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日本的氣球炸彈如何飛越太平洋轟炸美國本土?

雲飛四海 2024-05-11 13:22:47

1944年,美國對日本本土展開大轟炸。美國空軍的B-29“超級空中堡壘”重型轟炸機不分晝夜地出入日本列島進行肆意轟炸。奈何日本當時生産不出能遠渡重洋的遠程戰略轟炸機,由于美國海軍擁有制海權和制空權,日本的航空母艦編隊根無法靠近美國的西海岸。受技術和國力所限,日本完全沒有能夠對美國本土進行報複的手段。

日本陸軍對唯一能攻擊美國本土的武器“氣球炸彈”抱有很大期望。利用這種氣球炸彈,日軍在太平洋戰爭末期,1944年11月至1945年4月初,進行了異想天開的“富”號作戰。所謂“富”號作戰,就是施放用魔芋糊與和紙制成的巨大氣球,氣球下面吊著小型炸彈和燃燒彈,以此攻擊美國本土。目的不在殺傷,主要是通過氣球炸彈在美國各地突然降落爆炸,來造成美國民衆在精神上的不安,起到內部擾亂的作用。日本本土成立了專門的氣球部隊(陸軍氣球隊),任務是用氣球搭載炸彈和燃燒彈攻擊美國本土。

這種氣球炸彈在技術上的起源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日本陸軍在中國東北研究對蘇散發傳單的氣球時受到的啓發。其設計是讓氣球升到大氣圈後,氣球順著上層氣流飛到美國本土。從日本的晚秋到冬季,在上空8000~12000米的高度吹著強烈的西風。偏西風以200~300千米的時速橫穿過太平洋,吹向美國。利用這種由西向東吹的風,使氣球在太平洋上空保持在9000~10000米的高度飄向美國本土。

用氣球炸彈進行的特殊作戰——“富”號作戰,並非突發奇想,而是醞釀已久。1942年4月18日發生杜立特空襲後,日軍開始認真研究攻擊美國本土的方法。氣球炸彈被認爲可以作爲報複手段之一。1943年2月,日本陸軍的氣球實驗在鳥取縣米子市取得成功,用于實驗的氣球飄到了1000公裏外的太平洋上。

1944年9月25日,千葉市作草部的氣球聯隊(聯隊長井上茂)動員完畢,同時進入總參謀長梅津美治郎隸下,氣球練習部長肥田木安負責就作戰總體直接輔佐井上。9月30日,梅津對井上下達了攻擊准備命令。命令中雖未明示,不過攻擊的目的是用氣球炸彈來擾亂美國內部。

由千葉市作草部的氣球聯隊改編而成的部隊,就是專門擔任用氣球炸彈攻擊美國本土任務的攻擊部隊。所屬部隊分別部署在茨城縣大津、千葉縣一宮、福島縣勿來、宮城縣岩沼、青森縣古間木等地。在千葉縣一宮、茨城縣大津、福島縣勿來這三處基地構築了42個放球陣地。計劃是一個放球台一天施放10個氣球,總計一天施放420個。假定一個月有20天氣象條件良好,可施放8400個。從冬季的11月到3月,5個月可施放40000個。

考慮到制作氣球炸彈用的和紙和魔芋糊的資材確保、制作球皮的工程,以上數字完全不切實際。不過,已經在1944年7月辭職的總理大臣兼陸軍大臣兼總參謀長東條英機,所要求的數字大大超過以上數字。當年2月,東條召集陸軍次官富永恭次、參謀次長秦彥三郎,以確認用氣球炸彈攻擊美國本土作戰的可能性。當得知存在成功的可能性後,東條認爲如果能用氣球炸彈連續攻擊美國本土,就可以大大提高國民士氣,因此命令盡快進行,但提出的要求是施放10萬個氣球炸彈,讓人目瞪口呆。明知荒謬,大本營陸軍部、陸軍省兵器局、整備局還是計算了一個氣球炸彈所需的資材量、生産和整備的總量。

