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人類駕駛車輛不會消亡,比亞迪王傳福:無人駕駛是忽悠

科技銘程 2024-03-24 09:47:34

3月15日,中國電動汽車論壇上,智能交通領域科學家王笑京表示:“人類駕駛車輛不會消亡,智能道路與人駕駛的智能汽車將形成一種以人爲核心的新生態。

未來十年、二十年,公共交通、步行和人駕駛車輛仍然是道路交通的主體,不能單獨說智能駕駛、智能車輛。

無人駕駛是忽悠?

提及智能汽車,大家都免不了去討論一下無人駕駛。

無人駕駛是汽車通過感知環境和道路,自主實現車輛控制的一種技術,它不需要人的操控,就可以完成加速、轉彎、爬坡等一系列複雜的動作。

早在2020年8月21日,河北省滄州市就推出了無門檻自動駕駛服務,滄州成爲我國首個可以在主城區打到無人駕駛出租車的城市。

行駛路線覆蓋了學校、公園、酒店、購物廣場、高鐵站、體育場等區域,自動駕駛站點達到了55個。

遊客,只需要打開“百度地圖”APP,點擊“自動駕駛”,就可以預約車輛了。

但是,它並不是真正的無人駕駛,每輛車配有2名安全員,乘客坐在後排,並且每輛車只能坐2名乘客。

滄州的自動駕駛服務是和百度Apollo、雲圖科技合作運營的,百度提供技術支持,雲圖科技負責總體運營。

這件事在當時還成爲了熱搜,很多出租車司機、網約車司機看到消息後紛紛感慨:自己開了半輩子車,這下可能要失業了。

2022年8月,深圳放開無人駕駛,並且更進一步,它可以不具有人工駕駛模式和相應裝置,不配備駕駛人,是真正的完全自動駕駛汽車。

當然需要在指定區域、路段行駛。

2023年6月17日,深圳開放首個自動駕駛L4級商業收費運營,市民可以在深圳市坪山區188公裏從早上七點到晚上22點,選擇自動駕駛汽車付費乘坐。

無人駕駛正式商業化,面向市場。

網友體驗後非常滿意,全程30公裏,無人駕駛出租車花了3.82元,平時打網約車大概要100多元。

這樣的價格誘惑力太大了,只要商家繼續推廣,那麽出租車、網約車司機就真的要下崗了。

司機朋友們感慨道:3年前懸在頭頂的“刀”,終于落了下來,這下真的要做好轉行的准備了。

其實,早在1982年時,有一部名叫《霹雳遊俠》的美劇,就講述了男主邁克駕駛著一輛高度人工智能的跑車基特,懲惡揚善的故事。

這部電視劇于1995年在國內上映,也給我們帶來無限的快樂和難忘的回憶,很多小夥伴們都暢想著擁有這樣一輛汽車。

如今,這個願望近在咫尺,我們反而感到擔憂起來了。

擔心無人駕駛是否真的安全,盡管無人駕駛不會走神,不會酒駕,也不會與乘客發生矛盾,但是誰能保證它不會死機,不會出現BUG,不會被黑客攻擊?

就連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也發表了這樣的觀點:“無人駕駛那都是扯淡,弄個虛頭巴腦的東西那都是忽悠,它(無人駕駛)就是一場皇帝的新裝。”其認爲最終就是一個高級的輔助駕駛。”

比亞迪是新能源汽車的領頭羊,2023年賣出了302萬輛,在中國市場上超越了大衆和豐田,成爲了中國汽車的龍頭老大。

那麽王傳福的話,自然分量很重。

不過話不能說的太死,尤其是在科技領域,或許多年後,真的遍地無人駕駛呢?

