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對美國放“狠話”!巴以沖突迎來2個好消息,加沙有救了

滇味新聞 2024-04-13 07:05:50

恐怖分子招了,聲稱幕後凶手就在烏克蘭,驚慌失措的澤連斯基找美國要武器,結果熱臉還是貼上了冷屁股,一氣之下,澤連斯基便說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言論;此外,巴以沖突也迎來了2個好消息,伊朗告訴美國,如果以色列真的停火了,伊朗也將取消報複行動;與此同時,德國援助以色列的計劃可能也會發生改變,600名公職人員反對援烏,朔爾茨會如何抉擇呢?

最近發生了4件事,並出現了3個轉折點,俄烏沖突和巴以沖突,都將走入下一個階段。

第一件事:恐怖分子招了,聲稱幕後凶手就在烏克蘭,驚慌失措的澤連斯基找美國要武器,結果熱臉還是貼上了冷屁股,一氣之下,澤連斯基說出了令美國“震驚”的言論。

據“今日俄羅斯”網站報道,俄羅斯音樂廳恐襲事件,近日終于查出了關鍵性的證據。俄羅斯聯邦安全局表示,烏克蘭一共爲恐怖分子准備了兩條逃生路線,而且嫌犯也供認,稱他們是按照一個叫“薩伊夫洛”的人的指示來行事,而這個“薩伊夫洛”,便讓他們在事後逃往烏克蘭,只要逃回烏克蘭,他們每一個人就能獲得100萬盧布。參與恐怖襲擊的嫌犯法伊佐夫表示:“薩伊夫洛告訴他們,有人會在烏克蘭邊境等他們,這些接頭人會幫助他們越過邊境,直接抵達基輔。”另一名嫌犯法裏杜尼也表示:“上線要求他們在邊境附近棄車,然後打電話給上線請求進一步指示,上線會告訴他們如何穿越邊境進入烏克蘭。”

與此同時,俄羅斯聯邦安全局還查出了一個更爲關鍵的疑點:在恐怖襲擊發生之前,烏克蘭方面曾在自己的邊境地區進行過“排雷活動”,以確保給恐怖分子留下兩條可能的逃跑路線。俄方的調查人員認爲,這些嫌犯原計劃就是要銷毀他們的車輛,並且利用林地作爲掩護來徒步跨越俄烏邊境。隨著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的調查和恐怖分子的招供,這起一共造成145人死亡,500多人受傷的恐怖襲擊,終于要水落石出了。雖然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曾信誓旦旦地聲稱爲此事負責,但是事實勝于雄辯,真正的始作俑者恐怕就是烏克蘭及其盟友。俄聯邦安全局的局長博爾特尼科夫表示:“美國、英國和烏克蘭,很有可能與此次恐怖襲擊有關,他們可能是在利用極端分子,讓“伊斯蘭國”變成他們的代理人,爲自己的惡行脫罪。

俄羅斯方面的態度,立刻引起了澤連斯基當局的恐慌,澤連斯基連忙發出警告,如果美國國會繼續阻撓備受期待的600億美元援助,烏克蘭將會徹底輸掉這場俄烏戰爭。

衆所周知,自去年以來,美國對基輔的這600億美元的軍事和經濟援助,一直在遭受美國國會的阻礙,因爲民主黨與共和黨的意見不合,再加上11月份要舉行美國大選,美國給烏克蘭提供的這“600億援助”恐怕是要“胎死腹中”了。眼下,俄羅斯又再次加大了進攻的力度,甚至還放話要讓烏克蘭爲發生在俄羅斯的恐襲事件血債血償,因此無可奈何的澤連斯基,又開始在“全平台求救”了。無論是在烏克蘭政府的籌款視頻會議上,還是在社交網絡平台的視頻上,澤連斯基都在警告美國:“只要美國國會不幫助烏克蘭,烏克蘭就會輸掉戰爭,只要沒有美國的支持,烏克蘭就難以作爲一個國家而生存下去。”此外,澤連斯基還同時對整個西方發出警告說:“如果烏克蘭輸了,其他國家也將會受到攻擊,屆時,俄羅斯將會利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來威脅、來恐嚇西方社會。”

但是,令澤連斯基沒有想到的是,他的“苦苦哀求”和“危險警告”,並沒有讓美國改變主意,美國當局貌似已經下定決心要“抛棄”烏克蘭了。因此,澤連斯基便說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言論。