結果是別說東條提出的10萬個的目標,連5萬個都辦不到。預測制作3萬個、甚至2萬個都很困難。後來陸軍省整備局長吉積正雄向富永恭次報告:“即使從全國搜集和紙、全面籌措構樹(制作和紙的原料),由于來自東南亞的補給路線被切斷,魔芋的輸入非常困難。就算從國民那裏征收全部食用的魔芋,並且循環使用氣球炸彈的球皮,15000千個就是極限了。”

根據負責秘密開發氣球炸彈的第九陸軍技術研究所(位于東京郊外的登戶)的計算,制造一個直徑10米的紙氣球,需要約90公斤的魔芋糊。如果要制作東條所期望的10萬個氣球,那就需要約9000噸魔芋糊。然而日本內地魔芋糊的生産總量不過6000噸,而且其中的75%是用于食用的。

軍方下達了命令:“盡一切可能確保魔芋。”于是立即開始了資材的籌措。當時日本內地的糧食供給不斷惡化,一切能吃的東西都會被吃掉。即使是沒有多少營養價值的魔芋也被作爲糧食儲存起來。不久,在國民沒有察覺的情況下,魔芋從市面上消失了。糧食和日用必需品都陷入短缺,所以幾乎沒有人想到魔芋的消失有什麽奇怪的。

制作氣球炸彈的球皮必須使用和紙,作爲制作和紙原料的構樹就成了核心原料。然而,構樹的確保比和紙的確保更加困難。和紙必須手工抄制,非常耗費工夫,因此,和紙被大量生産的洋紙排擠,需求量也少,相關制造業者不多。各地制品的性質和強度也不同,一張紙的尺寸就有30多種。要統一尺寸規格就必須統一設備或器具,但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日本內地熟練的抄紙工人的數量更少。制作一個氣球炸彈至少需要4000張和紙,而專業的抄紙工人一天只能抄300張。

爲了制造氣球炸彈,東京都內的日本劇場、寶塚劇場、有樂座、國際劇場等娛樂、文體設施,變成了制造氣球炸彈的秘密工廠。爲了保守機密,還派去了憲兵進行監視。軍隊接管了大型劇場,觀衆席和舞台上都鋪上了木板,變成像室內體育館一樣,女學生或女子挺身隊員在裏面作業。在作業之前,憲兵對她們訓示道:“你們從事的氣球炸彈的作業,是軍事上的重大機密,絕對不要泄密。對家人、鄰居或者被動員到其他工廠的人們也要保密。如果被發現有泄密行爲,不管是泄密的人,還是聽到的人,都會被憲兵逮捕。嚴重的會被處以死刑。”每天早晨,憲兵都會不厭其煩地進行訓示。與其說是訓示,不如說是威脅。

關于和紙的制造,從采伐原木開始,要經過搬運、剝皮、幹燥、裁剪、煮沸、抄紙等工序。關于魔芋糊的制作,則要經過魔芋球的收獲、搬運、儲藏、從粉末制成糨糊等工序。和紙還要用魔芋糊一層一層地粘好,制成堅韌的氣球用原紙,然後把原紙粘貼起來制成一個球體。之後還要秘密運輸、進行氣球泄漏率實驗,在這個過程中嚴格檢查合格與不合格的産品。另外在抄紙階段也會出現很多不合格紙張。確認合格的氣球會被漆成藍色,折疊收入木箱中。總之,制造氣球炸彈的整個過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軍隊所定下的目標即最低生産數15000個,根本無法完成。

