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萊認慫了,承認馬島“英國說了算”,不尋求沖突,還欽佩撒切爾

3號talk 2024-05-08 09:34:51

轉眼間,阿根廷新任總統米萊上任已經5個月了,競選時做出的兩個承諾,基本上都已落空。一個,是米萊表示要將阿根廷經濟帶出“重災區”,但隨著其信心滿滿推出的“休克療法”失敗,這一承諾已經成爲了笑話;另一個,是向選民承諾“一定會從英國手中奪回馬島主權”,但英方表現出強硬態度,外交大臣卡梅倫親自出訪馬島,並專門參觀了3個當年“馬島戰爭”的戰場遺址後,米萊最終還是選擇了認慫。

據觀察者網報道,近日,米萊在接受英國BBC采訪時表示,他接受馬島目前“仍在英國手中”這一現狀,稱要通過外交渠道收回馬島,但他“沒有立竿見影的解決方案”,可能需要幾十年時間,並表示阿根廷不“尋求沖突”。米萊還表示,很欽佩馬島戰爭期間執政的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因爲國籍或種族而批評某人在理智上是非常靠不住的。我聽過很多撒切爾的演講。她很聰明。所以這有什麽問題嗎?”

對于今年2月卡梅倫到訪馬島,並表示“其主權不容討論”一事,米萊認爲,“如果這塊領土現在英國手中,他有權這麽做。我不認爲這是一種挑釁”。BBC認爲,米萊就馬島問題所使用的措辭比較“溫和”,與阿根廷過去一些領導人不同。怎麽看?我們還是聊三個話題。

第一個,米萊雖然極力向西方靠攏,但並沒有接到“抛來的橄榄枝”。

早在當選之初,米萊就大聲對西方示好,稱自己執政後,將著重推進與美國、以色列的關系發展。如今他雖然只上任5個月,但已經3次出訪美國,1次出訪以色列,1次出訪歐洲,6月份還准備去烏克蘭。可以說,其外交重心全部放在了西方身上。但是,3次到美國,一次沒有見到美國總統拜登,這也從一個側面表明——米萊想隔入“西方圈子”,不過是剃頭挑子一頭熱,在美國眼裏,阿根廷沒那麽重要。

米萊知道,美國對目前全球兩場熱戰——俄烏沖突和巴以沖突,是持堅決支持態度的,于是馬上在這兩件事上表態。他正式上任後第一個外訪的國家,就是以色列,米萊還在耶路撒冷“哭牆”邊把自己弄得淚眼婆娑,借此表達對以色列的支持。而下個月則准備去烏克蘭,同樣也是爲了向美國“表決心”——阿根廷是真的想追隨美國,隔入西方世界。

在去年底出席瑞士達沃斯年會時,米萊還瘋狂攻擊“社會主義”,提醒西方要當心“社會主義模式對國際組織的滲透”,也是希望向西方邀功。而在他上任的第一時間,還做出過一個決定——放棄阿根廷加入“金磚組織”的資格,因爲“金磚” 由中俄主導,被西方認爲是“競爭對手”。放棄這一資格,同樣是在表達“希望向西方靠攏”的潛台詞。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米萊的種種“示好”言行發出後,西方世界並沒有向他抛出橄榄枝。到目前爲止,也只有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投桃報李”,在米萊專門前往美國,爲其競選助勢後,稱米萊爲“唯一能讓阿根廷再次偉大的人”,但特朗普目前畢竟還沒有當選美國總統,也不可能真正幫上有“南美特朗普”之稱的米萊。

第二個,想收回馬島,向英國“服軟”也沒有用。

米萊上任後,曾對外界放風,稱希望借鑒當年中國收回香港的模式,用談判收回馬島主權。但是,馬島的情況與香港並不相同,香港是被滿清政府簽署不平等條約,租給英國的,白紙黑字寫著租借時間爲99年,時間到了後中國收回是理所應當;而馬島則是英國通過戰爭,打敗阿根廷後占領的,已經被英國視爲了自己的領土,阿根廷想要奪回,光靠談恐怕沒有任何機會。

英國首相、防務大臣和外相都明確表示,馬島主權屬于英國,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談判的余地。米萊聲稱“要收回主權”後,卡梅倫親自到訪馬島,這可是“馬島戰爭”後第一個到訪該地的英國外相,等于是在用行動回應米萊——想收回馬島,想都不要想。而且,卡梅倫還特別參觀了當年留下的三個戰鬥遺址,潛台詞也非常清晰——如果不服,咱們可以再打一場。

在這樣的背景下,米萊已經沒勇氣再向英國“放狠話”了,因爲說一次被“打臉”一次,不僅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國內的反對派還笑話他,還影響自己的支持率。

因此,米萊幹脆改變方式,開始“說軟話”了。我們發現,他這次接受的是英國BBC的專訪,這也是英國政府的“喉舌”,意思當然能准備轉達到倫敦。比如,承諾英國實控馬島、不尋求沖突、欽佩撒切爾等等。但是,“說軟話”英國就會歸還馬島?恐怕更加不可能了。

第三個,從目前國際局勢來看,關于馬島主權問題,米萊恐怕也只能認慫。

對英國服軟沒用,或許米萊也想到了這一點,他開始再次試探美國。米萊對外宣布,不買俄羅斯戰機,也不買中巴聯合生産的“枭龍”,而從丹麥采購24架二手F-16,強行擠進了“美國俱樂部”,因爲F-16是美國生産的,引進美國戰機,也意味著在安全上站隊美國。

但是,想要指望美國在馬島問題上,替阿根廷說話,去做英國的工作,基本沒有這個可能,因爲在美國心中,阿根廷根本不能與英國相比。美國號召援烏後,英國馬上充當“突破者”,第一個將現役武器、遠程導彈、主戰坦克,甚至白磷彈和貧鈾穿甲彈,都送到了烏克蘭;美國說要打胡塞武裝,英國馬上出動戰機,與美軍一起發起空襲。阿根廷能幹什麽?不僅什麽都幹不了,還得西方投錢。

美國不吱聲,西方國家誰也不會替阿根廷講話,馬島問題想要西方協助解決,希望渺茫。如此,米萊也只能認慫了,一來米萊不敢打;二來,用二手F-16去打英國的“台風”,也根本沒法打。

問題是,米萊用采購F-16向美國示好,還無意中“得罪”了烏克蘭,因爲丹麥曾答應過烏克蘭,將自己的二手F-16都送給基輔,如今相當于被阿根廷“截走”了一部分。下個月訪烏時,米萊恐怕還得好好跟澤連斯基解釋一番,因爲支持烏克蘭目前被西方視爲“政治正確”,像阿根廷這樣希望西方“收留自己”的國家,根本得罪不起烏克蘭。

收回馬島,阿根廷恐怕只能等了,起碼在米萊任期內,是沒有什麽希望的。

1 阅读:656
评论列表
  • 2024-05-08 21:35

    英聯邦強盛時候滿世界都是,就連美國其實就是英國人創建的。你說人家能幫你南美洲的人嗎?

3號talk

簡介:聚焦熱點,深度觀察,專業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