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杭州姑娘,公務員男友竟讓我賣掉房子,回村定居,我及時止損

真實人物采訪 2024-03-23 23:16:39

“倩倩,跟我回老家有什麽不好?80萬,在我們老家買個大別墅,綽綽有余。剩下的20萬,可以存銀行吃利息。到時候你不用上班,我養你。”

看到男友眼中冒光,神采飛揚,越說越興奮,我卻感覺後背一陣陣發涼。我知道,他的這番話,將我們的愛情直接判處了“死刑”。

因爲他,我對愛情産生畏懼,把婚姻拒之門外;也因爲他,我找到新的事業發展,即便疫情待業,也能月入過萬。

我叫倩倩,出生于杭州。雖說我家庭普通,但作爲90後獨生女,父母視我爲掌上明珠,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我最好的。我在家人的呵護下長大,幸福、有愛。

對家庭強烈的黏性,幾乎是我和我身邊朋友的共同特征。

于是,我順利讀完大學之後,就在父母的要求下,回到杭州一家互聯網電商公司工作。他們還用多年積蓄,早早爲我購置了一套小房子。

也就是在公司裏,我認識了張健,我的前男友。他是産品運營規劃師,比我早來兩年。

說起來,我們的相識還頗有點戲劇性。爲鍛煉團隊合作力,公司老總在團建活動中,搞出爬山尋寶的比賽項目。

我和張健分在一個小組。沒想到,第一次合作,我倆就非常默契。他負責看路線圖,我負責找細節。很快,我倆就趕超其它小組,第一個找到了大獎,一個mini的ipad。

“我看你很喜歡,給你吧。”張健毫不猶豫地將獎品給了我。看到他高大帥氣又如此紳士溫柔,我頓生好感。

爲表達謝意,我主動加了他的聯系方式,並約他吃飯作爲還禮。就這樣,一來二去,我倆越聊越投機,很快談起了戀愛。

交往中,我得知張健出生在湖北的一個小縣城。父親早逝,母親一人辛苦將他拉扯大。他也很爭氣,985大學畢業後,就在杭州這個大城市裏工作。

“我媽要是知道我找到女朋友,一定很高興。”在我和張健確立戀愛關系不久,他就迫不及待,提出要把我介紹給他媽媽認識。

雖然我感覺此時見長輩,還爲時過早,但架不住張健的一再請求,便心軟同意了。

我通過視頻電話,和張健媽媽見了面。果然,一如張健描述的那樣,他媽媽一見我,就非常開心,還連連說張健能找到這麽漂亮的女朋友,是他的福氣。

既然見過他的媽媽,那我的父母見面也就順其自然被安排上了。

爲此,張健特意買了大幾千的見面禮,還約著在杭州的老字號飯店吃飯。這頓飯,張健表現的謙虛禮貌有風度,我爸媽也是回應熱情不疏離。

“看來,我爸媽對這個未來女婿也是非常滿意的。”我不禁暗自高興。可是,回家之後,爸媽態度卻來個180度大轉彎。

“倩倩,談戀愛不是小事。張健這孩子人不錯,對你也很好。可是,結婚生子、組建家庭不單單是你倆的事情。他家太難,孤兒寡母的,我們怕你以後會受苦。”媽媽一臉擔憂地說。

“你們的觀念怎麽這麽封建守舊啊?我和張健情投意合,而且他媽媽對我也很認可啊。今後的生活,我們會共同努力的。”我對媽媽的勸導是一臉鄙夷。

那時候,我完全沒有被社會毒打,固執得認爲感情大于天。而我爸媽見我態度堅決,只能一再提醒,讓我考慮清楚。

可是,我完全沉浸在愛情的甜蜜中,根本沒有料到後面的劇情發展會變得狗血又可笑。

2016年,我和張健同居兩年之後,開始談婚論嫁。也就在這時,張健對于自己的事業有了新的計劃。

因爲他媽媽早年爲撫養他,打了好幾份工,日夜操勞積勞成疾,現在身體情況,大不如前。再加上公司競爭越來越大,于是張健就萌發了回家創業,順便照顧老媽的念頭。

“倩倩,我們結婚後回我老家創業吧。”張健首次提出這想法時,我以爲他在開玩笑,不以爲然地說:“我的父母、朋友和工作都在杭州,怎麽可能跟你回湖北老家成家呢?”