1944年10月25日,總參謀長梅津對氣球聯隊長井上下達了實施攻擊的命令。

命令中將11月1日定爲攻擊開始的日子,不過後來改爲11月3日明治節那天。

接到命令後,茨城縣大津基地的第一大隊、千葉縣一宮基地的第二大隊、福島縣勿來基地的第三大隊開始了攻擊准備。

氣球炸彈歸根到底是一種危險的武器,充填的氫氣如果被點著,就可能導致炸彈爆炸。如果操作失誤也可能發生事故。紙氣球雖然看起來“優雅”,卻是前所未見的武器,氫氣加上懸挂的炸彈、燃燒彈,這種武器的危險度極高。而且因爲是新武器,攻擊實施部隊的官兵操作也不太熟練。

爲了避免在放球前後發生事故,井上通過各大隊長命令各中隊長、小隊長進行試射攻擊,指示不要急躁,集中注意力,但還是接連發生了重大事故。

在大津基地北方約40公裏,坐落于福島縣勿來關山麓處的勿來基地,第三大隊各小隊忙活到10月31日半夜,大體完成了攻擊准備。正當各小隊在睡夢中時,11月1日3時30分,基地一角突然發生了可怕的事情。

11月1日3時,第二中隊第一小隊長青井徹見命令伍長藤島惠治等14人起床,在衛兵所的神龛下面列隊,以求神佛保佑。青井在列隊的士官、士兵面前命令道:“後天拂曉,我部隊將開始一齊攻擊。現在開始在器材准備庫內,將炸彈、燃燒彈裝上投擲裝置,進行最後的檢查。在此之前祈禱攻擊成功,就當作在原隊的氣球神社完成敬禮。”一聲號令,他們完成叩拜。

3時稍過,在衛兵所的神龛處祈禱攻擊成功的第二中隊第一小隊在倉庫裏開始了整備、檢查。這個用木板臨時搭建的簡易倉庫面積只有大約24平方米,內部十分簡陋。青井在向外搬運新武器的裝置之前,碰到了裝置上的小開關。導火線竟然開始起作用了,可能是因爲此前電源已被接通。藤島立刻大喊道:“快把室內的炸彈等弄出去,快!”他和幾名士兵開始移動身邊的危險物。這時有人喊道:“快跑!”士兵連滾帶爬地向外面逃去。然而,還有幾個人留在屋內。炸彈瞬間爆炸了,同時發出了巨響。倉庫的屋頂被掀開,白煙湧了出來。這是3時30分發生的事情。勿來基地立刻陷人混亂。青井、藤島等6人受重傷,有3名士兵被運到醫院前就斷了氣,井上命令按照戰鬥行爲中的戰死來記錄。井上還命令對大津基地的第一大隊和一宮基地的第二大隊保密,隱匿勿來基地的第三大隊的死傷事故。攻擊並沒有因爲這次事故延期,井上指示11月3日拂曉的一齊攻擊按計劃實施。

不過,在奉命擔任氣球炸彈的放球任務的軍官和士官中,沒有一人是熟練者。部分官兵有過在舊氣球聯隊施放系留氣球的經驗,但在氣球的高度保持裝置和精密的自動投擲裝置上懸挂炸彈、燃燒彈後放飛還是第一次。在大津、一宮、勿來布陣的3個大隊共設置了42個放球台。從3時開始進入放球態勢,4時稍過開始給氣球充填氫氣。

11月3日臨近拂曉時,直徑10米的紙氣球被用繩索拴在放球台上。隨著氫氣的充填,其浮力急速增強。井上向3個基地的大隊長下達了指令:“各大隊,攻擊開始。”在勿來、大津、一宮的太平洋海岸展開的各大隊,向中隊長、小隊長傳達了放球命令。

“放!”在各放球地點,擔任小隊長的少尉、見習士官大聲發出了命令。巨大的氣球拽起吊在約15米長繩索上的高度保持裝置和投下彈(炸彈、燃燒彈),向上空飄去。輕盈的氣球以每秒5米、每分300米的速度上升。在一宮基地展開的第二大隊和勿來基地的第三大隊都順利放球。但部隊本部所在的大津基地的第一大隊發生了可怕的事態。該基地設置了18個放球台。第三中隊第三小隊長新村指揮的放球台發生了事故。

