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S又曝大瓜!套娃式收費讓網友怒罵!

黑馬公社 2024-04-22 16:57:40

明明已經付過費了!憑什麽還要再充錢啊!

想象一個場景,有一天你因爲需要使用一個功能,開通了某APP的會員,剛開始還挺好用的,但是沒過多久,你突然收到一個彈窗:

親愛的用戶,體驗時長已到期,繼續使用請解鎖會員功能。

你:????合著我之前充的錢你沒收到是吧???

那麽無獎競猜一下,

上述情況說的是哪個APP呢? 單選

WPS

哎呦疼(愛奇異 優酷 騰訊)

盒馬

其他(請來評論區吐槽)

好吧,其實上述哪個都有類似情況,但這次,惹了衆怒的是WPS。

欸,怎麽感覺有點似曾相識啊。(狗頭.jpg)

WPS又又又騷操作

這事兒還得從這個月初說起。

4月1日,WPS宣布上線了獨立的WPS AI會員,這個AI會員獨立于WPS超級會員體系之外;

同時WPS在原來的頂格會員“超級會員Pro”之上,又設置了一個大會員——兼容原來的Pro會員權限和新增的AI功能使用權限。(也就是說超級會員Pro上面又多了個大會員)

這個平平無奇的公告,很快就激起千層浪:

有網友在社交平台反應,在WPS購買“超級會員Pro”時,明明可以用AI功能,現在意思是要重新付費才能用了嗎?

圖源:小紅書

“沖著AI功能買的超級會員,直接買到了2027年,結果現在告訴我AI只是體驗功能,要用還要再買大會員。”

黑馬本著凡事要講證據的原則,去扒拉了一下當時的會員權益,結果發現,這事兒還有點複雜:

從去年WPS上線AI功能開始,WPS先是給所有用戶免費發放了3個月的AI功能免費體驗,那會兒還爆出過WPS收集用戶資料投餵AI的新聞。(詳情戳: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3億人在用的國民辦公軟件,深夜致歉!)

這之後,WPS不斷更新AI功能,AI功能被作爲營銷手段,在滿足某些條件的情況下,用戶可以免費領取。

圖源:微博

但這個時候,超級會員Pro作爲WPS最頂格的會員等級,可以使用WPS所有的功能。(包括AI功能)

于是很多用戶爲了AI功能,就充了很長時間的Pro會員。

但實際上AI功能在正式上線前,一直有“限時體驗”的字樣,會員充值界面也會提醒AI功能是作爲贈送福利。

而造成用戶誤解的,很大可能是WPS的宣傳文案、客服、或者是第三方在銷售時,將AI功能和Pro會員進行了綁定,虛空承諾了一波。

圖源:微博

于是,等到WPS把AI功能獨立上線之後,之前爲了AI功能一口氣充了很久會員的用戶,就覺得自己被背刺了。

圖源:小紅書

這還不算完。

更難受的是,原有WPS超級會員Pro也可以直接升級到大會員——

但是如果升級,需要將剩余會員時長一起升級!

也就是說,之前充的會員時長越長,升級需要補得差價就越多。有用戶吐槽:剩余34個月的會員還要花170元才能升級!

黑馬:已經開始心痛了(捂胸口.jpg)

圖源:小紅書

嘶,老會員震驚。

黑馬不禁想起當年,索尼PlayStation Plus會員升級的時候,也是必須補齊會員期內的所有時長,就導致當年好多老哥,人均“家裏有礦”(捂臉.jpg)

這事兒吧,雖然WPS有做標注提示,但遇上這種事,消費者覺得惡心真的挺正常的。

尤其是黑馬還發現,WPS已經不是第一次玩這種套路了。

WPS殺魚十年的絕世刀法

如果把目光放到WPS的那一堆“這個會員”“那個會員”上,黑馬覺得應該沒幾個人能捋明白,這些會員之間的區別:

最開始WPS只有稻殼會員(內容設計)、WPS會員(辦公功能)和超級會員(免廣告、大文件)三個會員類型。

但2023年4月的時候,WPS把三個會員合並,出了個WPS超級會員。

這個超級會員分爲了基礎版和Pro版,基礎版權益和原超級會員一樣,但一些新出的功能給歸到了Pro下面。

也就是說,WPS將一些新升級出的功能,單獨放到了Pro會員等級中,但也沒有動原來超級會員的權益。

當時用戶心裏想著,原來的權益沒有損失,新權益升級也可以解鎖,而且WPS會員類型多大家都習慣了,這事兒也就沒出啥岔子。

結果不到一年的時間,WPS又故技重施,將AI功能單拎出來開了個AI會員,甚至又往上升級出了一個大會員,取消了Pro會員。

然後現在的會員模式,就只有下圖的三種(超級會員、AI會員和大會員):

