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邋遢相公”王安石從基層出身,拜相後大力推行改革卻遭到千古罵名

史海撷英 2024-02-25 17:51:55

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人。說起王安石肯定會想到他的這些名號: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文學家,著作有《臨川先生文集》。

“春風又綠江南岸”這樣春機盎然的詩句就出自王安石《泊船瓜洲》第三句,最初寫的是“春風又到江南岸”,王安石總覺得“到”字無法表達出春回大地的意境,又改爲“過”字、“入”字,還嫌不好。經過十多次的反複推敲修改,最後確定爲“綠”字,一下子就把春回江南的意境表達出來了,這種千錘百煉的寫作的風格在他的文章中也處處體現。

王安石的詩好,散文也很獨特。他的散文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因爲散文的藝術成就而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短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如《傷仲永》、《答司馬谏議書》、《讀<孟嘗君傳>》等,往往一筆切中要害,讓人無反駁的余地。即使在他的遊記中也有濃重的議論成分,脍炙人口的《遊褒禅山記》就屬于此類。

王安石的文章大多是政論文,不平凡的人生經曆注定了他的文章處處透露出“務爲有補于世”的主張。

俗話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這一句用在王安石身上在恰當不過。雖然王安石在文壇上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詩壇上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政壇上官至宰相,力主變法,挽救北宋于積貧積弱……

王安石

但日常生活中的王安石,說他不拘小節,簡直太含蓄了。史載王安石“性不好華腴,自奉至儉,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世多稱其賢”。什麽驚才豔豔的北宋才子?什麽威風八面的宰相大人?不存在的,不修邊幅的才子,蓬頭垢面的宰相,倒是有一位。

邋遢相公

王安石年輕的時候,在時任揚州知府的韓琦手下做幕僚。“韓魏公自樞密副使以資政殿學士知揚州,王荊公初及第爲佥判,每讀書至達旦,略假寐,日已高,急生府,多不及盥漱。魏公見荊公少年,疑夜飲放逸。一日從容謂荊公曰:‘君少年,無廢書,不可自棄。’荊公不答,退而言曰:‘韓公非知我者。’魏公後知荊公之賢。”

王安石不僅年少時就這麽不修邊幅,後來官至宰相,也仍對外在形象混不在意,可謂曆史上有名的“邋遢宰相”。蘇洵曾在《辨奸論》裏刻畫王安石,“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虜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此豈其情也哉!”

雖然蘇洵這樣評價王安石,不乏政敵之間的刻意攻讦,但他對日常生活中的王安石形象刻畫得還是入木三分——王安石的確經常不洗臉,不換衣服,對食物的要求也基本停留在能吃就行的標准。

沈括的《夢溪筆談》記載,“王荊公病喘,藥用紫團山人參,不可得。時薛師政自河東還,適有之,贈公數兩,不受。人有勸公曰:‘公之疾非此藥不可治,疾可憂,藥不足辭。’公曰:‘平生無紫團參,亦活到今日。’竟不受。公面黧黑,門人憂之,以問醫。醫曰:‘此垢汗,非疾也。’進澡豆令公颒面。公曰:‘天生黑于予,澡豆其如予何!’”

王安石

宋代筆記小說《遁齋閑覽》諧谑篇以及《山中一夕話》、《雪濤諧史》等書中都提到了一件類似的事,那就是王安石——招虱子。“荊公、禹玉,熙甯中同在相府。一日,同侍朝忽有虱自荊公襦領而上,直緣其須。上顧之笑,公不自知也。朝退,禹玉指以告公,公命從者去之。禹玉曰:‘未可輕去,辄獻一言以頌虱之功。’公曰:‘如何?’禹玉笑而應曰:‘屢遊相須,曾經禦覽。’荊公亦爲之解頤。”

葉夢得在《石林燕語》中記載:“王荊公性不善緣飾,經歲不洗沐,衣服雖敝,亦不浣濯。與吳沖卿同爲群牧判官,時韓持國在館中,三數人尤厚善,無日不過從,因相約,每一兩月即相率洗沐定力院,家各更出新衣爲荊公番,號拆洗王介甫雲。王介甫雲出浴見新衣辄服之,亦不問所從來也。”《古今譚概》裏寫到了王安石最親近的人——王夫人:“荊公夫人吳,性好潔,與公不合。公自江甯乞歸,私第有一官藤床,吳假用未還,官吏來索,左右莫敢言。公而登床,偃仰良久,吳望見,即命送還。又嘗爲長女制衣贈甥,裂绮將成,忽有貓臥其旁。夫人將衣置浴室下,任其腐敗,終不與人。荊公終日不梳洗,虮虱,當是月老錯配。”