放球開始後,隨著氣球的升起,放在托架上的高度保持裝置帶著投下彈瞬間升上空中。從氣球上垂下來的繩索拉緊,器材離開托架飄起5米時,炸彈突然從投擲裝置上脫落,在地面爆炸。新村等數人被破片或氣浪擊倒,有的人被炸斷了胳膊,有的人被炸斷了腿。有3人當場死亡,新村等3人受重傷。井上立即命令3個基地中止攻擊。各放球陣地的官兵士氣大跌。

大本營卻不斷督促早日開始攻擊。經過對安全裝置的嚴格改修、檢查,井上決定在11月7日重新開始攻擊。11月7日,巨大的氣球吊著炸彈、燃燒彈順利地從3個基地向太平洋飄去。氣球離開放球台後不到5分鍾就上升了1000米以上,迅速消失在視線中。放球之後,直徑10米的氣球因下部的氫氣較少,變得像難看的水母。氣球炸彈如果升到七八千米的高度,就可以乘著強勁的偏西風的氣流飄走。就這樣,氣球炸彈從1944年11月7日開始攻擊,到當月末,從3個基地共施放了約700個氣球炸彈。

根據懸挂著無線電高空測候器的標定氣球的觀測結果,這些氣球在8000米至10000米之間的高度,一邊反複升降,一邊快速飛遠,可以觀測到它們飛到國際日期變更線爲止的位置。但是,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後,就只能觀測到大概的方位了,最後電波徹底消失了。爲了接收到電波,除了原來的宮城縣岩沼、青森縣古間木、千葉縣一宮這三處標定所,又在庫頁島的上敷香新設了一處標定所,終于確認了到美國西海岸爲止的氣球炸彈的位置。

11月末,大本營陸軍部和陸軍省的上層部急切地詢問:“還沒發現敵方對氣球炸彈攻擊的反應嗎?”日方爲了搜集情報,動員了各機關,希望早日得知攻擊的成果。從3個基地向美國本土施放的氣球炸彈的概數爲,1944年11月700個,12月1200個,1945年1月2000個。

“富”號作戰的目的是擾亂美國內部,爲了達到這個目的,從3個基地施放的氣球炸彈,必須確實到達美國本土並給其造成損失。如果造成的損失甚至足以動搖美國,應該可以通過其他國家獲得相關情報,但日本方面始終沒有獲得這樣的情報。放出的氣球炸彈的效果究竟如何,攻擊實施部隊的官兵、第九陸軍技術研究所、陸軍省、參謀本部的相關人員等都很關心。放球本來只在幾乎無風的早晨和傍晚進行,但不久作戰發生了變化,即使地面上有一些風,也就是條件還不完備的情況下也會堅持放球。

隨著日本本土頻繁遭到空襲,戰況日益惡化,施放氣球炸彈也越來越困難,然而上級嚴令實施部隊即使冒險也要盡量多放球。薄薄的藍色氣球有時受風力的影響,在100米、200米的高度就飄向了錯誤的方向,可以說非常危險。根據大本營陸軍部的命令,攻擊部隊在風平浪靜的早晨和傍晚進行的攻擊必須延長時間,增加放球個數。結果,有時從勿來基地施放的氣球炸彈無法飄起,落到了阿武隈山脈的山麓,幸好沒有造成損失。

強行放球,早晚會有氣球落到日本國內。有的氣球炸彈沒有飛向太平洋上,反而飛向日本海方向。有一次,軍用飛機接到通知起飛去擊落氣球。但飛機還未來得及用機槍掃落氣球,氣球就落在秋田縣白雪覆蓋的原野上,不過沒有造成損失。大本營卻指示:“即使有一兩個造成誤傷,也不要擔心出現犧牲者。”

