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八路軍旅長、軍區司令的邢仁甫,解放後爲何被萬人公審槍決?

追夢的年 2024-03-01 18:21:06

1950年9月7日,鹽山縣城東舉行了一場萬人公審大會,審判員在台上念一句,台下的百姓就罵一聲。

當罪狀念完後,群情已經無比激奮,最終,一枚子彈以唾罵聲爲背景,結束了一位罪犯的性命。

這個被處決之人,其實早年有非常輝煌的經曆,曾擔任過八路軍的軍區司令員、旅長,這個級別的幹部,如果正常發展,1955年是有很大概率能佩戴將星的。

一是將軍,一是死刑犯,是什麽讓他有了這天差地別的改變呢?

此人名叫邢仁甫,之所以會有如此不光彩的結局,主要還是怪他自己。

邢仁甫1910年出生于河北鹽山,7歲喪母,父親是一個有青紅幫背景的土匪頭子,對他就疏于管教。

小時候他還很有志向,不希望重走父親的老路,中學畢業後就去馬鴻逵部當了兵,想從軍報國。

但這種舊軍閥整日所思都是爭權奪利,跟他所期望的有著巨大差別,于是,邢仁甫在從軍數年後返回家鄉生活。

當時河北一帶有很多革命人士活動,邢仁甫與共産黨逐漸産生接觸,那些進步的思想很快就影響到了他,1929年邢仁甫加入共産黨,從此開始爲革命工作。

他入黨那年正是白色恐怖盛行之際,敢冒著殺頭風險做這個選擇,可見此時他還是有理想的。

1937年“七七事變”後,津南、魯北各地的共産黨組織響應中央號召組建抗日武裝,于7月15日成立“華北民衆抗日救國會和華北民衆抗日救國軍成立大會”。

邢仁甫因爲有軍旅經驗,這幾年的表現又很出色,遂被推舉爲救國會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有很大的權力。

爲了部隊有個合法名義、利于統戰,救國軍不久便改稱“三十一支隊”,邢仁甫出任司令員。

那時四周分布著日寇、僞軍、國軍、土匪、地主武裝等多股力量,都想殲滅或吞並三十一支隊,邢仁甫等人的生存處境非常艱難。

不過邢仁甫的能力很強,帶著部隊四處轉戰發展,多次圍殲小股日寇,還接連攻克過鹽山、無棣、慶雲、樂陵等縣城。

雖然他們無力占領,但每次攻下縣城後都會開倉放糧,爲共産黨軍隊贏得很好的名聲。

能打勝仗、心懷群衆,這良好的聲譽讓三十一支隊兵源不斷,到1938年4月底,麾下人數已經擴張了八倍。

1938年7月,所部被改編爲八路軍東進挺進縱隊第六支隊,邢仁甫任支隊長。1941年2月,第六支隊整編升級爲八路軍115師教導第6旅,他擔任旅長。

後來成立冀魯邊軍區時,邢仁甫又兼司令員。旅長兼軍區司令員,這個級別可不低,還都是他一刀一槍打出來的,非常難得。

只可惜,職務雖然不斷上升,他的思想卻沒能同步,反而迅速腐化墮落,迷醉在了糖衣炮彈中。當時邢仁甫已經有老婆和三個孩子,但又看上了宣傳隊女隊員宋魁玲。

由于他一直相對獨立發展、沒有政工幹部來抓思想,在轄區內他就是“土皇帝”,所以堂而皇之就將宋魁玲納爲二房,嚴重違反組織紀律。

在日寇對冀魯邊區“掃蕩”的艱苦時刻,邢仁甫沒在部隊裏指揮,反而命令戰士在一個方圓不到二裏的荒島上修建房屋,做他的安樂巢。

他在島上醉生夢死,爲了享受,還挪用公款,讓士兵冒著生命危險去天津采購奢侈品。

這些行爲,引起部隊裏很多人的反感,于是就把情況彙報了上去。中央起初秉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思想,多次派遣政工幹部前去做思想工作。

然而邢仁甫居功自傲,將部隊看成自己的私人財産,帶頭排擠空降而來的政治工作者,使對方難以立足。

眼見他態度如此蠻橫,中央讓能力出衆的黃骅去擔任冀魯邊軍區副司令員,希望能將邢仁甫拉回來。沒想到的是,後者已經猖狂到了極點。

黃骅是從紅軍時期一路走過來的老革命,曆次反“圍剿”、長征等等最艱苦的階段都經曆過,思想無比堅定。

他到達冀魯邊軍區後,積極給幹部們上課,狠抓思想,幫助這些人轉變過來。在他的努力下,許多同志重回清醒狀態,邢仁甫在軍區內不再能只手遮天。

當了解到軍區混亂的源頭來自司令員後,黃骅多次予以批評,希望對方能夠懸崖勒馬重回正途。可惜,邢仁甫毫不領情,還因此懷恨在心。

1943年春,邢仁甫接到山東分局的命令,讓他回延安學習,軍區這邊的事務就交給黃骅負責。

這個消息讓邢仁甫既驚又懼,他知道自己犯下的錯誤太多,如果回到延安肯定會被處分,到時自己就沒好日子過了。

爲什麽上級會突然讓自己回延安呢?已有成見的邢仁甫認爲是黃骅在背後打小報告,隨即他又想到,如果黃骅不在了,軍區沒辦法離開自己,那是不是就不用去延安了?

