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友讓我供她讀研,答應畢業就結婚,我提出一個要求後她直接斷聯

作者無筆 2024-04-22 16:43:56
01

愛情,容易讓人沖昏頭腦。

但身處于愛情之中的男女,有的是真昏,而有的是裝昏。

李偉就是一個昏在了愛情裏的男人,而他的情侶,卻時刻都保持著清醒。直到被拒絕後,李偉才終于意識到了問題。

李偉和女朋友吳曼是在大學裏認識的。他們相差兩歲,大學讀的也不是同一個專業。而他們彼此的差別還不止這些。

李偉是大城市的人,他是獨生子,從小就集全家疼愛于一身。他父母常年做生意,所以家裏的經濟狀況也比較不錯。雖然是獨子,但從爺爺奶奶到父母,對他只是疼愛卻從不寵溺。李偉的家教比較嚴格,平時對他的要求也比較高,所以他無論是性格還是爲人,都是挺不錯的。而李偉既聰明又肯努力,後來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一所不錯的大學。

再說吳曼,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包括她在內家裏一共有三個孩子,她是老大,下面是一對雙胞胎弟弟。

對于任何一個普通一點的家庭來說,撫養三個孩子都是一份不小的壓力。更何況吳曼的家庭還有點特殊。

因爲吳曼是個女兒,父母不甘心,一定要生個兒子不可。所以,吳曼七歲那年母親又懷孕了,這次父母不但如願以償生了兒子,而且一生就是雙胞胎,兩個兒子。

但這次生産並不順利,母親因爲難産傷了身體,只能留在家裏。父親就成了家裏唯一的經濟支柱,不得不常年去外地打工。而小小的吳曼就要一邊上學一邊幫忙照顧兩個弟弟。

可能也正是因爲過早地承擔了家庭責任,吳曼深深地體會到了生活的艱難,所以她利用非常有限的時間刻苦學習,也正是因爲她的學習成績一直都很好,父母才供她完成了學業。

後來,她以不錯的成績考進了李偉所在的大學。

就這樣,生活經曆和家庭背景差別巨大的兩個人,被緣分捏合到了一起。

李偉和吳曼通過學校的活動認識後,很快就成了戀人。是李偉主動追求的吳曼,因爲李偉在吳曼這個農村長大的姑娘身上,看到了和城裏女孩不一樣的東西,他覺得吳曼的這些特質很寶貴。

隨著兩個人交往時間越來越長,李偉對吳曼的感情也越來越深。

但兩個人的差別在這個時候又凸顯了出來。李偉在感情和學業之間更側重于前者,而吳曼卻恰恰相反。

對于李偉來說,他考慮更多的是盡快跟吳曼開花結果,而吳曼想要追求的卻是更好的未來。

所以,李偉大學畢業後就按部就班地找了一份工作,等著小兩屆的吳曼畢業後就結婚。

可吳曼的計劃卻不是這樣的,她在大學校園裏依然非常努力刻苦,最終如願以償考上了研究生。

考試結果出來後,吳曼非常興奮,而李偉卻有些失落,因爲這就意味著他可能還要等上一段時間才能和吳曼結婚。

就在這個時候,吳曼向李偉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資助她讀完研究生,並且許下承諾,也就是畢業後就跟李偉結婚。

其實,吳曼也並不是承擔不了自己的讀研費用,只是她的負擔比較重。

從上大一開始,吳曼就利用所有業余時間去打工,開始時掙的比較少,勉強夠她自己的生活費。到了大二的時候,在李偉的貼補下可以掙夠學費了。大三以後,吳曼已經可以找到一份不錯的兼職了,除了學費和生活費以外也可以剩下一些錢了。但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吳曼被母親要求每個月都要交到家裏一些錢來供兩個弟弟上學。所以,吳曼始終是處于一種缺錢的狀態裏的。

而吳曼想考研這件事,其實也是承受了家裏很大的阻力的。父母極力反對她繼續上學,希望她趕快工作掙錢,好貼補給兩個弟弟。

最終,吳曼答應父母每個月都往家裏打一定數額的錢後,他們才答應不再幹涉。

吳曼掙夠貼補家裏的錢後,就再也沒有精力掙自己的學費了。所以她才向李偉求助。

我們再回來說李偉這邊。他聽了吳曼的要求後本來是想答應的,但這個時候他的父母卻站了出來,他們反對李偉做這樣的事情。

因爲李偉的父母常年做生意,也跟各種各樣的人打過交道,對于人性他們有著更爲深刻的認識。他們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覺得吳曼並不可靠,她想要的太多,而李偉又太平凡,恐怕滿足不了她的欲望。父母擔心吳曼研究生畢業後不會履行承諾跟李偉結婚,而是跟李偉分手。

李偉根本就不相信吳曼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所以他完全不聽父母的勸。于是父母就想出了另外一個辦法,就是讓李偉跟吳曼提出先結婚,之後再供她讀研。

李偉覺得這個辦法可行,于是就跟吳曼說了這個要求。

可讓李偉沒想到的是,吳曼直接拒絕了,說她自己還沒有准備好結婚。李偉對吳曼的反應很失望,就告訴吳曼如果不結婚就不會供她讀研。

之後吳曼就和李偉大吵一架,然後直接拉黑斷聯了。

最終,他們的感情就這樣了了而終了。

02

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中,愛情總是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人們,有時讓人心醉神迷,有時卻又讓人痛徹心扉。李偉和吳曼的故事,正是一個在愛情裏迷失與覺醒的典型案例。

李偉,作爲一個出身于大城市、家境優越的獨生子,他的愛情觀似乎更多的是建立在對情感的依賴和期待上。他對吳曼的熱愛,源于吳曼身上那種與衆不同的特質,這些特質讓他覺得新鮮,覺得珍貴。然而,這種感情卻讓他忽視了他們之間的巨大差異,這些差異不僅僅是家庭背景和生活經曆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他們對于未來的規劃和對待生活的態度。

吳曼,作爲一個在農村長大的姑娘,她的人生軌迹與李偉截然不同。她過早地承擔了家庭責任,深刻地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這使得她對于學業和未來有著更加清晰和堅定的規劃。她想要的不僅僅是一份愛情,更是一個能夠讓她和家人過上更好生活的未來。

在這段感情中,李偉似乎一直處于一種“昏”的狀態,他過于沉浸在愛情的甜蜜中,忽視了現實的殘酷。而吳曼則始終保持清醒,她清楚自己想要什麽,也清楚李偉能給她什麽。最終,當李偉被拒絕後,他才如夢初醒,意識到這段感情中的問題。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愛情並不是生活的全部,也不是解決問題的萬能藥。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理性地看待自己和對方,以及我們之間的差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避免在愛情中迷失自我,也才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那個人。

同時,這個故事也提醒我們,不要忽視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愛情是美好的,但生活卻是殘酷的。如果我們只關注愛情而忽視了生活,那麽最終的結果可能只會是痛苦和失望。因此,在追求愛情的同時,我們也要關注現實,爲自己的未來做好規劃和准備。

1 阅读:2244

作者無筆

簡介:用心中的一支筆寫人生。大家好,我是作者無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