2月16日,在千葉縣九十九裏濱的一宮基地,放球從拂曉開始,天亮後,晨光照亮海面時,放球仍然在繼續。

“(氣球)被打中了!快看海上!”放球官兵向大海的方向一看,在水平線那邊出現了四五個黑色飛機的身影,看樣子像是艦載機。飛機在用機槍掃射飄到2000米至3000米高度的氣球。剛放球不久的氣球炸彈噴出火焰,或者連煙也沒有冒出就落進太平洋。在地面上遠望的官兵束手無策。有士兵喊道:“戰鬥機哪裏去了,不能趕走那些家夥嗎?”日軍的戰鬥機連個影子都看不見。

當天(1945年2月16日),從上午7時5分到下午3時40分,美特混艦隊的艦載機格魯曼F6F潑婦戰鬥機、F4U戰鬥機等,總計約1000架,襲擊了關東地區(一部東海、東北地區)。這些飛機主要攻擊了各地的機場,目的是在登陸硫黃島前削弱日本的航空戰力。從一宮基地施放的氣球炸彈也受到波及,成了艦載機的靶子。

美機出現不久,氣球炸彈就從空中消失了,它們都遭到機槍掃射,落進了海裏。不過,日軍部隊還是在美機消失的間隙再次進入放球態勢。氣球炸彈開始從一宮基地的各放球台飄起,斜著向大海上空飄去。到達3000米至4000米高度時,美機再次出現。結果氣球又遭到機槍掃射,被擊落到海裏。放球官兵不得已中止了攻擊,所有的作業都停止了。氣球炸彈別說到達美國本土,剛飄起沒多久就全部被擊落了。

1945年2月19日,美軍登陸硫黃島那天,從馬裏亞納基地起飛的120架B29襲擊了京濱地區,造成了很大損失。其中制造氣球炸彈用氫氣的昭和電工川崎工廠、橫濱工廠等被燃燒彈燒毀,使“富”號作戰遇到嚴重障礙。京濱工業地帶屢次遭受空襲,對搬運氫氣也造成了不利影響。只有大津基地不用擔心氫氣補給上的困難,因爲這裏從一開始就有氫氣發生裝置。

由于一宮和勿來基地的氫氣補給遇到困難,兩個基地的大隊大部分奉命移動到大津基地。比起其他兩個基地,大津基地的遮蔽物也比較多,利于避免剛施放的氣球炸彈被美軍艦載機擊落。綜合各種因素,最後大津基地成爲唯一的放球地點。多的時候,一天會集中施放150個氣球炸彈。

從1945年2月下旬到3月上旬,從一宮、勿來基地與大津基地會合的官兵很快就熟悉放球操作,一個放球台用大約20分鍾就可以施放一個氣球炸彈。在黎明的天空上,數十個氣球接連飄走,在太平洋上飛向美國本土。不久,通信隊員跑進放球陣地,向井上報告來自大本營的重大通報:氣球炸彈到達美國本土,確實收到效果。這是來自上海的情報。這一喜訊傳達給了攻擊實施部隊,也送到了第九陸軍技術研究所。各協力研究機構和相關技術人員也陸續得到了消息,狂喜不已,其中有人産生了戰爭已經勝利的幻想。

情報的內容概要爲:“寫有日本文字的巨大氣球于去年十二月一日落在蒙大拿州卡利斯佩爾附近的山嶽地帶。氣球由優質紙張制成,表面以迷彩僞裝,直徑33英尺,容積38000英尺以上,估計搭載能力爲800磅。氣球側面裝置有炸藥,似乎可自動爆破。這種氣球絕不會是觀測天氣用的。綁著的炸藥是由鋁和氧化物制成的6英寸炸彈。如果順風的話,這種氣球時速或可達到200英裏。”

此後又有詳細的情報從廣東傳來。但給美國造成的損失依然不明。雖然如此,總算可以確認氣球炸彈到達了美國本土。得到氣球炸彈橫穿太平洋到達美國本土,在各地落下造成損失的情報後,“富”號作戰部隊的官兵士氣大漲,侍從武官也作爲敕使被派來大津基地。官兵的放球技術此時已極其熟練。