有志少年

王安石生于天禧五年十一月十三日(1021年12月19日),他的父親在南北各地做過幾任州縣官,小時候跟隨父親去過很多地方。王安石少年時期就愛讀書學習,記憶力特別好,寫作更是精彩,顯示出了很高的文學才華。“父益,都官員外郎。安石少好讀書,一過目終身不忘。其屬文動筆如飛,初若不經意,既成,見者皆服其精妙。”

王安石跟隨父親曆經南北的經曆,讓他親眼目睹了“民勞財匮”的民生和社會現狀,也對民間疾苦有了更深的體會。這樣的經曆對他後來大力推行改革埋下了種子。

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二十二歲的王安石考取了進士,到淮南出任判官。

基層任職

任滿後,王安石放棄了京試入館閣的升遷機會,調爲鄞縣知縣。王安石在任四年,興修水利、擴辦學校,發展生産,他在基層做了很多務實爲民的工作。鄞縣任職之後,王安石又輾轉到舒州、常州任職,他在基層任職長達十七年之久。

王安石

期間王安石體察民情,對宋朝開國以來積貧積弱的現狀進行深刻分析。

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王安石在江南東路提點刑獄的任上被召回京述職,給宋仁宗上了一份《言事書》。這篇文章是一篇政論文,文章有九千多字,也稱“萬言書”,內容是在地方任職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以及關于朝政的深思熟慮的意見看法,還有王安石的施政綱領。宋仁宗沒有采納王安石的建議,但這篇《言事書》在朝廷大臣中間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這爲十年之後的變法做一定程度的輿論准備。《宋史》記載:“移提點江東刑獄,入爲度支判官。是嘉祐三年也。按時議論高奇能以辨博濟其說。果于自用,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于是上萬言書”,“後安石當國,其所措注,大抵皆祖其書。”

嘉祐八年(1063年)宋仁宗駕崩,宋英宗繼位。治平四年(1067年),宋英宗駕崩。同年王安石的母親病逝,王安石回家服孝,並繼續在地方任職。宋英宗在位的四年裏,王安石在舒州任職,朝廷多次征召王安石赴京任職,王安石拒絕了這些升遷的機會。

王安石認爲自己的施政綱領得不到朝廷的支持,赴京任職不會有大作爲,在基層任職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學抱負,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實事。

初遇宋神宗

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趙顼即位。趙顼在兒時就久慕王安石之名,而且對百姓疾苦非常同情。宋神宗繼位之初,銳意進取、勵精圖治,想通過一番作爲改變國家積貧積弱的局面:“其即位也,小心謙抑,敬畏輔相,求直言,察民隱,恤孤獨,養耆老,振匮乏。不治宮室,不事遊幸,曆精圖治,將大有爲。”

君臣想法不謀而合,神宗即位後立即起用王安石爲江甯知府,馬上又诏王安石爲翰林學士兼侍講。從此,君臣促膝長談,商討國家大事,王安石深得神宗器重。

趙仲針

熙甯元年(1068年)四月,宋神宗爲擺脫宋王朝所面臨的內憂外患,又召見王安石。王安石提出“治國之道,首先要確定革新方法”,宋神宗認同王安石的相關主張,要求其竭盡全力完成這一任務。

王安石隨後上《本朝百年無事劄子》,文中詳細闡釋了宋朝自開國以來一百余年間太平無事的情況與原因,文章針砭時弊,指出當時危機四伏的各種社會問題,認爲“大有爲之時,正在今日”。

王安石的《本朝百年無事劄子》一文,無疑給宋神宗打了一劑強心針,讓宋神宗更加堅定了改革的決心。

王安石初次拜相,變法拉開帷幕

宋神宗熙甯二年(1069年)二月,宋神宗任命王安石爲參知政事,並設立變法機構“制置三司條理司”,專門用來頒布新法。制置三司條理司的設立宣示著變法正式拉開了帷幕。

一系列旨在富國強兵的條例法規立即頒布,這場轟轟烈烈的變法運動以“理財”和“整軍”爲中心。

“理財”方面的有青苗法、市易發、免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整軍”也就是強兵,這方面的法規有置將法、保甲法、保馬法。

王安石

王安石任命了許多支持他的人參與到變法的行動中去。于是設制置三司條例司,命與知樞密院事陳升之同領之。安石令其黨呂惠卿任其事。而農田水利、青苗、均輸、保甲、免役、市易、保馬、方田諸役相繼並興,號爲新法,遣提舉官四十余輩,頒行分下。

