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簽證即將變天!華人倒貼錢幹苦力,澳洲打工度假還香嗎?

土澳的生活 2024-05-05 12:49:16

近日,澳洲擬將WHV(打工度假簽證)的有效期上限縮短爲一年。而此前,原本有效期爲12個月的WHV,在工作符合要求的情況下,可以集二簽、三簽,最高能獲得36個月也就是3年的簽證時長。

這一政策的變化也許會改變數十萬人的命運。

這周,也有各種消息稱澳洲whv暫停申請,上一批等待的5萬中國人申請直接作廢,而且下一波什麽時候開放也未可知。

過去兩年,澳洲總共發放了超過22萬份打工度假簽證,

也就是說,有超過22萬個18-30歲的的年輕背包客,懷抱著不同的夢想來到澳洲,

而目前,全球僅有澳洲和新西蘭兩國向中國大陸申請者提供打工度假簽證。

因此這22萬年輕人中,中國人占了很大比例,而Harper就是其中之一。

近兩年,打工度假這個話題在網絡上非常火爆,不少網友的分享貼都透露著打工度假能夠“買房買車”“逆天改命”的訊息,

吸引了不少國人參與WHV的抽簽,飛往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另謀出路,其中也不乏原本是辦公室的白領辭職去往異國他鄉幹起了苦力。

此次微生活的受訪者Harper,同時也是小紅書博主@烤洋芋,從中學起就向往打工度假的生活,幸運中簽的她,辭去了原本朝九晚五的辦公室工作,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南半球的土地,

但現實並沒有她想象中的那麽美好,在海鮮廠累到嘔吐、在公園裏住帳篷、在草莓地裏淋浴栽苗……辛苦漂泊的她究竟後不後悔呢?

以下是Harper的自述:

「地獄開局」

今年年初,我懷揣著前9個月在新西蘭打工度假攢下的2萬多紐幣,踏上了澳洲這片更爲廣闊的土地。

但事情並沒有我想象中的順利,之前在新西蘭就很快就找到工作的我在這裏屢屢碰壁,投出去的簡曆仿佛石頭扔進了大海,遲遲沒有回音,而且也一直租不到合適的房子。

住了幾天愛彼迎後,我感覺不能再這麽“燒錢”下去,厚著臉皮住了幾天朋友的車裏,又睡了幾天她家的地板,但工作一直還沒著落,我實在過意不去,最後只能壯著膽子入住布裏斯班市中心公園裏的草坪上。

我在打工度假的華人群裏聯系上了兩個女生一起作伴,我們仨一塊在Kmart“斥巨資”購買了一個小帳篷,帶上身上的全部家當,加入了這公園草坪上一堆homeless的帳篷之列,

現在,我也是個homeless了。

可能算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老實說,剛剛住進帳篷的時候,我心中還暗暗感到興奮,這簡直是個神奇的體驗,就和露營一樣。我悄悄觀察著周圍的人,各種各樣的膚色、性別、年齡,有些還說著我聽不懂的語言,這實在是太新奇了。

就在我舉起手機想錄下周圍的環境時,一位似是南美人的老奶奶過來制止了我,嚴肅地說我侵犯到他人的隱私了,英語口語不太好的我也不知道說什麽,只好作罷,興奮的小火苗一下子就被澆滅了。

來澳洲已經快一個月了,看著我的老本就要花完,我的心也和不給力的老天一樣下起了雨。

雖然澳洲還是夏天,但晚上下起雨來冷飕飕的,更猝不及防的是,我們的小帳篷根本不防水,滴答滴答的雨水浸過薄薄的篷布滲進來,混合著身上黏糊糊的汗水,凍得我直打噴嚏,甚至時不時還有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小動物”給我送點“驚喜”。

此時,我的腦海裏只有“狼狽”兩個字。

正當我輾轉難眠的時候,一輛橘色的面包車亮著車燈向我們這邊駛來。我看大家都起身迎上去了,就也跟著跑了出去。車上下來兩位年輕的卷毛小哥,他們說自己是某個慈善組織的,來給我們分發食物,還給大家提供洗澡和洗衣服的地方。

“咕噜噜”——我的肚子比我先有了回應,還沒來得及感謝,我就啃上了免費的三明治,大口地就著雨水往下咽。食物的味道我是一點沒嘗出來,但此刻我狼狽的模樣一定很可笑。我不禁開始懷疑人生,

“這到底是爲了什麽啊!”

