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給中國經濟投下“信任票”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與期待

海外網 2024-05-08 21:20:57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進博會、服貿會、消博會、廣交會被並稱爲中國四大國際性展會,它們共同構成了中國國家級商務會展體系。四大展會展現了中國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信心和決心,爲全球企業共享中國大市場提供了機遇。

第四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是中國在2024年舉辦的第一場國際性展會,共有71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多個品牌參展,很多參展商表達了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和期待。

烏拉圭駐廣州總領事館代理總領事法昆多·費爾南德斯·格拉表示,烏拉圭是最大的牛肉出口國之一,中國是我們的最大的貿易夥伴,他們希望能爲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多這樣高品質的産品。

意大利參展商方塔納說,他們計劃在中國開更多的店,希望投資中國,他們信任這個國家。

愛爾蘭參展商恩尼斯特表示,這裏以創新聞名,當地政府爲了方便進口商品,在華經營做了一切努力,海南是他們進軍中國市場的絕佳窗口。

愛爾蘭駐華大使安黛文是消博會的老朋友,每年她都要親自來到現場爲本國産品“代言”,在進博會、服貿會等中國舉辦的其他國際性展會現場也總能見到這位大使的身影。

在她看來,每一場展會都是向中國市場介紹愛爾蘭的好機會,而且,幾大國際性展會各有特色,哪個都不容錯過。比如說,消博會適合展示愛爾蘭的威士忌和高品質農産品。服貿會側重服務貿易,適合推介愛爾蘭的優質教育和旅遊資源。進博會規模最大,是展示愛爾蘭國家和企業形象的好機會。而通過這些國際性展會,愛爾蘭和中國的商品以及服務貿易也得到快速發展。

安黛文表示,愛爾蘭和中國的經貿合作確實在增長。最新數字是,2022年雙方完成了超過450億歐元的雙邊商品和服務貿易。隨著中國繼續保持對外開放,特別是在服務業方面,對愛爾蘭公司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馬來西亞國際商務促進協會總會長張創迪參加過60多屆廣交會。這些年,他也見證了中國舉辦各類國際性展會,不斷開放中國市場的過程。

張創迪表示,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對全世界都有好處,在大好前景之下,馬來西亞企業跟中國企業會有更多或者更進一步交流互動。有業內專家將四大展會稱爲“構建中國國際化大市場”的“四輪驅動”。中國貿促會發布的《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3》顯示,2023年,中國舉辦經貿類展會共計3923場,這些都爲全球企業“投資中國”搭建起重要平台。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江萍表示,整個世界經濟複蘇比較疲軟,地緣政治沖突不斷,我們搭建一個各個國家來溝通、交流、促進經貿合作的大平台,體現了我們打造全球命運共同體的擔當。一些專家表示,國際性展會是了解中國市場動向和政策導向的重要渠道,對于企業未來投資有重要參考意義。越來越多的全球企業正從參展商變爲投資商,用實際行動投下了對中國經濟的“信任票”。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