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贏數智教育新未來,華爲亮相第61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

科技talk 2024-04-24 20:48:23

4月15日至17日,以“職普融通·産教融合·科教融彙”爲主題的第61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盛大舉辦。作爲全國高等教育領域內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泛的綜合性品牌博覽會,本屆高博會參會企業6000余家、院校1500余所,參展企業近千家,線下參會觀衆10余萬人次。

在此期間,4月15日,華爲與文華在線聯合主辦的“共贏數智教育新未來”主題高峰論壇同期舉辦,來自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術標准委員會(以下簡稱“教育部信標委”)、華爲和文華在線的專家,以及北京大學、東南大學、甯夏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等知名高校的學者齊聚一堂,就高校數智化建設、高等教育數智化轉型等熱門話題進行了熱烈討論和深度分享,廣泛凝聚共識——紮根數智教育,構築教育強國創新基座。現場300+、線上20000+觀衆參會,共贏數智教育新未來!

紮根數智教育,構築教育強國創新基座

當前,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正加速推進教育變革與創新,不斷開辟教育創新發展的新路徑和新模式,爲我國推進教育現代化、培育新質生産力提供有力支撐。今年年初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不斷開辟教育數字化新賽道。堅持應用爲王走集成化道路,以智能化賦能教育治理,拓展國際化新空間,引領教育變革創新。”

華爲中國政企教育醫療系統部部長盧永平

華爲中國政企教育醫療系統部部長盧永平在致辭中表示:“在全面智能化戰略的指引下,華爲將持續打造堅實的算力底座,使能百模千態,賦能包括教育在內的千行萬業。首先,華爲致力于打造中國堅實的算力底座,爲世界構建第二選擇。華爲將持續提升‘軟硬芯邊端雲’的融合能力,做厚‘黑土地’,滿足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多樣性的AI算力需求。其次,華爲將通過算力底座、AI平台、開發工具的開放,支持大模型在智能化時代的‘百花齊放’,努力做好‘百花園’的黑土地。”

長期以來,華爲堅持自主創新,對實現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目標貢獻力量。在建設教育強國上,華爲提供全棧自主創新的數字基座。在建設科技強國上,華爲的融合計算中心將鲲鵬計算、昇騰智算有機結合在一起,爲中國科研降本增效保駕護航。在建設人才強國上,華爲攜手衆多高校,聯合建設創新實驗室,爲中國培養面向未來的,掌握自主創新技術的核心人才。

北京文華在線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金善國

北京文華在線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金善國在致辭中表示:“如今,文華在線與華爲的合作已經深入到聚合數據、聯接內容、聯接師生層面,正在共同探索打造基于昇騰+智慧教學大模型服務器。從數字化到數據化再到智能化,我們希望在華爲智能底座的基礎上,圍繞智能的教、智能的學、智能的評、智能的管等核心場景,推動全教學全場景的智能化。”

教育部信標委主任、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吳永和

教育部信標委主任、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吳永和在《中國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探索與研究》的主題演講中指出:“高等教育數字化旨在通過全面和系統的數字化轉型,形成數據驅動、人技共融、跨界開放、數智賦能、創新變革的新型教育生態,構建更加適切、更加完備、更加開放、更加公平、更加卓越的高質量教育新體系。”

《中國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此次高峰論壇上,在教育部信標委指導下,華東師範大學聯合華爲正式發布《中國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研究報告》(以下簡稱《研究報告》),教育部信標委主任、華東師大教授吳永和,華爲公共事業系統部副總裁孫鵬飛,華爲中國政企教育醫療系統部教育行業總經理郭金亮,華爲公共事業系統部教育行業解決方案總經理陳浩,華爲戰略研究院高校生態發展總監孟瑜等出席發布儀式,共同見證《研究報告》的發布。

《研究報告》是華東師範大學和華爲聯合探究的重要成果,在教育部信標委的指導下,基于高等教育數字化發展趨勢和現狀挑戰,結合華爲ICT技術在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教育場景的運用實踐,構建涵蓋智能感知、聯接、底座、平台、中樞和應用等層面的智慧教育技術架構,爲數智化驅動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高校治理等提供技術方案和應用指導,助力高校打造協同創新、全面智能、多元育人的智慧教育體系。

華爲公共事業系統部副總裁 孫鵬飛

華爲公共事業系統部副總裁孫鵬飛在《構築教育強國創新基座,引領數智化轉型新未來》的主題演講中表示:“高教數智化轉型要充分發揮數據價值和智能技術優勢,通過技術轉型、人員轉型和業務流程轉型,促進高等教育系統結構、功能、文化發生創變,優化和轉變高校的教育模式、戰略方向和價值主張,從而實現教學和治理現代化。華爲將在技術、人員、業務流程和學校治理四個要素上全面深入推進,不斷創新智慧教育解決方案,滿足不同教育教學場景的業務需求,幫助高校構建更加智能化、個性化和高效化的數智教育生態。”

