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甯微山縣:水質連續20年改善,生物多樣性全面提升

新黃河 2024-05-17 01:00:16

5月16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在濟甯市微山縣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情況。會上,微山縣委副書記、縣長郭鑫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近年來,微山縣堅決扛牢南四湖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政治責任,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力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全力建設環南四湖生態高地。

微山縣在全國率先建立邊界河湖治理“五聯”機制,在全省率先落實南四湖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配合最高檢辦理南四湖流域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專案;南四湖流域涉高鹽水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入選生態環境部第三批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十大典型案例。2023年,縣域南水北調幹線、6個國控斷面、20條入湖河流水質優良比例首次達到“三個100%”,水質連續20年改善。

實施退漁還湖、稻田退水、增殖放流等工程,累計退出養殖池塘18萬畝、清理網箱網圍3.87萬畝、釋放湖泊水面40余萬畝,完成稻田退水4.6萬畝,放流優質苗種4.4億余尾,實現水面釋放、廢水封閉、以魚淨水。與4名院士圍繞生物研究、漁業科技創新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組成“一湖四院士”的“智囊團”;建設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和南四湖野菱原生境保護點;銀魚、鳜魚、毛刀魚等對水質要求較高的魚類重新出現,極危生物桃花水母也出現在微山湖水域。微山湖濕地還是遷徙水禽重要的越冬棲息地,有大鸨(bǎo)、大天鵝、白枕鶴、灰鶴、鴛鴦等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鳥類26種,被譽爲“鳥中大熊貓”的震旦鴉雀和全球極危物種青頭潛鴨也在此繁衍生息。今年春節期間,成群的鸬鹚首次遷徙微山湖國家濕地公園越冬,鳥類的回歸,是微山湖生物多樣性最好的見證。

微山縣依托微山湖濕地,以實地體驗、科普教育、增強對生物多樣性的認識和保護意識爲目標,建設全省首家生物多樣性體驗地,開發極具微山湖特色的自然研學課程體系,樹立生物多樣性自然研學品牌。據悉,目前體驗地已建設完成,即日起投入運營。

記者:劉瑞祥 編輯:呂冰 校對:劉恬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