兩三周過去,仍然沒有得到後續報告,放球官兵的幹勁逐漸低落。雖然如此,在1945年2月還是施放了約2500個氣球炸彈,到3月數量也沒有減少。但是,仍然沒有得到關于美國損失情況的報告。實際上,大本營和陸軍省以後完全無法掌握美國本土的情況了。

3月10日,B29對東京進行了大空襲,東京的工商業者居住區一帶化爲焦土,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淺草國際劇場、兩國國技館等進行氣球炸彈的氣球粘貼作業的工廠也遭了災。對放球基地的武器、資材補給大大減少。兩周後,作戰部隊收到了大本營的命令:“應盡快將剩余的敵本土攻擊武器全部放球完畢。”

實際上,不只在早晨和傍晚風平浪靜的時候,從拂曉到接近中午,一直在持續施放堆放在大津基地的剩余的氣球炸彈。氣球不斷從隱蔽的放球台飄向水平線的上空。然而,戰局正不斷惡化。4月1日,美軍登陸沖繩本島。美軍登陸該島的第五天,1945年4月5日,對戰爭指導束手無策的小矶內閣總辭職。4月7日,鈴木貫太郎內閣産生。

不久,茨城縣大津的“富”號作戰部隊接到了大本營的命令:“立即中止攻擊,同時進入第一總軍司令官的指揮下,爲准備本土決戰構築地面戰用陣地。”這是停止用氣球炸彈攻擊美國本土的命令。接到命令後,部隊急忙施放了剩余的約400個氣球炸彈,然後停止了攻擊,大津基地的作戰部隊恢複了平靜。隊員們帶著沮喪的神色仰望天空,被虛無感包圍,內心懷疑拼命施放的氣球炸彈沒有起到任何效果。

實際上,氣球炸彈還是給美國國民造成了一些不安,不過由于嚴格的新聞管制,這些消息沒有傳到日本。

1944年11月上旬,美國西海岸的沿岸巡邏艇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聖佩德羅附近海面發現了漂在海上的奇異物體。當巡邏艇撈起漂流物的布狀物質時,發現是將絲綢和橡膠粘貼在一起制成的優質氣球。這是放球開始時,試射隊從一宮海岸施放的帶有無線電高空測候器的觀測用的氣球。接著美國人又在當月14日上午,在夏威夷瓦胡島西方80公裏的海上發現了漂流著的巨大的紙氣球。警戒艇打撈上來附屬懸挂物,確認了炸彈、燃燒彈等,這是美方首次發現氣球炸彈。然而,美方並未察覺到這是從日本本土施放的用來攻擊美國本土的武器,畢竟這種攻擊方式過于“腦洞大開”。

12月6日傍晚,在美國內陸的懷俄明州瑟莫波利斯上空開始落下形似降落傘的物體,並且在25公裏外的地點發生爆炸。

在爆炸現場發現了爆炸破片,經過檢查,發現是日本制造的高性能15公斤炸彈。12月11日,在蒙大拿州卡利斯佩爾附近發現了未爆的氣球炸彈(前已提及),當局接到了當地農夫的報告。美國空軍和FBI立即進行了調查,結果在氣球的一部上發現了日本文字。設計上導火線應該在紙氣球飄在空中時燃燒,但因故障沒能發火。雖然“富”號作戰在日本國內嚴格保密,但不知爲何在氣球上留下了日本文字。

美國國內不斷發生和氣球炸彈有關的異常事件:有人目擊奇怪的飛行物體,發生了原因不明的爆炸和森林火災,有人發現了沒有爆炸的氣球等。這種事情越來越多。1944年11月發生了2件,12月發生了6件;1945年1月發生了19件,2月發生了55件,3月達到了119件。

