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媒體裝上新“大腦”,國內首個備案媒體大模型有何不同?

浙江融媒體 2024-04-03 14:57:14

“Hi,上午好,我是潮新聞的智能助手‘潮奔奔’,很開心和你聊天。”打開潮新聞客戶端,點擊可愛的“潮奔奔”圖標,既能檢索新聞、推薦活動,還能答疑解惑、開導emo情緒。這是傳播大模型在潮新聞上的其中一項應用。

4月2日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已備案信息公告。截至2024年3月底,共有117個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或功能已通過備案。潮新聞記者發現,屬地在浙江的共7個,其中由傳播大腦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傳播大腦”)研發的傳播大模型,是全國首個由媒體技術公司研發並成功通過備案的媒體專屬大模型。

以ChatGPT爲標志,大模型如今已進入加速發展的第二年。它的出現,爲許多過去難以解決的問題提供了新方法。傳播大腦作爲賦能浙江媒體融合發展的技術統一平台,率先發力媒體專屬大模型的探索,研發了“傳播大模型”,將爲智能時代媒體發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跟所有大模型一樣,傳播大模型智能體技術也需要不斷的學習。希望讀者能多跟‘潮奔奔’互動,讓它變得更聰明。除此之外,傳播大模型還有輔助新聞生産的智能創作助手、能高效獲取素材的多模態檢索工具等,提高生産效率、盤活優質資源。隨著我們不斷創新,相信會爲媒體變革、融合發展帶來更多驚喜。”傳播大腦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宇宜4月2日接受潮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改變效率和體驗

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帶給傳統媒體的機遇和挑戰已是老生常談。然而,面對平台媒體對流量的席卷,大衆的偏好轉向以及由此造成的廣告收入萎縮,許多傳統媒體積極求變融入,卻收效甚微。

這其中有兩個關鍵點,一是媒體從業人員的能力,二是媒體與讀者的連接。有學者認爲,內容規模難以形成社交剛需、難以靠大量原創精品吸引用戶已成爲傳統媒體的“硬傷”。另一方面,單向的傳播方式,無法反向了解讀者更需要怎樣的新聞報道,也在一定程度上傷害了與讀者連接的緊密度,容易造成新聞疲勞和新聞回避。傳播大模型正試圖從這兩方面著手,改變新聞生産的效率與讀者的用戶體驗。

結合傳播大模型先進能力和內容生産平台需求而“誕生”的智能創作助手,可以在新聞信息搜集、內容生成以及多模態呈現方面提升創作效率。例如,在策劃階段,通過熱點發現和趨勢預測功能,快速捕捉到熱點話題和受衆興趣點;在創作階段,內容生成、續寫擴寫、改寫潤色等功能可以幫助表達更加流暢和准確,從而提升文章的邏輯性和可讀性;智能匹配素材和智能校對等功能,則可幫助新聞從業者減輕在信息搜集和校對方面的工作負擔。

目前,智能創作助手已加入到浙江全省媒體融合“一張網”的技術基座“天目藍雲”中,累計爲1000多位媒體工作者提供3萬余次智能創作服務。在它的幫助下,一篇高質量文章的寫作時間可以節省30%。

更重要的是,在文字生成能力之外,傳播大模型也具備多模態內容生成能力,可利用圖像編輯和視頻生成技術等對素材資源進行二次創作和開發,爲內容的多元化應用和創新呈現提供了更多可能,幫助媒體攀登新的創作高原。

用戶連接方面,傳播大模型已率先在潮新聞上實踐引入了智能體技術,實現了信息的精准傳播和有效觸達。打開潮新聞客戶端,智能助手潮奔奔正等待著與讀者對話。無論被需要的是熱點資訊,還是生活百科、旅遊美食,亦或陪伴聊天,潮奔奔都能准確理解和推理,並快速反饋所需信息,與讀者進行智能交互。據悉,潮奔奔已累計爲近千位用戶提供了數萬次智能信息獲取服務。

潮新聞用戶Flora認爲,潮奔奔和其背後的大模型技術能幫助她理解、篩選和處理手機中爆炸式增長的信息,使她不再被動接收新聞,而是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興趣來探索。“我幾乎每天都會跟奔奔對話,可以看24小時熱點,也可以問天氣、找熱門活動。”

傳媒業專屬的智能化引擎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把新一代人工智能作爲推動科技跨越發展、産業優化升級、生産力整體躍升的驅動力量,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當AI成爲顯學,“所有行業都值得用AI重塑”,傳媒業同樣如此。