「22年抽簽,夢開始的時刻」

回想起一年多前,我還擠在成都辦公室那個小小的工位,愣神地盯著顯示新西蘭WHV中簽成功的電腦屏幕,仿佛看到了一雙名爲“解救”的雙手正在向我伸來——

再見,我的PUA領導;再見,我的假惺惺同事;再見,永遠開不完的會;再見,我的月薪三千;再見,每天裝積極假笑的自己……

我就要飛離這片土地,開啓我的打工度假生活了!

我從初中開始就從網上了解到澳洲和新西蘭打工度假的信息,“打工度假”,顧名思義,不就是一邊賺錢一邊旅遊嗎,想想就爽。

清澈悠遠的藍天,一望無際的草原牧場,島周環繞果凍色的大海,在這樣的環境下摘果子、剃羊毛,空閑的時候在草地上發呆,去海邊捉螃蟹,遠離一切人際關系的煩惱,簡直就是天堂。

中簽後,我立馬開始准備材料,爲了能達到語言成績要求,我選擇考了PTE,五十多分,不高但也夠用。一切准備就緒,我忐忑又激動地遞交了辭職信,說服了家人,收拾好行囊,坐上廉航出發了。

「23年初️落地新西蘭」

有句俗話說的好,“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落地第一站新西蘭後,我的生活並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樣悠閑快樂。

我先是飛到了一個叫做motueka的小鎮,面試了一個海鮮廠的工作,面試完第二天直接就開工了。

每天十公裏的上班路,早上5點起,6點開始作業,一直幹到下午三點半。早起對我來說倒不是最困難的,但這流水線實在是太累人了,尤其是開青口貝,腥腥的味道時不時往我的鼻孔裏鑽,聞久了感覺味道已經蔓延到了大腦,一陣陣的眩暈想吐。

咬咬牙做到了第三天,我終于撐不住了,剛做了一個多小時,就兩眼發黑,胃裏一陣翻騰,差點就吐在車間裏。

就這樣,我的第一份工作才做了不到一個禮拜就宣告結束。

我很快又找到了第二份工作——蘋果廠選果子裝果子。

經曆了海鮮廠的磨煉,我感覺我在體力上已經適應了不少,蘋果廠的工作對我來說可輕松多了,早上8點才開工,每天還有吃不完的蘋果。

在這一幹就幹了好幾個月,排齊、分類、裝箱,我已經閉著眼睛都能熟練地做完這些動作了。加上晚上的加班,我一周能排上52個小時的工時,但是接近百分之二十的稅,我每周到手只有900多紐幣。

因爲時薪不算高,再加上高稅收,所以每周必須要加班我才能攢下一點錢,但只要一加班我就腰疼腿疼得厲害,可是不加班工資又太低,我也只好忍著。

唯一的慰藉可能就是這上班路上的風景了吧,南半球特有的藍天和綠地,牛羊成群,這舒服的顔色看著都能放松不少。

還有日落時的海邊,粉色的余晖映在平靜的海面上,好像望著發發呆就能忘記身體上的疼痛。

至于曾經幻想過的度假,來這裏以後幾乎是沒有的。

我的休息時間就是在家躺著恢複體力,最多到周邊散散步看看風景,生活的大部分還是在流水線上賣體力,無聊又枯燥。

在新西蘭待了差不多9個月,我感覺這裏的時薪實在是太低了,恰巧我又抽到了澳洲的打工度假簽,就准備換個地方闖闖。

「24年‍️勇闖土澳」

落地澳洲後,事態反而更加艱難了,就如同上面描述的地獄開局一樣,找工作的過程中,我感覺澳洲並不像傳聞中的那樣缺人,網上簡曆也投了,線下也walk in了,但要不是沒回音,就是說不招人,我的心裏苦澀起來。

