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我們罩著你!德法英與基輔簽協議,有效期10年,美國要撤了?

劉勇教授 2024-02-17 16:25:13

再過一周,俄烏沖突就整整兩年了。兩年來,烏克蘭有包括美國在內的北約成員鼎力相助,將各種武器都送到了基輔,而俄羅斯則依仗“軍事強國”的底蘊,獨力支撐,但即便如此,俄羅斯仍在不動用“大殺器”的情況下,徹底壓得烏克蘭喘不過氣來。這也充分表明,軍事強國可不是用口號喊得出來的,而是實實在在的實力體現。近日,烏軍總司令剛剛下令,從雙方交戰區撤出,以防被俄軍“包餃子”。

目前,在各種因素影響下,烏克蘭戰場的形勢,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其中,一個最爲顯著的變化,就是美國准備“撤出”,歐洲開始接手。

據觀察者網報道,2月16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分別與德國總理朔爾茨、法國總統馬克龍,簽署了爲期10年的安全協議,德法均承諾爲烏克蘭提供長期軍事支持,確保建立一支能夠“保衛烏克蘭”的可持續力量。而就在上個月,澤連斯基還與英國首相蘇納克簽署了一份性質類似的安全協議。

據稱,德國承諾,將向烏克蘭提供價值11億歐元的一攬子軍事援助。協議還規定,俄羅斯“入侵”期間,德國將酌情向烏提供“迅速和持續的安全援助”,同時尋求讓俄“在其他領域付出代價”。

法國承諾,今年向烏提供價值30億歐元的一攬子軍事援助,這也是沖突爆發後,巴黎拿出的最大援助。而英國就更不成問題了,因爲即便它不援助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關系也是最爲惡劣的。

也就是說,英法德向基輔承諾了——有事我們罩著你。這一迹象也顯示,將援烏重擔交給歐洲國家後,美國准備從這場遊戲中撤出了。

一方面,是來自美國內部的阻力。共和黨掌控國會衆議院後,拜登政府想要再通過援烏法案,幾乎沒有可能。最近一次提交相關方案時,是將援烏、援以和美國邊境安全問題“捆綁”在一起,逼迫議員們表態,但即便如此,援烏仍被擱置。

由此可見,正像共和黨“第一人”特朗普所說,烏克蘭別想再從美國拿走一分錢。問題還在于,特朗普在初選中兩連勝,極有可能成爲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而在他與拜登相比較的民調中,還一直處于領先狀態,有可能重返白宮。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的援烏之路,似乎已走到盡頭。

另一方面,恐怕也是美國見好就收。拜登政府利用“北約東擴”之機,點燃俄烏沖突後,推出烏克蘭與俄羅斯打“代理人戰爭”後,基本上已經達到了目的。

一來,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對手俄羅斯的國力,並將更爲惡劣的國際環境抛給了莫斯科;二來,將“安全難題”抛給歐洲盟友們後,歐盟再也不敢輕易提“自立”了,將盟友綁到了自己身邊;三來,美國援助的武器,盟友們清空的武器庫,都得從美國軍工集團引進,美國可謂賺得盆滿缽滿。

關鍵還在于,美國借助沖突,將歐洲與俄羅斯之間的經貿聯系,給徹底掐斷了。要知道,此前俄羅斯能源可是通吃整個歐洲市場的,如今,這些市場份額都轉到了美國名下,美國的頁岩油、頁岩氣再也不愁銷路了,而且還掌握著定價權。

好處都已經拿到手軟了,拜登當然也知道“見好就收”的道理。更何況,今年還是美國大選年,他的老對手——特朗普,正在對面等著他單練,拜登該安心去打選戰了。至于烏克蘭的安全,美國何時又真的在乎過?交給英法德放心嗎?

這個完全不是問題,它們能扛得住,美國正好安心到亞太去應對新興大國;它們若扛不住,不管將來白宮主人是拜登,還是特朗普,都能代表美國,再向歐洲提更多條件。最慘的當然是歐洲,被美國盤剝多輪後,還得自己來收拾爛攤子。

0 阅读:123

劉勇教授

簡介:軍事學教授;作戰指揮學博士,戰役學博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