歹毒的念頭一起,邢仁甫立即就付出行動,他知道暗殺副司令員這種事情太大,不能讓軍區裏的人做,于是就找到不久前收編的土匪馮冠奎,讓後者動手。

馮冠奎當時的名聲非常不好,很多幹部都不贊同這種人進入革命隊伍,是邢仁甫堅持把他留在身邊擔任手槍隊長。或許,邢仁甫早就想要做一些肮髒事。

1943年6月30日,黃骅在新海縣大趙村召開軍事會議,商討如何做好秋季反“掃蕩”工作。

會開了一天,下午六點左右,幾個身影竄了進來朝著屋內猛烈開槍,與會人員基本都倒在血泊之中。

警衛員小李和範爲民本來奉黃骅的命令去找煤油燈,聽到槍聲立即往回趕,在門口正好撞見了歹徒,雙方隨即展開混戰。

範爲民扔出一顆手榴彈,將一名歹徒炸死,其他匪衆擔心巨響會引來更多人,所以連忙逃脫。兩名警衛員也無心去追,沖進屋內看到了幾位悲壯的一幕——

軍區副司令員黃骅、軍區司令部參謀主任陸成道、政治部鋤奸科長陳彪、一分區司令部作戰參謀董興根等八人遇害,還有四人重傷。是爲“大趙村慘案”。

一次有這麽多高級幹部傷亡,全軍上下無不悲痛,中央震怒要求嚴查。邢仁甫這時沒有暴露,還裝模作樣簽發通緝令,指示相關部門一定要抓住凶手,爲黃骅報仇。

他這義憤填膺的樣子,軍區內很多人都覺得可笑,“大趙村慘案”中有一名傷員昏迷前曾說過了凶手的名字:抓住馮冠奎。

所以大家基本都猜得到背後的指使者,只是苦于沒有證據。直到十多天後,115師師部收到一封來自清河軍區的電報,上面的內容令人大吃一驚。

這封電報是冀魯邊軍區教導六旅獨立團團長馮鼎平發出,說最近邢仁甫曾秘密拉攏過自己,想要帶著獨立團去投敵,並且說了一句:“南蠻帶來的幹部要是搗亂,先崩了再說!”(邢仁甫一直稱黃骅爲“南蠻”)

最初馮鼎平真的信了邢仁甫的話,准備拉著麾下這個團跟邢仁甫走。但所有營級幹部都反對,一營的劉虎臣甚至拔出槍說:要我們背叛黨組織,簡直是在做夢。

在衆人的教育下,馮鼎平幡然醒悟,隨後就將邢仁甫所作惡事都揭發了出來。獨立團政委姚昌洲考慮到冀魯邊軍區不安全,特意跑到清河軍區用電台向115師首長們彙報。

羅榮桓和蕭華連忙回電清河軍區,讓他們先不要有所異動,以免邢仁甫察覺,同時又秘密布置軍隊在冀魯邊軍區邊附近並監聽冀魯邊根據地的電台。

通過一段時間的暗中觀察,終于確定,邢仁甫才是幕後的凶手。邊區黨委書記王卓如立即奉命組織抓捕邢仁甫及他的一幹親信。

可以由于盤查不嚴,王卓如召集的人員中有一名是邢仁甫的死忠,所以邢仁甫得到消息偷偷溜走藏了起來。

一開始邢仁甫還妄圖煽動叛亂,但除了邊區後勤部長潘特、無棣縣長邢朝興等寥寥幾人外,其余幹部都與他劃清界限。

最終邢仁甫只能帶著幾名心腹逃到洛陽投靠國民黨中原戰區司令蔣鼎文。蔣鼎文覺得他是共黨高級將領,就任命他爲“挺進第一縱隊司令”、“津浦北段策反專員”等職,希望他能多拉些人過來。

不過還沒等邢仁甫發揮作用,1944年蔣鼎文就在豫中會戰被打得大敗。邢仁甫幹脆直接投靠日本人做漢奸,職務又變爲津南六縣“剿共”挺進總司令。

1944年,日本已是日薄西山,邢仁甫這個漢奸做得也是後人一步。1945年8月日本投降,邢仁甫化名羅鎮再投向國民黨。

這次他成爲軍統中的一員,曆任天津軍統站一級少校組長、保密局津南流動組組長,向昔日同志揮起屠刀。

但是,叛徒注定是沒有好結果的,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後,羅鎮被人認出就是昔日的邢仁甫,1950年9月7日鹽山縣城東舉行了他的萬人公審並執行槍決。

大好的前程,卻毀于墮落,可恨啊,還害死那麽多優秀的幹部。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