不過天無絕人之路,苦熬了一個多月後,終于有個中介跟我說有個栽草莓的工缺人,讓我去試試。

栽草莓5、6分錢一株,無底薪計件,除了一個鐵皮,其他裝備都得自己買,比如雨鞋、雨衣、手套、防曬的,甚至是水,還沒開工就得花錢。

六點半開工栽到十二點半,中間沒有休息過,我最多喝了口水,淋著雨栽了快2000株,稅前拿了不到100刀。第二天幾乎全身的肌肉都是酸痛的,歇了一天,我又接著去幹了。主要是我體力還行,做得還算快,要是做得慢一點,這工作還得倒貼。但眼下還沒找到正式的工作,只能先幹著,能拿一點是一點。

跟家裏人通話的時候,他們看我如此“慘狀”,說“實在不行就回來吧,在外面過這麽苦幹什麽”。是啊,一個人在外面漂泊這麽久,生活好像也並沒有過得滋潤。

但是我不甘心。

吃夠了苦,踩夠了坑,我終于找到了進廠的工作——在水果廠包裝,時薪28刀,可算是靠譜了點。

每天上班動動手指頭,貼個標,裝個盒,跟印度大媽聊聊天,不傷腦來不費心。再拿點牛油果啊、西紅柿啊、李子啊、芒果啊,拿酸奶那麽一拌,水果和菜錢都省了。

還有個好消息是,我終于找到房子了,和朋友一起合住,劃下來一個人150刀一周,勉強能接受。

如此一來,我在布城也總算是站穩腳跟了。

「活在當下」

雖然我已經出來挺久的了,但聯系最多的還是國內的朋友,她們總問我之後有什麽打算,我每次都說不出個所以然。

說實話,雖然在這裏的生活很無聊,每天都是在做著體力勞動,要說賺錢呢,也攢不下太多,但我在精神上還是覺得挺安逸的,不需要花費心力只需要花費體力,同事老板也都很友善。

如果讓我回去做那份朝九晚五看似輕松,但就連周末還要周旋于複雜職場關系的工作,我甯願還是留在這裏做流水線女工。

我自認爲自己還算是個樂觀的人,這一路上的艱辛與漂泊也沒有打垮我。想到當初剛來的時候,有個同事才幹了一周多,體力上就受不了飛回國了。不過對我來說,適應一下也就習慣了,就一直幹體力活到現在。

但唯一不能適應的,就是這裏的飲食。作爲從小在成都長大的川娃子,不僅是無辣不歡,而且各式各樣的美食也是一點都離不開的。可南半球簡直是美食荒漠,飯店裏吃的還很貴,我不得不發揮起我的做飯天賦,不然可能就得喝太平洋的風了。

當我像一個機器人一樣在流水線上選果子的時候,腦海裏最期待的,就是希望能快進到中午,吃上自己做的飯菜。紅燒牛肉、泡椒雞爪、火鍋魚、泡鳳爪……只要吃到這些,工作多累我都能開心起來。

再觀望一下我身邊和我一樣打工度假的人,他們有的是國內大廠高薪辭了職過來,本來也不差錢,開著車到處玩,偶爾打個工,可謂是真正的打工“度假”;有的呢,有著不小的目標,准備攢一大筆錢,在這裏報個護理之類的專業,打算留下來,平日裏可謂是卷生卷死地拼命工作。

而我呢,有想過今年簽證到期了就回國,拿著攢下的一點小錢在老家開一家小吃店,店名倒還沒有想好。不過我之後還是想去北領地、西澳之類的地方找找工作,說不定能找到可以集簽的,這樣我就能繼續留下來了,再接著攢點錢也不錯。

不管怎麽樣,我覺得活在當下是最重要的。也許因爲我是個樂天派,我也並不執著于賺特別多的錢,目前也沒有移民在這的想法,只要能養活自己,我不過是在體驗另一種人生罷了。

「活在當下」

人們常說:凡是經曆,都是成長!

希望無論你懷揣什麽樣的夢想來到澳洲,

無論是遭遇順境還是逆境,大家都能調整好心態,開心就留下,不開心可以改變,

澳洲夢大不過人生夢,都是路途,勇往直前。

0 阅读:244
评论列表
  • 2024-05-05 14:30

    這些所謂的中國人幹脆就不要回來了,在國外那麽好

    克虜伯大帝 回覆:
    確實是,能不回來的絕對沒有願意回來的

土澳的生活

簡介:講一講在海外的人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