在國內,已有不少媒體宣布接入AIGC産品。人民網聯合百度發布了一款媒體行業大模型,是基于百度文心大模型ERNIE3.0,並引入人民網在傳媒行業積澱的行業知識與任務樣本數據打造的。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也與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聯合發布央視聽媒體大模型,已經在節目編輯創作、短視頻生成、數字人、AIGC動畫和AI換臉方面有了實際應用。

國際上,也有媒體展開了相關嘗試。去年5月,《華盛頓郵報》宣布成立跨部門AI協同機制,包括戰略決策團隊AITashforce和執行團隊AIHub,以更好地適應AI創新實踐。新聞聚合網站BuzzFeed也表示將使用AIGC編寫測試類內容,以替代部分人力。

不過,總體來看,目前大模型在新聞業的應用程度尚淺。有分析文章指出,由于目前大模型多采用通用的訓練數據庫,呈現出來的內容質量良莠不齊,對于注重細節嚴謹、信息准確、信息源清晰的新聞報道來說,這些都是阻礙應用的難點。因而,目前發布的媒體行業大模型,大多更像是大型媒體機構的一種“內測”,尚不具備開發自家專屬大模型的地方媒體機構只能“望洋興歎”。

在此情況之下,已通過上線備案的、針對傳媒行業開發的專用大模型——傳播大模型,或可幫助解決這一問題。據張宇宜介紹,傳播大模型的訓練數據集均來自高質量的新聞媒體報道,可以追溯來源,有效緩解了大模型內容生成的瞎編亂造,確保內容真實、安全可控。並且,在內容呈現方面,它也更加符合新聞專業的表達規範。它已應用于浙江省內部分縣級融媒體中心。

“縣級融媒體中心的主要挑戰是人力資源緊張和內容質量難以保證。”傳播大腦技術工程師麗芳告訴記者,通過引入基于傳播大模型打造的智能創作助手,一家縣級融媒體中心日均發稿量增加了18%,確保了更多重要、及時的新聞能夠迅速傳達給公衆。同時,稿件的錯別字率降低了5%,語句通順度提升了12%,整體內容質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面向未來定義媒體傳播

媒介學者約書亞·梅洛維茨曾說,任何一種媒介的介入,都會創造出全新的環境。

技術作爲媒體發展中重要的“媒介”,不論是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還是人工智能,都深刻改變了媒體傳播格局,帶來了諸多新想象。抓住技術的風口,是浙江省在推進媒體融合進程中的關鍵一招。

2023年1月,傳播大腦正式揭牌成立。這家科技型産業公司從誕生起就承載著打造引領媒體變革的技術集成中心、數據交互中台、融合傳播中樞,讓更多媒體“共享開源技術,共建開放生態”的使命。此前,傳播大腦已基本完成了浙江全省“兩雲合一”工作,支持了潮新聞客戶端上線並叠代,進行了對Z視介客戶端的技術支撐……對傳播大腦來說,傳播大模型的落地,並非趕時髦,而是一種水到渠成——再一次面向未來定義媒體傳播。

而大模型産品完成備案,並陸續向用戶開放服務,將使傳播大模型能夠大量獲得真實用戶數據反饋,加快大模型叠代速度,進而不斷提升用戶體驗。傳播大腦CTO張健向記者表示,後續傳播大模型將持續深化技術研發、拓展應用場景、提速商業化落地,助推産業的快速重塑和深度革新。

具體來看,傳播大模型將根據用戶角色、業務場景和內容模態,打造媒體行業最專業的大模型應用超市,確保使用簡單便捷,幫助媒體應用實現更高效、准確和智能化的融媒信息生産、傳播和交流,進一步賦能浙江全省媒體智能化。除了推動傳媒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也計劃進一步應用至更廣闊的領域和更細分的場景中。

張健認爲,隨著技術的持續革新與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寬,“傳播大模型”對媒體行業的影響將遠不止于“輔助工具”的初始定位,它將能主動進行智能交互,自動完成業務執行,徹底重塑媒體行業的工作流程和業務模式,成爲全新的“媒體大腦”,推動媒體行業向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創新化的方向發展。

無論如何,大模型正在開啓一場技術革命,而新聞業是其中一個切口。從內容生産到傳播,從用戶交互到商業模式,每一個環節都將經曆深刻的變革。傳媒行業只有將其能力融入自身發展之中,才能更好地實現自我革新,從而在AI驅動增長中立于不敗之地。

來源:潮新聞客戶端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