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是不是真的謀朝篡位了,難道,這就是漢獻帝要退位的原因

老龐分享 2023-05-20 09:38:06

中華文化曆史上上下下五千年,我們是怎麽了解知道這些曆史的,都是通多閱讀,和老百姓口中傳頌得來的。這是我們能夠得到的最好的曆史資料。而在不同的年代中,許多人最喜歡的就是三國了。那是一個群雄並起,令人肅然起敬的時代。在那個時代,有許多傳說,被後人奉爲經典。但是,隨著三國最耀眼的明星,一個接一個地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之中。曹丕承襲魏王後不久,就滋生除了取代漢朝的想法,從古自今許多讀者都表示懷疑,曹丕是不是真的謀朝篡權,還是漢獻帝真的是真心實意地退讓嗎?這篇文章,就是要從曹丕,還有漢獻帝的角度,來看他們的所作所爲。

事實上,從曹丕登基這一點上來看,曹丕的確是篡奪了皇帝的位置。這一次,他是理直氣壯地,在漢獻帝三番兩次拒絕後,他終于決定,取代漢獻帝,成爲新的皇帝。曹丕本身就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物,在繼承了他的父皇的遺志之後,他的才幹或許比不上他的父皇,但也足以稱得上是三國之中最有權勢的一位君主了。他的麾下,也有不少的人才。

而且,那時候的大漢,也不過是一個空殼子而已。漢代宮廷中的各類禮節、各類用品,包括王後在內,均由曹魏供給。漢獻帝在那樣的情況下,根本沒有任何支持他的能力。而且,現在掌握朝政的,還是魏王曹丕。換句話說,曹丕要不要當皇帝,完全取決于他自己的意願。他只是不想讓事情鬧大而已。事實上,在很久以前,曹操就已經有了登基爲帝的想法,但是在曹操的身邊,卻有不少人都是站在漢朝這邊的。

其中最爲突出的就是曹操身邊的“得力幹將”荀彧。可是對于荀彧來說,他唯一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光複大漢。而在曹操剛剛開始“立國”之時,他也曾經有過類似的想法。事與願違,曹老板的綜合實力越來越強,荀彧清楚自己的夢想幾乎本可能實現了。正因如此,曹丕想要取代漢朝,創造新朝代,並不是什麽難事。可以說,在那個時候,所有的命令,都是曹丕下達的。要不是漢獻帝還在許都,恐怕曹丕已經登基爲王了。也就不存在什麽奪嫡之爭了。

《三國志》中有這樣一句話:漢帝見天下臣服于魏朝,便召了一大批大臣,將他們安置在高廟。使張音兼監察史官,奉玺印退位。從這一點上,我們就能看到漢獻帝的無能爲力,漢獻帝早就感受到了。漢獻帝自逃離京都以來,便來到了曹魏,在曹魏境內做著種種事情。在此過程中,漢獻帝也嘗試著反擊,但都無濟于事,反倒是逐漸露出了他的本事,到了後來,他就變成了一個無依無靠的人。

說起來,漢獻帝也算是一個可憐的角色,最大的原因就是,漢獻帝沒有實權,只是一個皇帝傀儡。在三國分立的時代,也就是戰爭時代,武力和領土缺一不可,還有維持生命的糧食。這幾個條件,漢獻帝都不具備。從目前的政治形勢來看,柳氏還是有不少外國勢力的。不過,在東漢後期的幾年州牧制之下,朝廷的勢力已經被瓜分殆盡。而且,因爲他的兄長,諸侯們爭鬥不休,所以,那個時候,沒有幾個人會把漢獻帝放在眼裏。

漢獻帝雖然不願意讓出自己的位置,但是考慮到當時的情況,漢獻帝也沒有別的辦法。他連反駁的力量都沒有。那時曹丕就是一國之君,即便是皇帝陛下,也要爲曹丕著想。在絕對的力量之下,就算是一國之君,也沒有任何的用處。到頭來,還不是成了一個木偶?

結尾:

事實上,在三國演義之中,無論我們怎麽尋找,都無法找到任何的痕迹。特別是最後統一了曹魏之後,曹魏就變成了和漢獻帝一樣的結局。這就是報應啊。曹丕稱帝,這是大勢所趨,當初曹操去世的時候,就做好了一切的安排。登基爲皇,只是順理成章之事。相反,漢獻帝的退位,才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情。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