作品,一是我熟悉的生活,就始終沒離開過我的那個農名圈,還有那個破帽子,一直戴著,我不敢扔。”

所以,趙本山從初登春晚,就戴著一頂破帽子,對他來說,那頂破帽子就是力量,“扔了就沒力量”。

2008年,趙本山在春晚舞台上表演完《火炬手》後,在節目後台還哭了,因爲對他來說,全國觀衆的期待,還有各種方方面面的壓力,到後來,他確實是硬著頭皮上春晚了。

他說:“得讓觀衆笑舒服了,笑得很健康,這本身就很不容易啊!”

2009年,在《鄉村愛情3》電視劇的拍攝現場,趙本山突發了腦溢血,生命垂危,所幸後來救了過來,據說,趙本山在醫院醒過來的時候,甚至都開始交代後事了。

而這個突發性事件,也成爲了趙本山日後一個重要決定的導火索性事件。

這個決定,便是離開春晚。

在接受魯豫采訪,魯豫曾問及,大概是從什麽時候開始變得不那麽想上春晚,而更多的是別人期望他上時,趙本山也坦言,自1999年和宋丹丹,崔永元搭檔的《昨天今天明天》,再到2002年和範偉、高秀梅搭檔的《賣拐》後,自己就已經越來越感覺坑難填平了,因爲起點太高了。

但即便如此,趙本山還是又堅持了數年。

2012年,趙本山在春晚舞台上的小品《同桌的你》,最後留下了一句名梗:“此處省略一萬字。”

2013年,趙本山正式宣布退出春晚舞台,將機會和空間留給了更多的年輕人。

他也正面回應了自己選擇不再上春晚的原因,是壓力太大,這一點,其實所有上春晚的演員都有同感。

他說:“凡是上春晚,不會過好年,他們過年是讓別人快樂,當觀衆看他節目不再快樂的時候,他就等于給大家帶來很多別扭,這個心理壓力不是常人能有的。”

也就是告別春晚之後,他同時希望大家把心態放平和了,用一種過年的方式看春晚,別看得這麽重。

2014年,離開春晚一年後,可能是心裏的刺撓勁又犯了,趙本山也曾表達了想上春晚的想法,他說:“如果大家還願意看我這張老臉,我會奮不顧身。雖然我身體可能是有點問題,但是,不至于倒在台上。”

後來,趙本山加盟了遼甯衛視春晚,繼續撥動著觀衆笑的神經。

到如今,趙本山再婚後生下的一對龍鳳胎,球球和牛牛也都已經長大成人,而趙本山在春晚舞台上爲大家帶來的歡樂和留下的記憶也勢必日久彌新。

1 阅读: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