(目前的WPS會員架構圖片)

就很難不給人一種“你還來?”的感覺。

黑馬深以爲,就WPS這刀法,真的值得手機廠商都來學習。(狗頭.jpg)

當然我們理性一點來看,對于用戶來說:我明明已經爲會員體系付費了,按理來說,享受的服務裏理應包含體驗升級的部分。

問題就是那些將會員當功能包賣的企業,一會兒出一個新功能,要用戶掏錢升級,既有複雜化付費體系,增加用戶理解門檻的嫌疑,還讓用戶有種被當“冤種”的感覺。

合理嗎?挺合理的。

但如果站在企業角度:全新功能上線,肯定投入了更多的成本,企業希望增加會員收入覆蓋成本投入,同時還能爲接下來的新功能研發提供資金,帶來更好的服務。

好像也挺合理的。

那問題來了,WPS是真的迫于養家糊口的壓力,才整這些套娃操作?還是說純粹就是搞事兒,能多賺一點是一點?

WPS:爲了吃飯不磕碜

實際上WPS當年確實挺牛的。

在1995年Microsoft Office進入中國之前,金山的WPS幾乎壟斷國內辦公軟件市場。(最高占據過國內90%市場份額)

但隨著盜版軟件和Office進入國內,競爭加劇,WPS的市場份額被一再蠶食,市場占有率一度萎縮至個位數。

2005年的時候雷軍帶領團隊開發出了2005 個人免費版,救了一波WPS,三個月下載量超過3800萬。(黑馬:是的,雷軍幹的)

等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在線辦公的需求才真正推了WPS一把——

2018年到2023年期間,WPS的營業收入從11.3億元增至45.56億元;淨利潤從3.11億元增至12.62億元,6年翻了4倍!

而這45億元裏面,有超過77%的部分是訂閱服務貢獻的。

金山辦公各類業務收入占比

也就是說2023年,WPS有35億元收入是用戶支付的“會員費”。(黑馬:現在你知道“這個會員”“那個會員”的厲害了吧)

但是啊,但是來了。

雖然利潤一直在漲,WPS的利潤增長率卻是在降的,這對于一個上市企業來說,還是挺危險的。

其中一個原因在于:在線辦公的市場,企業用戶才是利潤大頭——也就是向企業賣軟件,授予使用權,甚至定制化軟件。

但這個賽道競爭很激烈,前有字節飛書,後有阿裏釘釘,騰訊還有個企業微信虎視眈眈,各個背靠大廠資源豐富。

但金山辦公的收入,更多來自個人辦公服務訂閱業務(有26.53億元),企業用戶收入甚至還在下滑。

所以,比起其他To B的軟件,WPS的存在感就顯得特別高,營銷就顯得特別重,“割韭菜”的行爲也就顯得特別明顯。

WPS也知道自己的劣勢,于是等到AI辦公這個新潮流的來襲的時候,WPS就火速抓住了風口,推出了AI業務——

一個燙知識:WPS AI接入的是文心一言大模型。(黑馬:結果還是百度?)

不過雖然大模型是接入的,但WPS把大模型落地到辦公場景還是花了不少功夫。

在私有化辦公服務領域,還推出的全新一代底座架構,解決了政企行業下沉推廣過程中的技術障礙。

而這些也需要投入大量成本,2023年金山辦公研發投入14.72億元,占收入比約32%,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0.60%,研發人員占比68%。

所以WPS其實壓力也還蠻大的。

總的來說,一邊是收入構成極度依賴個人用戶,利潤增長空間有限;另一邊行業競爭壓力又大;在線辦公進入AI時代,還帶來了一波研發壓力。

有這麽些原因在,WPS淨搞些“騷”操作,也還算的上“有理有據”。

但黑馬還是覺得,企業要賺錢無可厚非,但在進行商業考量的同時,還是要兼顧一下消費者情緒。

就像上一次會員升級,官方交出了詳細的處理方案,也給了用戶滿意的答複,消費者最終也接受並支持了。

但這次WPS因爲AI功能的宣傳口徑不一致,和消費者有了龃龉,事後還試圖冷處理一刀切,也就不要怪消費者情緒大了。

商務合作微信:cdmm8899記得來個【點贊+在看】

0 阅读:3

黑馬公社

簡介:手機、新能車和周邊,解讀、體驗你關心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