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學林揭秘牟其中(二)從“中國首富”到“中國首騙”

何學林大策劃家 2024-05-12 00:05:41

從“中國首富”到“中國首騙”,這一集我們繼續講——商界鬼才牟其中的傳奇人生:主要講牟其中被判“死刑”是怎麽回事?

牟其中,四川萬縣人,1940年出生,父親牟品三是川江著名的航運實業民生公司的重要股東,在金融界頗有名氣,由于他與國民黨上層有交往,解放後曾兩次遭到逮捕審查,從牟其中一生的經曆和遭遇來看,牟其中顯然繼承了他父親的遺傳基因,也熱衷于搞金融和政治,結果一次因金融詐騙罪被判無期徒刑,一次因政治問題被判“死刑”。

牟其中是牟品三跟姨太太的侍女生的,都說私生子聰明,在牟其中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直到解放,牟其中生母的丫頭地位從未改變。銀行資本家的家庭出身和丫鬟所生的卑下地位對牟其中日後金融意識的覺醒和自卑性格的形成無疑産生了重要的影響,而牟其中一生三次入獄的坎坷命運與他父親兩次被捕相比則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1959年,牟其中首次參加高考,結果名落孫山;第二年,他賣掉鋪蓋乘船來到武漢再次報考,這次他終于考上了武漢中南工業建築設計院辦的大專班,但是,在讀了半年之後又因戶口問題未能解決而被迫退學;之後,他又第三次報考,獨闖新疆,准備報考新疆的一所藝術學院,對,牟其中身上具有與生俱來的藝術家氣質,充滿異想天開的想像力,假如牟其中學畫畫,範曾只能屈居其後,想像力在範曾之上,炒作造勢的功力更不是範曾可比的,等到了新疆後才知道,該校已經停辦,那時候信息閉塞,更沒有現在的互聯網和微信,連電話都沒有,就這樣,牟其中上大學的宏願徹底破滅了;

馬雲高考考了三次,考上了個因他而知名的三流大學,牟其中高考也考了三次,因種種原因而終與大學無緣,這更加劇了他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在南德公司,牟其中經常挂在嘴邊、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傻得像博士”,他對高學曆的人才天生有一種抵觸情緒,這是他自卑性格的本能反映。一個人越是缺少某樣東西、越是渴望擁有而又得不到的話,就會産生深深的自卑,並對擁有這樣東西的人産生本能的反感和看不起,盡管這個人爲追求這樣東西已經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並事實上可能已經超越了擁有這樣東西的人。牟其中雖然沒有正常讀完大學,但他天資聰穎,博覽群書,博聞強記,尤其對唐詩宋詞和中國曆史頗有涉略,他在演講或與人談話中常常會引經據典,金句頻出,他雖然是個商人,但更渴望自己的才華和思想被人認可,抱負能夠得到實現,他以“儒商”自居,“儒商”這個詞就是他“發明”的,他以此來區別于只會賺錢的其他商人。

與大學無緣的牟其中成了萬縣玻璃廠的一名工人。但是,牟其中熱衷于政治,1975年,他參加了“馬列主義研究會”,研究會因集體授意由劉忠智執筆寫的一篇《中國向何處去》的萬言長文而罹禍,被打成“反革命集團”,牟其中等人以“反革命罪”被捕入獄。後來,牟其中自稱《中國向何處去》是他寫的,他並因此而被判了“死刑”,這成爲他日後炫耀的最得意的政治資本,而實際執筆人劉忠智卻一直默默無聞,至于牟其中既然已經被判了“死刑”了,那他怎麽還能活到今天呢?也沒有人提出過質疑,或許是因爲“死刑犯”更具有轟動效應吧!牟其中拿它來炒作。

1979年的最後一天,牟其中結束了四年半的牢獄生活,兩個月後,他領到了一張“江北貿易信托服務部”的營業執照,自稱“自願充當中國經濟改革的‘試驗田’”,正式開啓了充滿傳奇色彩的商旅生涯,那一年,他已經40歲了。

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先從商品流通領域搞活和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所形成的短缺經濟時代提供的巨大商機,牟其中憑借其超一流的商業頭腦、敏銳的商業眼光、超凡的膽魄和較強的金融思維,利用信息差和“大空手道”,倒飛機,放衛星,炸喜馬拉雅山脈,縱橫捭阖,攪動商界風雲,震驚國人,轟動世界,關于這些傳奇故事,且聽下回分解。

我是何學林,何學林大策劃,老板們都找他,學林策劃,智利天下,關注我,成就你,請看下一集。

0 阅读:20

何學林大策劃家

簡介: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畢業,專業從事策劃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