無人駕駛終會實現,只是早晚問題

禾多科技CEO倪凱提出了不同意見,他認爲無人駕駛一定會實現,這件事一定不是忽悠。

無人駕駛是“夢想”,每個人都有夢想,我們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去兜售自己的“夢想”,並最終實現這個“夢想”。

佑駕創始人及CEO劉國清認爲,短期內乘用車主要需求依然是L2到L3的産品,快速叠代後,L2.9會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

2025年之前,L3以上的功能還是以觀望爲主,但未來,完全的自動駕駛或者L4肯定會實現的,只是早晚的問題。

中科創達副總裁屠科認爲,駕駛領域應該廣泛的使用“智能駕駛”而不是”無人駕駛”。

L2、L2+,可以大幅降低汽車行駛中的事故率,也可以降低駕駛員的疲勞感,提高駕駛樂趣,這是有官方數據支持的。

比起車企,科技類企業似乎更看好無人駕駛,也更確定無人駕駛最終會實現,它絕對不是忽悠。

當然,這需要大量的數據、技術方面的支持,也需要長時間的、龐大的訓練,更關鍵的是要“安全”。

無人駕駛安全嗎?

無人駕駛汽車可以極大地提升出行的效率和便捷性,人類駕駛車輛容易收到環境影響分神,長時間的駕駛也會感覺到疲勞,但是機器不會,它可以一直專心的“開”。

那這是不是就意味著,無人駕駛更安全呢?

無人駕駛汽車依賴于複雜的軟硬件系統,更像是一台行走的計算機,那它就無法避免計算機帶來的缺點,如:軟硬件故障、死機、遭遇黑客攻擊等等。

汽車長時間行駛、暴曬後,會産生很高的溫度,在寒冷的冬季也會遇到零下幾十度的低溫,這種情況下汽車的芯片、傳感器等軟硬件系統會受到影響嗎?

隧道、地下停車場、偏遠的山區,能收到5G信號嗎?如果通訊出現問題,汽車無法有效接收外界信息,無法准確判斷周圍障礙物和移動問題。

無人駕駛在遇到突發情況時,會不會像人類一樣聰明,及時的做出正確的決策呢?

可以說,要想讓無人駕駛做到足夠安全,就必須確保汽車軟硬件系統長時間的,在複雜環境中正常工作,通訊系統更要做到極低延遲、極高覆蓋。

此外,無人駕駛必須要經過足夠的訓練,使其在突發情況下,能夠作出正確的決策。

有網友開玩笑的說,到了重慶,極爲複雜的交通,無人駕駛會不會說:由于地形複雜,接下來轉爲人工駕駛模式。

就像高德地圖說:您已進入重慶市,由于地勢複雜,接下來由百度地圖導航爲你導航,百度地圖:百度地圖爲你導航,前方右轉有個本地人,請下車問一下路,本次導航結束,再見。

可見,無人駕駛要想普及,還需要在軟硬件、通信、導航等多個環節下功夫,把安全提起來,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任何新事物的誕生,總是從懷疑開始的,智能手機如此、新能源汽車如此,無人駕駛也是如此。但決不能因爲我們的懷疑、我們的不喜歡、和不確定就急于去否定一件事。

無人駕駛的發展,牽涉衆多,需要一步步來,不光要從車上下手,還要做好車路協同、自動化交通、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等等。

同時,也要總結經驗教訓,車企、研發機構、交通部門聯起手來共同探索這個新業態。

十年後,無人駕駛技術完全成熟,無人駕駛汽車將達到千萬級別,到時候開車從北京睡到上海將成爲現實。

我是科技銘程,喜歡就點個贊吧!

0 阅读:260
评论列表
  • 2024-03-24 10:32

    一句話就是,我在等待你們犯錯

  • 2024-03-25 03:00

    國外的L3無人駕駛都可以上路了,國內是因爲收到法律法規的限制,不然華爲的無人駕駛早就上了

  • 2024-03-25 08:21

    比亞迪車的安全性能很厲害,這智能駕駛符合我的需求

  • 2024-03-24 18:25

    他們車的設計堪稱頂流了,這智能駕駛技術算是不錯了哦

  • 2024-03-25 04:30

    一句話就是,我在等待你們犯錯

  • 2024-03-25 03:38

    比亞迪的車子是我們值得信賴額品牌 每款車子人人都會喜歡的

  • 2024-03-24 22:17

    感覺比亞迪王傳福預測還是蠻准的,很多新能源汽車的預言都實現了。

  • 2024-03-25 11:36

    如果減配智能駕駛能優惠2-3萬,我第一時間就選擇減配

科技銘程

簡介:喜歡科技,喜歡聊科技,更喜歡分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