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米油鹽》|半價榴蓮“真香”,中國大市場“果盤自由”從何而來?

人民網 2024-05-11 11:16:49

“二三十塊一斤還可以,以前金枕榴蓮能賣到五十多塊一斤。”“花一百塊錢給孩子買了一整顆,感覺快實現‘榴蓮自由’了吧。”……進入5月份,水果“頂流”榴蓮的價格一路走低,吸引不少消費者挑選購買。

人民網《財米油鹽》欄目在北京新發地農産品批發市場及市區內多家水果店實地走訪了解到,金枕榴蓮和幹堯榴蓮是目前市場主要熱銷的榴蓮品種,零售價格集中在每斤20元至30元不等。

“一天跌出好幾個價”

榴蓮價格有望繼續下探

爲何榴蓮價格會出現“腰斬”的情況?多位水果商家表示,5月份榴蓮集中成熟上市,市場供應充足導致價格下降是主要原因。

在北京新發地農産品批發市場從事多年水果生意的李先生表示,近一個月內,自己親眼見證了榴蓮價格的“跳崖式下跌”,甚至“一天跌出好幾個價”。

5月初,在北京新發地農産品批發市場內,大批新鮮榴蓮上市。人民網記者 申佳平攝

“榴蓮價格還會降,一周以內見分曉。”李先生介紹,目前部分泰國金枕榴蓮的批發價已從35元/斤降至25元/斤,平均一整顆榴蓮便宜四五十元,産自越南的榴蓮則更便宜。“價錢特別便宜的一般都是巴掌榴蓮,可以論個賣,一百塊錢兩個,加上促銷一百塊錢能賣三個。”

“榴蓮自由”已成爲商家甚至城市營銷的熱點。在線上渠道,商家開啓直播開榴蓮、互相比價等活動,並推出市內配送、“小時達”,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在線上下單。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期間,河南洛陽開展了首屆榴蓮狂歡節活動,線上、線下總銷售額超300萬元。

榴蓮商家正在通過手機直播銷售榴蓮。人民網記者 申佳平攝

多國“爭鮮”中國大市場

國産榴蓮提供“果盤自由”新選擇

近年來,中國—東盟農産品貿易發展迅速,水果、棕榈油等東盟特色農産品進入中國大市場,深受消費者喜愛。榴蓮,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一方面,看總量。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9年,新鮮榴蓮進口量首超車厘子,成爲我國的“進口水果之王”。2020年,新鮮榴蓮的進口額與2017年相比翻了兩番,達到23億美元。2023年,我國進口的新鮮榴蓮超過142.59萬噸,價值約67.16億美元,與2022年進口榴蓮數量相比,增長了72.87%。

來自彙豐銀行2023年公布的報告顯示,得益于中國消費者對榴蓮的喜愛,全球榴蓮需求同比飙升400%,而中國占了全球榴蓮需求的九成以上。

面對如此龐大的消費需求,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積極擴充産量,力求在中國大市場“一決高下”。據了解,泰國政府部門預測,由于果農不斷擴大榴蓮種植面積,全國2023-2024年度的榴蓮産量將增加15.3%。加之果農不斷對榴蓮品種進行雜交,新品種産量也正在迅速增加。

另一方面,看運輸。

得益于中老鐵路的“快車”,東盟國家“爭鮮”中國大市場的運輸效率得到大幅提高。據了解,泰國榴蓮過去進入中國,海運需要約7天、公路運輸需要約5天,而如今只需3天。泰國媒體報道稱,從泰國瑪達普站開往中國廣州的“榴蓮班列”,已打破從泰國運輸水果至中國所需時間的最快紀錄,運輸途中損耗的概率也顯著降低,實現綜合成本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我國海南、廣西、廣東等地積極試種國産榴蓮,其中海南榴蓮的種植面積已接近4萬畝,今年的産量較去年已提升兩至三倍,達到約200噸左右。

總體來看,國人對“果盤自由”的向往,映射了整個中國大市場對品質消費的追求。相信伴隨進口水果、國産水果繼續同台互補、良性競爭,更多消費者將享受到價格和味蕾上的雙重幸福感。

總策劃:孫海峰

制片人:章斐然 謝婷

監制:呂骞

策劃:陳鍵 李佳

出鏡:申佳平

攝像:趙晨

剪輯:史新培 陳文雅(實習生)

文字:申佳平 史子潇(實習生)

設計:林珊珊

包裝:趙晨

39 阅读:9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