張健聽完,也沒有說什麽。萬萬沒有料到,他那時已經爲回老家工作,在悄悄做著准備。

不愧是985高材生,沒費吹灰之力,他考公上岸,被老家縣城一個政府機關錄取。

當他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我的時候,我一下子就懵了。爲了說服我,他開始巴拉巴拉,講述回老家工作成家的種種好處。

“倩倩,我老家雖說是個小縣城,但山清水秀空氣好,最重要的是民風淳樸,工作壓力也不大。我又是政府機關公務員,這在我們那,可是非常吃香的職業,旱澇保收……”張健說得是滔滔不絕。

“那我呢,你是怎麽安排我的?”雖說此時我對張健的這番言論已經非常惱火,但我還是對他後面的回答,報以期望。

可接下來的話,卻讓我對這個男人和這段愛情,直接斷了念想。

“我們現在住的房子不是你的嘛。賣掉之後到縣城夠買一個大別墅,剩下的錢咱存下來。將來你老公發展前途廣闊,你就安安心心在家做全職太太吧。”

“原來,這就是所謂的鳳凰男吃絕戶!”我徹底看清了張健的真面目。雖然很失望痛苦,但我還是當機立斷,提出分手,及時止損。

那段時間,對于我來說是灰暗和令人窒息的。好在有父母陪伴在我身邊。他們沒有責備我,而是讓我從好的方面去看待這個事情。

“幸虧他的想法早點暴露,如果結婚後,如果你倆有了孩子後再說,事情就不是這麽容易解決的了。”媽媽輕聲勸解,爸爸好言寬慰,我低落的情緒才慢慢平複。

不過,也是因爲這場鬧劇,使得我無顔再在公司立足。我在張健離開公司之前,先提交了辭呈。

“世界上最讓人痛徹心扉的,不是失去愛情,而是我把心給你,你卻在暗暗欺騙我。”一場失敗的愛情,讓我對男女之間的情感,産生了戒備之心。

從此,我把自己的心門封閉,想著單身也挺好。父母怕我一直頹廢下去,建議我出去走走,散散心。

于是,我花了兩年時間,走遍祖國大江南北。起先,怕我路上不安全,爸媽會主動聯系我的好朋友,讓她們陪同我旅行。

在幾次短暫旅行之後,我發現自己非常享受旅途中的感覺。旅行能遇見絕美的風景,遇見不一樣的人。

最重要的是,看山水能忘記人生不如意。在一次次出發和抵達中,遇見慢慢變好的自己。

我大學專業是漢語言文學,平時就喜歡寫點小文章。于是,我將自己旅行遊記發布到網絡上,竟收到網友的歡迎,還賺到不菲的稿費。

而且每碰到一處好景、一份美食或者一件趣事,我也會和爸媽分享。而每次,爸媽都會給我正向回應。

他們還是我的粉絲,只要我哪天沒有及時更新遊記,他們就會催更。

我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又有愛我的爸媽,感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並且還會一直幸福下去。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19年,媽媽突發心梗住院。出院的時候,心髒裏多了兩個支架,人也變得沒以前那麽神采奕奕了。