王安石的變法主張得到了神宗皇帝的大力支持,變法一開始,反對的聲音很大,尤其是遇到了守舊派的強烈反對和抵觸。在這種情況下,王安石與反對變法的人展開激烈的辯論。

不管是面對面的激烈辯論,亦或是書信方式的辯論,王安石都將變法的思想、宗旨和目的表達得非常清楚。

王安石在與反對變法的人進行鬥爭的過程中,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作爲武器,有力地回擊了反對的聲音。

趙仲針

變法伊始,神宗是王安石最大的支持者。以言論侮辱王安石或者進行人身攻擊的人,也被神宗罷免或貶谪,“右谏議大夫、禦史中丞呂誨以論王安石,罷知鄧州。”這是對變法順利推行的大力支持。

宋神宗熙甯三年(1070年),變法如火如荼地全面展開。這一年二月,河北安撫使韓琦請罷青苗法。三月,大臣孫覺、呂公著、張戬、程頤、李常等強烈反對新法。王安石與反對變法的人交鋒也越來越激烈。

王安石與反對變法的守舊派激烈辯論

司馬光是強烈反對變法的人,也是反對變法的領軍人物。他們在變法問題上的辯論也日趨白熱化。司馬光認爲沒有必要實行新法,遵循舊法、開源節流就行了。王安石的變法思想與司馬光截然相反,王安石的變法思想是“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事,用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

爲此司馬光曾三次寫信給王安石,列舉了變法的弊端,強烈要求王安石遵循舊制,廢棄新法,並對變法加以攻擊。

在這種情況下,王安石以回信的方式向司馬光詳細闡述了變法的宗旨和決心,這份書信就是《答司馬谏議書》:“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爲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謗也。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爲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爲生事;爲天下理財,不爲征利;辟邪說,難壬人,不爲拒谏。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

王安石

在信中,王安石言辭犀利、針鋒相對地駁斥了司馬光對變法的汙蔑和人身攻擊,尤其對司馬光所說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謗”五個罪名逐一作了反駁。並措辭強硬地批評了以司馬光爲代表的反對變法的人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同時也表明變法的決心。

王安石和司馬光圍繞變法展開了激烈的交鋒,司馬光收到回信後,立即給宋神宗上書《彈奏王安石表》,一來彈劾王安石,二來反對變法。

在《彈奏王安石表》中司馬光說到:“晨之與安石,猶冰炭不可共器,若寒暑不可同時。”由此可見這次變法的反對聲音是由多麽強烈,阻力是多麽大。

王安石爲此專門寫了一篇文章,用以表明變法的目的,這篇文章就是《答曾公立書》,也是一份書信。信中王安石從正面詳細闡明了青苗法對政府財政來源的重要性、必要性,也是對青苗法的有力宣傳:“然二分不及一分,一分不及不利而貸之,貸之不若與之。然不與之而必至于二分者,何也?爲其來日之不可繼也。不可繼則是惠而不知爲政,非惠而不費之道也,故必貸。”

青苗法的初衷是非常好的。農民在春季青黃不接的時候,向富人借錢借糧,並支付一定的利息,秋季莊稼豐收之後,就還回去。

青苗法是要把農民向富人借錢借糧改爲農民向官府借錢借糧,而且收取的利息低很多,遇到收成不好的年景,利息可以推到下一年。這樣既可以減輕農民的負擔又可以增加政府的收入。

關于“理財”,也就是如何增加政府財政收入,王安石是有著非常清晰的思路的。在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他在文章《度支副使廳壁題名記》中就提出了“理財”和“用人”對國家的重要性:“夫合天下之衆者財,理天下之財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吏不良,則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則有財而莫理。有財而莫理,則阡陌闾巷之賤人,皆能私取予之勢,擅萬物之利,以與人主爭黔首,而放其無窮之欲,非必貴強桀大而後能。”

改革科舉考試制度

宋神宗熙甯四年(1071年),是變法極其重要的一年。王安石對科舉制度進行了大刀闊斧式的改革,廢除了以詩賦詞章取士的舊制,代之以《春秋》、三傳明經取士。

王安石

王安石主張文章要“適用”,“務爲有補于世”,也就是文章要爲社會服務,要有實用性。

王安石的這些思想其實在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就已經形成,文章《興賢》說的就是選取人才的重要性,而在文章《取才》中這種觀點就更加明顯。文中提出文章要“適用”和科舉制度改革的主張,而且認爲錄取人才不應有年齡的限制:“故學者不習無用之言,則業專而修矣;一心治道,則習貫而入矣。若此之類,施之朝廷,用之牧民,何向而不利哉?其他限年之議,亦無取矣。”

王安石的一系列變法始終是圍繞著“富國”、“強兵”、“取才”的最終目的而展開的,在熙甯五年(1072年)、熙甯六年(1073年),雖然反對變法的聲浪依舊很高,阻力依舊很大,但是變法持續進行著。