澤連斯基在烏克蘭國家電視台義憤填膺的表示:“烏克蘭問題已經被卷入到了美國的國內政治,這已經威脅到了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能力。而更不幸的是,烏克蘭已經被美國的選舉過程給綁架了,很可悲,烏克蘭戰爭竟然變成了美國的一個內部政治問題。烏克蘭人正在因美國的政治內鬥而犧牲。”此外,澤連斯基還指責了一些美國議員,稱他們對俄烏沖突和全球整體安全所采取的做法,是極爲幼稚的。

由此可見,澤連斯基當局是真的“忍無可忍”了,而他說的這幾句大實話也的確令人“震驚”,他不僅公開指責了美國政客,還直接說出了美國那“不堪入目”的政治內鬥問題。沒錯,烏克蘭最後可能真的會輸在美國的政治內鬥上,烏克蘭人也正在爲美國而犧牲。但是眼下,烏克蘭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因爲如果巴以沖突就此結束了,特朗普最後輸給拜登了,那麽烏克蘭很有可能會重新回到半年前的“地位”,變回美西方的重要援助目標。但是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又會是多少呢?想必大家的心中都會有自己的答案,至于烏克蘭未來的命運會如何,咱們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這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都是關于巴以沖突的,首先,伊朗告訴美國,如果以色列真的停火了,伊朗也將取消報複行動。

隨著以色列炸毀伊朗的大使館,伊朗對以色列的仇恨終于也達到了一個“臨界值”,如果超出了這個“臨界值”,伊朗和以色列的大戰恐怕就在所難免了。前些天,伊朗已經做好了報複以色列的准備,而以色列做好了被報複的准備,中東地區也再次陷入到了戰爭的陰霾當中。而值得慶幸的是,以色列撤軍這件事又再次變成了中東命運的一個轉折點,據伊朗媒體報道,伊朗當下已經告訴美國,如果美方能夠確保加沙達成停火協議,那麽伊朗將停止報複以色列。伊朗方面的這個態度,是一名阿拉伯外交消息人士透露出來的,該消息人士表示:“如果美國成功的遏制了局勢,這將會是拜登政府的巨大成功,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繼續努力。”毫無疑問,如果巴以沖突真的就此結束,那將會是一個衆望所歸的結果,中東也將迎來久違的和平,但是內塔尼亞胡當局會就此收手嗎,恐怕只有當以色列經曆完一場“腥風血雨”之後,才會出現真正的結果。

第三件事:德國援助以色列的計劃可能也會發生改變,600名公職人員反對援烏,朔爾茨會如何抉擇呢?

據相關數據統計,以色列99%的武器都是來自于美國和德國的,因此,除了美國以外,德國也是軍援以色列的“大戶”,是讓巴以沖突難以停止的“始作俑者”。或許是出于愧疚,德國才無視國際社會的指責,毫不猶豫的站在了以色列的身邊。但是當加沙的“災難”越來越不堪入目的時候,德國人也終于開始動搖了。前些天,德國的公職人員做了一件大事,他們聯合致信德國總理朔爾茨和德國政府的高級官員,呼籲德國政府“立即停止向以色列政府提供軍事裝備”。

這次呼籲停止軍援以色列的德國公職人員大約有600多人,他們紛紛通過電子郵件向德國的各部門發送聲明,稱:“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犯下的罪行,明顯違反了國際法,因此也違反了我們作爲聯邦公職人員所受約束的憲法。”此外,這份聲明還援引了國際法院的裁決,認定以色列的軍事行動是“可能構成滅絕屠戮的惡性行爲”。這600名公職人員一連提出了4大要求:“要求德國政府向以色列施壓;要求以色列立即在加沙地帶停火;要求德國政府繼續向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支付款項;要求德國政府“積極、堅決地倡導承認在國際公認的1967年邊界內,建立“巴勒斯坦國”。”伴隨著德國人慢慢恢複理性,這場巴以沖突也迎來了新的轉機,如果德國也放棄軍援以色列,這場持續半年多的巴以沖突,或許真的會徹底結束,但是德國總理朔爾茨會如何抉擇,咱們只能拭目以待了。

1 阅读:643
评论列表
  • 2024-04-13 12:11

    自身難保還能關心北約的安全。司機真偉大

  • kwy
    2024-04-14 08:05

    正因爲美國,烏克蘭才搞倒現在國不成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