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統天下的秦國,是怎麽滅亡的?它是被秦始皇的野心拖垮的

老張聊史 2024-02-04 21:33:35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版圖一下子擴大了三倍多,導致帝國面臨一個基層官員不夠用的地步,之前的秦國先君雖然都在擴張,但是一步一個腳印,只有始皇步子邁大了,國土擴張了三倍多,但是國家拿不出三倍多數量的基層官員。再加上沒有對六國貴族趕盡殺絕,兩個因素疊加引起各地叛亂。

同時秦末還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將軍對帝國的離心。始皇大致將軍隊分成兩撥,北面的長城軍團是正宗秦國精銳,而趙佗征百越的軍隊是由六國遺民組成的,這個安排也看得出秦始皇的意思,就是不安定因素當炮灰去犄角旮旯裏打野人,而正宗的秦國精銳則守著北面的邊境,結果叛亂四起,國內居然沒有可用之兵。這種離心也表現在章邯身上,巨鹿一戰,項羽先消滅的是王離的長城軍團,那會兒章邯軍團在漳水當後勤部,王離打的時候,章邯沒有增援,王離被打敗了。章邯是選擇投降項羽的,項羽一開始不接受章邯的投降,結果自己沒打贏章邯,最後只能接受章邯的投降。

秦始皇一生沒有立皇後和太子,扶蘇只是長子而已,被秦始皇發配到長城軍團。而胡亥則被秦始皇一直帶在身邊,明顯是在培養胡亥做繼承人。只是秦始皇走的太急,他自己也沒料到,結果就是胡亥還沒培養好,扶蘇又離的太遠,這才給了趙高和李斯的運作的可能性,趙高指示秦二世殺死直系血脈,應該是因爲胡亥的繼位合法性比較脆弱,所以要殺死其他有可能的繼承者。

秦帝國走向滅亡的根本原因,就是在統一之前本身內部的矛盾就很激烈了,只不過突然出現了秦始皇這樣一個空前絕後的帝王,強行把這些都鎮壓下去,然後統一的六國。之後,秦帝國的矛盾更複雜化,更激烈化,而秦始皇活著的時候,他手底下的一大堆精兵強將,外加六國殘余勢力都聰明的,沒有太大的動作,避免了被清算。

當秦始皇死了之後,秦二世發現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沒人聽他的,當一個名義上有權利,實際上有一部分力量的人,他無法讓整個國家按照他的意願運轉的時候,他就會選擇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殺,但事實情況是一個不成熟的統治者通過這種手段,它反而會進一步削弱了對國家的控制力。

秦朝是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統一度量衡,修馳道,修長城,南征百越,但是這僅僅是他的成就,和百姓生活的水平是無關的,他的這些軍事成就只在軍事方面發揮作用,而並未對百姓生活有什麽作用。僅從後三件事來看,他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尤其是長城,其正面作用一直到明朝還一直持續的發揮,成爲中原王朝對抗遊牧王朝的決定性的地利,成爲我方強大的優勢。但是在當時,確實給當時的百姓帶來巨大負擔,也給當時的秦帝國帶來巨大的財政負擔。普通百姓當然認爲秦朝是暴秦,因爲巨量的生命都死在了這個過程之中,秦朝根本就不可能是愛民如子的,因爲僅僅就這三項工程,耗費的人力,物力,生命就是天文數字。

劉邦僅憑約法三章四個字,就迅速掌控了戰國時期的秦國版圖,都充分說明秦王朝內部矛盾之尖銳,千秋之功和當時之失是並存的,並不能用其千秋之功來掩蓋當時出現的問題,這並不算客觀,也許有一利必有一弊,秦始皇只能這麽幹,才能保證對抗北方的遊牧民族,但是,利弊是同時存在的,而不是單一存在的。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