這些事件沒有造成大的損失,但美國國防部竭力尋找應對之策,還動員了民間的學者,想了種種辦法,重點是放在防止燃燒彈造成的森林火災上,對15公斤炸彈則沒怎麽放在心上。如果森林資源遭到大範圍破壞,或者因大火災引起人心動搖,厭戰思想就有可能擴大。因此編成了2500人的防火部隊,還有200名傘降部隊也搭乘C47等飛機,向森林大火發生地點出動。此外,還從落基山脈到西海岸的海岸山脈等一些山脈地帶部署了駐軍,以便能迅速處置突發情況。

美方在很長時間裏都沒能確認氣球炸彈是從哪裏施放的,想過可能是從潛艇或其他艦船上放飛的。地質學者檢查了從作爲壓艙物的沙袋中取出的物質,斷定是日本太平洋海岸、東京北方的沙子。根據高度保持裝置、沙袋的數量、精巧的構造等來看,放球地不可能在日本本土以外。

從1944年11月7日到1945年4月上旬,從茨城縣大津、千葉縣一宮、福島縣勿來三個基地施放的“富號”武器(氣球炸彈)共有9300個。投入了龐大的預算、物力和人力資源,給美方造成了一定的威脅,卻遠遠沒有達成擾亂美國內部的目的。氣球炸彈雖然在美國本土造成了一些森林火災或小爆炸等,但沒有造成死傷者。氣球炸彈的到達範圍很廣,阿拉斯加、加拿大、墨西哥也被波及。

不過,在1945年4月上旬下達中止氣球炸彈攻擊的命令20多天後,在5月5日出現了死者。在美國太平洋沿岸俄勒岡州南部的克拉馬斯湖附近的森林公園中,建有一座紀念碑,上面刻有文字:“此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大陸遭到敵方攻擊出現死者的唯一場所。”青銅板上刻著6名美國人的姓名。

1945年5月5日那天,居住在布拉伊鎮的米切爾神父開車載著夫人和鄰居家的5個小孩兒到公園野餐。一行人到達公園並下車後,神父將車停在附近的停車場,正要拿出食物,這時傳來了孩子們的聲音:“有個看起來像氣球的東西下面挂著東西呢!”神父立刻喊:“不要碰!”就在這時,傳來了猛烈的轟響。神父立刻臥倒,緊接著看到了被炸得七零八落的6具遺體。

挂在樹上的巨大氣球下部,吊著未發火的15公斤小型炸彈和燃燒彈。孩子們在強烈好奇心的驅使下觸碰了懸挂的物體,結果在一瞬間發生了慘劇。這是唯一一例來自日本本土的攻擊武器在美國本土導致人員喪生的事件。

“氣球炸彈”這種武器聽起來異想天開,但客觀地說,確實是科學與技術工作者研究的結晶,技術含量並不低。擔任氣球聯隊附的肥田木安甚至認爲,氣球炸彈“就當時來說,超越了一般兵器的次元……能夠直接攻擊美國本土的,只有這種氣球炸彈”。然而,“富”號作戰終究未能取得任何實質性成果,氣球炸彈也成了名副其實的奇技淫巧。

氣球炸彈及其他“決戰兵器”的研發和使用,不僅反映了日軍在末日降臨時的瘋狂,也反映了日本國防科學的落後,特別是與美國相比。不可否認日本在戰爭後期也展露出了少數技術上的“亮點”,但不能掩蓋總體上的落後。而且隨著時間推移,這方面的差距越來越懸殊。落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日本陸軍各學校對科學與技術教育不足,仍將精神力看作獲勝的最重要因素。

日本陸海兩軍以及軍隊與民間技術人員的協作也很成問題,未能充分整合相關力量,浪費了技術人才。當盟軍的裝備愈加先進強大時,日軍一面用氣球炸彈“轟炸”美國本土,一面用竹槍武裝部隊,愈加凸顯技術的落後和內心的絕望。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