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將至,今年夏天熱嗎?雨水多嗎?看看老祖宗留的民諺怎麽說

小橘子述文化 2024-03-19 00:02:26

春分是春季第四個節氣,于每年公曆3月19-22日交節。“春分”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爲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春天過半爲花朝,俗稱“花神節”“百花生日”。以前的時候,江南民間多會郊遊雅宴。郊遊踏青,飲茶賦詩,遊園怡情。

“二十四節氣”是古代文明的産物,它是上古先民順應農時,通過觀察天體運行、氣候、物候等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二十四節氣准確的反映了自然節律變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可謂發揮了極爲重要的作用。

因此,老輩人也是總結出了許多關于節氣的俗語,當然了春分肯定也不例外,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些,老輩人留下的一些關于春分的民諺。

今年夏天熱不熱

“春分不暖,秋分不冷”

這句話的含義是說,如果春分的時候還沒有暖和,那麽夏天的節奏可能要向後延遲,甚至到了秋分節,仍不會結束夏季的炎熱。通俗來說就是,春分時候如果還比較冷,那麽夏天時候氣溫就會比較熱。

“春分在前,熱壞耕牛”

這句話的含義是說,春分如果出現在了農曆月份的上旬,預示今夏會比較熱。如果春分出現在了農曆月份的中旬,或者是下旬,那麽今夏則不會太熱。今年3月20日春分(農曆二月十一),按照老輩人的說法,可能會比較熱。

今年雨水多嗎

“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無路行”

這段話的含義非常好理解,說的是如果春分這一天下雨的話,那麽接下來一段時間的雨水會比較多,甚至會一直下到清明節前後。由于連續下雨,到清明的時候,農村的土路就會泥濘不堪。因此,便有了“無路行”的說法。

“春分無雨莫耕田,秋分無雨莫種園”

這段話的裏的耕田,指的是耕地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如果春分這天沒有雨,預示接下來雨水減少,不利于春播和灌溉,那麽收成可能也會受影響。畢竟錯過了農時,也就意味著減産!

春分晴天好還是下雨好

“春分有雨是豐年,春分無雨是空年”

這句話非常好理解,它想表達的是,假設春分節氣當天有雨的話,當年就是一個豐收年。假如春分當天沒有下雨的話,那麽當年就是“空年”,說明年景不好。這是因爲春分時節,過冬的農作物進入到了生長階段。

由于氣溫回暖迅速,農作物對水的需求更大,假設沒有足夠的水分,那麽農作物的生長就會受到影響。因此,對于莊稼來說,春分節氣的時候下雨是比較好的。俗話說“春雨貴如油" ,“春分麥起身,肥水要緊跟”,可見春天的雨水是多麽的珍貴。

古代先民爲了能夠收獲更多糧食,在不斷耕種莊稼的過程中總結出了很多的民諺。他們是希望後輩,能根據這些俗語,有效判斷出未來莊稼的長勢與收成。同時,還可以了解何時翻地、播種、除草、收獲、儲藏。在“靠天吃飯”的原始社會中,人們只有充分掌握自然現象,才能保障旱澇保收。

寫到最後

按照民間所流傳的諺語,春分節氣下雨是好的結果。但是農村諺語有地域限制,死搬硬套並不可取。另外,古代的經驗流傳至今,還存在辯證傳承的問題。因此,大家了解其中的含義即可。至于後續的天氣情況,最好還是根據當地的天氣預報爲准。

最後就是,你覺得老輩人留下的這些民諺,在如今的時代還准嗎?是否應該被傳承下去呢?歡迎在評論區進行留言和討論。(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參考資料《二十四節氣詳解》、《民間俗語詳解》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