此時,我才意識到,歲月正以我不曾察覺的方式,攀上父母的白發,奪走他們的體力和健康。

我暗下決心:原先,都是他們做我的堅強後盾;現在,將由我來做他們的貼心小棉襖。

因爲疫情,我中斷了旅遊計劃。不過借助以往的旅行素材,我還是在網絡上發布各種見聞與故事,給疫情封控在家的網友,提供著情緒價值,也給自己帶來了流量與每月萬元稿費。

于是,我一邊在家照顧著爸媽,一邊做起自媒體。轉眼到了2023年,我也步入而立之年。

“囡囡,你總不能一直單著,萬一我們…… ”爸媽見我一直沒有再戀愛,不由擔心起來。

但我覺得經曆了這幾年疫情,真的會更看重當下的狀態。我就想先陪父母,之後的事情,根據情況再做打算,主打一個隨緣吧。

當疫情解除之後,全國各地放開,大搞經濟,旅遊行業也逐漸複蘇起來。我做出一個決定,用自己的稿費與房子出租費,帶著父母去旅遊。

爲了讓二老在旅途中舒舒服服,開開心心,我仔細進行老年旅遊攻略,並做了充分的准備。

原以爲,這場旅行會萬無一失,大家盡興。誰知,還沒有啓程,就發生了分歧。其中緣由是媽媽准備的“中國式父母出遊套餐”。

蘋果、面包、火腿腸;榨菜、玉米、方便面,這個旅遊標配出現在爸媽沉甸甸的背包中,妥妥一個遊動的小型超市。

雖然我一再表示輕裝上陣的重要性,但還是被父母一句“不要你背”給噎得無話可說。

好吧,孝順孝順,就是要順著父母心意。我一再告誡自己,要遵循出遊六字宗旨“爸媽開心就好”。

即便我對爸媽的裝備有些看不上,但不得不承認,當我有幾天胃口不佳時,還正是那幾包榨菜,解了胃脹的困擾。

好在,接下來的旅途,還算順利。一路上爸媽熱情高漲,從山巒疊嶂到水田縱橫,從繁華似錦到綠草茵茵,兩個人每到一處,就對當地景色有著無限興致,拍照留影,更是樂此不疲。

而且,我發現爸媽在旅途中,變得越來越松弛。從起先的掐班掐點趕景區,變成隨遇而安慢慢遊。

剛開始,我爸媽每到一處就要問下一個行程到哪裏?幾點出發?甚至會提早一小時准備妥當,靜坐等候出發。可這種出遊“趕早不趕晚”的傳統觀念,卻讓我感到非常壓迫。

一絲不苟、遵守規則是他們那個年代人的處事准則;隨性而爲、主打松弛,是我這幾年旅遊之後的心得體會。

但是,在兩種觀念發生碰撞之後,我除了妥協、遷就,別無他法。直到一件事情的發生,讓我理解了爸媽,也讓爸媽理解了我。

那天,我一早做好出發准備,爸媽卻說:“因爲昨晚爬山後勁太大,腿腳酸痛,今天的森林公園估計不能去了。”

看到他們一臉歉意,我才明白,原來我的出遊攻略,爸媽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極力捧場。于是,我取消行程,在民宿自己燒菜、吃飯小酌、唱歌、打牌。

這次計劃外的安排,竟然成爲此次旅遊中的華彩重章。直到現在,只要一提起,爸媽就津津樂道,意猶未盡。

把流程控制的嚴密,是爲了最大程度讓爸媽輕松、愉悅。殊不知,松松緊緊、有起伏,才好玩。

此後,在穩妥的行程裏捕捉到輕盈的時刻”成爲我們一家三口出遊的標准。就在這個標准下,我和爸媽的關系越來越親密,也讓我們和諧、快樂地遊曆大江南北。“開心就好”,也成爲我們3個人的口頭禅。

以前,我是被爸媽愛意澆灌成長的小苗,即便有過失意與挫折,也有振作的底氣;現在的我,終將長成一棵樹,我要把爸媽護在臂彎,帶他們去更遠的地方,看更多的風景......

我深深體會到,兒女真心陪伴和付出,父母也越發依賴子女,這是雙向奔赴。

2024年,我給自己定的目標就是:以後每年都能帶爸媽出去玩。往前走,拓展的不應該只是我自己,也可以是爸媽的世界、我們一家三口的美好回憶。

【編輯:咖啡館的貓】

(*本故事來源于真人真事,經過適當藝術處理,人物均爲化名。配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本賬號友情提醒: 請自行辨別相關風險,不要盲目跟風做出沖動決定。)

1 阅读:653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