北京文華在線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 唐偉

北京文華在線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唐偉在《AI賦能智慧教學空間,加速教育數智化轉型》的主題中表示:“文華在線基于華爲強有力的算力底座,正在積極探索如何更好地支撐學校未來三到五年的教育創新。比如,在推動AI與教育場景融合創新上,文華在線攜手華爲正在借助知識圖譜的應用,將人才培養方案落地到教學細節上來;借助多模態的行爲分析,推動教學評價和診斷的系統化創新等。”

加速行業數智化轉型,助力教育變革創新

過去十年間,華爲已經服務于全國2000多所高校,1000多個教育廳局主管機構;並在全球範圍內已經建設2600多所ICT學院,更好更有效的做知識的傳遞。華爲提供的ICT基礎設施,也時刻保障著各類教育信息系統安全、高效、穩定運行。

東南大學網絡與信息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 胡轶甯

東南大學網絡與信息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胡轶甯在《東南大學雲智算一體化平台-新質生産力持續豐富“數智東南”建設內涵》的主題演講中表示:“東南大學攜手華爲雲開展新一代雲平台建設的同時,還推進了操作系統和數據庫的建設,在此過程中,東南大學基于華爲雲開展了衆多特色應用軟件的開發,並在2023開始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建設,進而實現雲計算、人工智能計算以及高性能計算的統一管理。”

北京大學計算中心工程師 付振新

北京大學計算中心工程師付振新在《北京大學HPC平台:超融合以太數據中心,助力科研成果加速産出》的主題演講中表示:“如今,北京大學通過超融合以太數據中心的建設,正在推進科研平台創新,幫助老師和學生更好地開展課程創新和學習,全面賦能學校的科研創新。同時,北京大學還攜手華爲對網絡基礎設施進行了升級,使網絡性能、可靠性和先進性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國家開放大學數字化部部長 程罡

國家開放大學數字化部部長程罡在《國家開放大學數字化服務學習型社會建設的實踐與思考》的主題演講中表示:“通過與華爲的深度合作,我們構建起一個統一的校園級雲平台,爲開展大規模的數字化終身學習服務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我們以標准驅動應用系統的互聯互通,將各種資源和服務融合到一起,放大了數字教育網絡的聯接效應,進而提供高質量、個性化的終身學習服務,探索新一代教學管評新範式。”

上海理工大學信息化辦公室主任 李筠

上海理工大學信息化辦公室主任李筠在《上海理工大學智慧校園建設實踐與思考》的主題演講中表示:“上海理工大學在智慧校園建設上已經構建起‘12306’框架,從而邁向‘全數字化智能大學’。在此過程中,上海理工大學借助華爲WeLink打造了‘校園12345服務平台’,助力學校實現了從‘管理’到‘治理’再到‘智理’的飛躍,讓師生共建智慧校園、共享數字化成果。”

華中農業大學信息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 葉穎澤

華中農業大學信息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葉穎澤在《F5G賦能華中農業大學新基建,打造面向未來的綠色智慧高校》的主題演講中表示:“華中農業大學襄陽校區通過與華爲合作部署F5G全光網絡,已經實現了有線、無線等的多網融合,以及一體化管理和運維。同時,實現了多業務的統一承載,進而支撐智慧辦公、智慧教學、智慧科研等,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甯夏大學農學院教授 顧欣

甯夏大學農學院教授顧欣在《甯夏大學未來智慧教室引領教育新未來》的主題演講中表示:“甯夏大學攜手華爲和文華在線,通過未來智慧教室建設,正在充分利用現代信息與通訊技術,爲教師的智慧教學、爲學生的素質培養、爲教學管理部門的科學管理提供服務,助力實現教學的‘四化’,即教學思維數字化、教學能力多元化、教學模式多樣化、教學管理智能化。”

東莞理工學院現代教育技術中心主任 魏文紅

東莞理工學院現代教育技術中心主任魏文紅在《東莞理工學院以教育數字化轉型支撐智慧教學新模式》的主題演講中表示:“東莞理工學院攜手華爲,聚焦智慧教學新場景,正在通過智慧教室建設,支撐本地及遠程互動課堂教學、多屏協作分組教學、教學分析及評價等,促進教學方式、教學質量的全方位提升。與此同時,東莞理工大學也在積極推進數據治理、IOC平台等的建設,加速智慧校園建設。”

在第61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展覽展示板塊,華爲攜手文華在線等合作夥伴著重展示了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等領域的數智化校園、科研創新、人才培養以及AI智慧教學等解決方案。針對科研創新,華爲展現了基于“鲲鵬”和“昇騰”全棧自主創新科研平台、教育科研網等方面的最新進展,爲高校及科研機構提供安全可信、高效可靠的集群計算解決方案,爲全面建設“科技強國”構建起堅實基礎。

面對教育數字化的曆史新機遇,華爲也將繼續深化與高校的緊密合作,探索全要素、全流程、全業務、全領域的教育行業數字化創新應用,爲我國教育數字化轉型和教育信息技術創新積極貢獻力量,助力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建設。

0 阅读:4

科技talk

簡介:科技領域資深新媒體,獨到觀點探尋技術背後的商業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