王安石罷相,呂惠卿借機陷害王安石

熙甯七年(1074年),變法遭遇了重大的挫折。這一年春天天氣大旱,農民顆粒無收,饑民流離失所,這時監安上門鄭俠繪制了一幅《流民圖》上呈給宋神宗。圖中描繪了百姓流離失所的慘狀,鄭俠借機論述新法的諸多錯誤和過失。宋神宗也對變法産生了動搖,反對變法的人也力谏罷免王安石。

四月,“慈聖、宣仁二太後流涕謂帝曰:‘安石亂天下。’帝亦疑之,遂罷爲觀文殿大學士、知江甯府,自禮部侍郎超九轉爲吏部尚書。”

王安石回到了江甯府,但是變法並沒有停止,王安石的繼任者韓绛和呂惠卿繼續執行變法。

王安石

呂惠卿是王安石的得力助手,變法的堅定支持者,可他卻是一個忘恩無義之人。王安石罷相後,呂惠卿獨攬朝政,爲防止王安石再度回朝,借機陷害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國,企圖徹底傾覆王安石。韓绛得知呂惠卿的險惡用心之後,將此事秘密彙報給宋神宗,宋神宗則立即召回王安石,繼續讓王安石主持朝政。“惠卿既叛安石,凡可以害王氏者無不爲。韓绛爲相不能制,請複用安石。”

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變法失敗

宋神宗熙甯八年(1075年)二月,王安石再度拜相,繼續推行變法,但是這一次的變法更是舉步維艱。

一是支持變法的人越來越少,連宋神宗也産生了搖擺不定的態度;二是變法中出現了急功近利的現象,一些新的法規沒有得到有力地執行和貫徹,反而出現了負面的效果;三是守舊派強烈的阻撓和反對。

熙甯九年(1076年)變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加之愛子王雱病逝,王安石便辭去了宰相職務,退居金陵,不在過問朝政。

元豐八年(1085年),變法最大的支持者宋神宗駕崩,新法被宋哲宗全面廢除,也宣告著持續了十五年的變法失敗了。

在此後的十年裏,王安石一心著書立說、潛心學問,直到元祐元年(1086年)四月病逝,享年六十六歲。

司馬光

人們總是拿司馬光和蘇轼對王安石的批判去抹黑王安石,其實這是對這三人最大的侮辱。三人政見雖然不同,但是互相之間也只是在公事上有分歧,私交並不差。王安石去世後,“上又曰:‘王安石何如?’光曰:‘人言安石奸邪,則毀之太過;但不曉事,又執拗耳。’”這就是著名的“司馬牛”對王安石這個“拗相公”的評價。蘇轼在代表宋哲宗給王安石的制詞《王安石贈太傅》中說:“朕式觀古初,灼見天命。將有非常之大事,必生希世之異人。使其名高一時,學貫千載:智足以達其道,辯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飾萬物;卓絕之行,足以風動四方。用能于期歲之間,靡然變天下之俗。具官王安石,少學孔孟,晚師瞿聃。罔羅六藝之遺文,斷以己意;糠秕百家之陳迹,作新斯人。屬熙甯之有爲,冠群賢而首用。信任之笃,古今所無。方需功業之成,遽起山林之興。浮雲何有,脫屣如遺。屢爭席于漁樵,不亂群于麋鹿。進退之美,雍容可觀。朕方臨禦之初,哀疚罔極。乃眷三朝之老,邈在大江之南。究觀規摹,想見風采。豈謂告終之問,在予諒暗之中。胡不百年,爲之一涕。於戲!死生用舍之際,孰能違天?贈赙哀榮之文,豈不在我!寵以師臣之位,蔚爲儒者之光。庶幾有知,服我休命。”雖然有一些不可避免的溢美之辭,但也可看出蘇轼並非絕對反對王安石的。三人之間是真正的君子之交。

《宋史》中有一段記載王安石的話語:“安石性強忮,遇事無可否,自信所見,執意不回。”王安石的性格鑄就了他的行事風格,變法中他固執己見。對于反對變法的人,他是不能包容的,也是毫不容情的。

或許是王安石的思想太超前,同時代的人不能理解變法的真正內涵。這種對王安石變法的否定一直延續到清朝,連同樣是“戊戌變法”支持者的清德宗在《宋神宗》詩中也是否定的:“神宗本是英明主,安石原非側媚臣。可惜有才偏執拗,終教新法病斯民。”也真是“一心要江山圖治垂青史,也難說身後罵名滾滾來。”

0 阅读:13
评论列表
  • 2024-02-26 19:24

    仁宗一朝,人才濟濟,雖政見不同,但都是君子之交。至新舊黨爭之後,廟堂之上則多爲促狹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