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被小股東舉報?其實是行業最常規的操作手法

江瀚視野 2024-04-15 15:40:06

最近一段時間,關于知名房地産開發企業萬科被舉報的消息引發了市場的熱議,但是裏面的信息五花八門,很多人也看的一頭霧水,我們到底該怎麽看這件事?房地産合作開發的問題真的這麽大嗎?

一、萬科被小股東舉報?

據濟南時報的報道,煙台市百潤置業在微信公衆號“煙台萬林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發布名爲《關于郁亮操控萬科謀取私利有關情況的反映》的文章,引發市場關注。該文章稱,以郁亮爲首的高管人員利用萬科偷稅漏稅、挪用資金、發放高利貸、洗錢。

具體而言,文章列舉了以下問題:非法設立類金融機構發放高利貸;欺瞞股東挪用項目建設資金;操控皮包公司將違法收入騰挪轉移後私分;利用跟投機制變相爲團夥高管牟利;以極低價格出售項目公司資産從中牟利;利用萬科偷逃稅款侵占國家利益。

當日下午,萬科方面回應稱,“煙台市百潤置業在網上發布對本公司和公司負責人員的惡意言論,內容嚴重失實。煙台萬科和當地合作方的糾紛,目前已經進入司法程序,我們相信法律會給出公正的判斷。相關不實指控和商業诋毀,已經構成對個人的誹謗罪和對公司名譽權及商業信譽的非法侵害,公司會采取法律行動維護合法權益。”

多年來,在煙台的房地産市場中,萬科是外來的品牌房企中銷售額較高的房企。克而瑞統計的數據顯示,2023年,萬科在煙台市的商品住宅權益銷售金額約16億元,排名第一。

二、房地産合作開發的邏輯到底該咋看?

近期,國內房地産行業巨頭萬科遭遇小股東舉報,引發廣泛關注。舉報內容主要涉及資金借貸、稅務籌劃、資産處置等方面的操作,這一事件不僅牽動了資本市場神經,更引發了對房地産合作開發模式及其邏輯的深度思考。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首先,爲啥會有這麽多的合作開發?

自2015年以來,中國房地産市場經曆了快速發展與深度調整,開發成本逐年攀升,尤其是土地成本、建築成本、融資成本等核心要素的上漲,使得單一開發商獨立承擔完整項目開發的風險與壓力顯著增大。在此背景下,房地産合作開發模式應運而生,成爲行業應對高成本挑戰、分散風險、共享資源的重要策略。

合作開發模式通常表現爲全國性大型房企與地方中小房企或擁有土地資源的小股東之間的合作。雙方基于各自優勢互補,共同設立項目公司,攜手開發特定地塊。大型房企憑借其雄厚的資金實力、品牌影響力、成熟的開發經驗與廣泛的資源網絡,能夠有效解決項目啓動資金需求、提升項目品質與銷售效率;而地方小股東或房企則通過提供土地資源、地方關系網絡等獨特優勢,爲項目落地掃清障礙。這種合作模式已日益成爲中國房地産市場的主流現象,對于推動行業資源整合、提高開發效率、保障項目順利實施起到了關鍵作用。

其次,萬科被舉報的問題我們該如何分析?我們仔細梳理萬科被舉報的各項問題,其實涉及到合作開發的方方面面,我們不妨一項項分析。

一是資金借貸與成本分攤。在合作開發項目中,全國性房企作爲大股東,通常具備更強的信用資質與融資能力,能夠從金融機構獲取相對較低利率的貸款。爲支持項目開發,房企可能會將部分資金以高于銀行利率的條件借給小股東,以覆蓋自身資金成本並實現一定收益。這種內部資金調配行爲在合作開發中較爲常見,旨在平衡雙方投入與收益,確保項目的資金鏈穩定。然而,借貸利率的設定、資金使用的監管以及風險防控措施是否合規合理,是此類操作引發爭議的關鍵點。

二是稅務籌劃與節稅策略。面對高額的房地産開發稅費,合作雙方往往尋求合法、合理的稅務籌劃手段,以降低項目整體稅負。其中,引入第三方公司參與項目運營、服務采購等方式,通過合同安排、費用分攤等手段進行稅收優化,是常見的節稅策略。然而,對于不少小房地産開發公司來說,在這方面很有可能了解有限,甚至比較難以理解這種做法,很容易引發質疑。舉報事件中提及的稅務問題,實質是對合作開發中稅務籌劃行爲合法合規性的質疑。

三是資産處置與尾盤處理。項目進入尾聲後,未售出的商業物業(如商鋪、地下室、儲藏室等)如何處置,直接影響到合作雙方的最終收益分配。此時,將剩余資産轉讓給專業公司進行後續銷售或運營,既可以快速回籠資金,又能減輕項目公司的運營負擔。然而,正所謂利益太大,這種處置行爲也就很容易被人關注,舉報事件中對萬科低價出售公司資産的指控,實則是對資産處置決策過程透明度及公平性的質疑。

第三,萬科被舉報事件到底該如何審視?從舉報內容來看,涉及的資金借貸、稅務籌劃、資産處置等問題,確實在房地産合作開發中普遍存在,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行業慣例,也是絕大多數房地産開發過程中最常規的操作手法,這些操作是否越界、是否存在違法違規行爲,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及合同約定進行嚴謹判斷。據媒體報道,4月14日萬科A在接受調研時表示,今明兩年公司債務規模將下降1000億元,債務風險獲得實質性化解,萬科集團所有項目,將保證按時高質量交付。此外,稅務機關對煙台萬科進行稽查,萬科不存在拒不交賬的情況,目前稅務機關亦沒有認定煙台萬科存在偷逃稅款之主觀故意;合作項目中不存在所謂萬科管理團隊私人利益。

舉報事件本質上反映了合作開發過程中大小股東間利益分配的矛盾與沖突。在複雜的合作結構下,信息不對稱、利益訴求差異可能導致雙方對某些操作的理解與接受程度存在分歧。當小股東認爲自身權益受損時,選擇舉報作爲維權手段,實屬正常市場行爲。然而,而萬科的公開回應則很說明問題,這件事最根本的還是內部矛盾,甚至于公安都沒用立案,則更加證明這件事背後更多的則是民事糾紛。

第四,萬科被舉報我們普通人到底該怎麽看?面對萬科被小股東舉報事件,社會各界應保持冷靜與理性,深入理解房地産合作開發的內在邏輯與市場現狀,避免被情緒所左右。從長期來看,此次事件都將對房地産行業合作開發模式的規範運作、風險防控、利益協調機制提出更高要求,有望推動行業進一步完善相關法規政策,提升合作開發的透明度與公平性,實現長期健康、有序發展。

因此,所謂對萬科的舉報事件很多都是一種矛盾的情緒發泄,不能被情緒左右才是我們最需要做的事情。

0 阅读:30

江瀚視野

簡介:互聯網與金融的有機結合,資深互聯網金融觀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