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最大軍演有何玄機|鳳凰聚焦

鳳凰衛視 2024-02-26 17:10:27

在俄烏沖突持續膠著,充滿變量的時候,一場北約的軍演又把歐洲推到了宛如世界大戰前夜般的緊張狀態中。這場超大規模、超長時間、超廣地域、超級逼真的聯合軍演,意圖何在?從軍事到政治,北約的各國在做著怎樣的部署和盤算?俄羅斯插向歐洲心髒的一把尖刀,會如何啓動?俄羅斯的大選和俄烏戰局又會如何被波及?

Part.1

1月24日,北約啓動了代號爲“堅定捍衛者2024”的軍事演習,這一軍演將持續到5月31日。“堅定捍衛者”軍演每三年舉行一次,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演習有來自31個成員國以及夥伴國瑞典約9萬名軍人參加。多國出動包括航母和驅逐艦在內的50多艘艦船,80多架戰鬥機、直升機和無人機,以及至少1100輛戰車,北約歐洲盟軍總司令卡沃利此前曾宣布,本次軍演是“自冷戰結束以來北約最大規模的軍事演習”。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張弘:

“這次演練貼近于實戰,過去北約的軍演是爲了預防與俄羅斯出現意外或者預防地區危機,操練成員國之間的軍事協調作戰能力。但這次的職能是演練與俄羅斯的世界大戰,它的假想作戰環境有所升級。”

本次演習聲勢浩大,時間點又恰逢俄烏沖突爆發兩周年之際,有媒體分析稱,這次演習針對俄羅斯的意圖非常明顯,早在2022年6月,俄烏沖突之初,北約就曾在《北約2022戰略概念》綱領文件中將俄羅斯從“戰略夥伴”轉變爲“最重大和最直接的威脅”。而近期,北約多個成員國的軍方高官都曾警告稱,北約未來可能與俄羅斯發生戰爭。

北京外國語大學歐盟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崔洪建:

“由于現在俄羅斯在俄烏沖突中正在獲得一些優勢,北約國家認爲一旦俄羅斯拿下了烏克蘭,其他的歐洲國家就會成爲俄羅斯下一個擴張的目標,所以在這個背景下強調歐洲面臨的安全風險,強調俄羅斯的威脅,一定程度上是要論證北約的合理性,同時以此來影響未來美國政府可能會出現的政策變化。”

此次軍演內容涉及陸地作戰、海上作戰以及空中作戰,科目包括防空反導、反坦克、反艦和反潛等,是一次多軍兵種的大規模聯合演習。但目前還不清楚北約此次演習是否涉及核武器模擬演習,英國《金融時報》稱,“堅定捍衛者2024”軍事演習是北約迅速從過去的“危機應對”模式向“作戰聯盟”模式轉變。

北京外國語大學歐盟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崔洪建:

“這次北約軍演,實際上就是想去實踐北約對俄羅斯戰略觀念和策略的轉變。這一次演習涉及到各個軍種,範圍廣闊,它一方面是想進一步整合目前北約相對于俄羅斯的戰略優勢,同時還要不斷地適應實戰的需求和變化。”

在此次軍演中除了演練北約成員國如何迅速向北約東邊調動部隊之外,另一個重點就是演習美國如何從北美地區調動兵力和裝備,迅速部署到歐洲,並與歐洲盟友強化該地區的防禦力量的能力。

軍事專家 王雲飛:

“這次演練把北美或者歐洲西部的兵力輸送到前沿地區來有兩個目的,第一,這確實是未來戰爭的需要。第二,有深刻的含義是向俄羅斯顯示,未來如果俄要侵略這些國家的話,那英國、美國以及其他歐洲的國家會集中投送兵力到前沿與俄羅斯作戰。”

Part.2

當地時間2月17日,烏軍決定撤出阿夫傑耶夫卡,大撤退正值北約軍演之際。有媒體認爲,本次北約軍演目的之一也是要爲正處于艱苦鏖戰中的烏克蘭打氣助威。在美歐提供直接軍事支持相繼乏力的背景下,北約營造出“全面抗俄”的外場氣氛也能對烏克蘭起到一定的安撫作用;目的之二是在部分成員國對俄烏沖突前景缺乏信心的形勢下,北約要展示內部團結和對俄的強硬姿態。

作爲本次北約軍演的重要參與國,德國聯邦國防軍此前已宣布,將累計派出1.2萬人參加“堅定捍衛者2024”軍演。德國防長皮斯托利烏斯在本次軍演前表示,俄烏戰爭可能會擴大到鄰國之外,並且俄羅斯可能在5到8年內進攻北約成員國。

北京外國語大學歐盟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崔洪建:

“俄烏沖突爆發以後,德國的軍事安全政策發生了很大變化。換句話說,德國現在正在經曆一個再軍事化的過程。德國政府不僅投入了大量的財政支援,要支持它的聯邦國防軍的建設,而且現在德國也在歐洲範圍內積極進行聯合。在歐洲地緣政治發生劇烈變化的情況下,德國正在重新走向一個軍事化的道路。”

北約另一個重要成員國英國也罕見大規模派出2萬人參加軍演,其中陸軍的數量高達1.6萬人,空軍派出P-8反潛機和F-35戰鬥機,而英國海軍則出動了可以完成適應多種角色的“威爾士親王”號航空母艦,以及機敏級核潛艇等參加演練。

軍事問題專家 曹衛東:

“英國對俄羅斯是非常強硬的,它和俄羅斯的關系非常矛盾,甚至是尖銳。英國在北海方向,在北約的分工中負責對俄羅斯的艦艇進行阻滯和對潛艇進行搜潛。所以在這次演習中,這個方向北約的軍事力量是由英國來指揮的。”

在本次“堅定捍衛者2024”軍演中,瑞典是32個參與國中唯一非正式北約成員國的國家。就在本次軍演啓動前一天,土耳其的“點頭”使瑞典加入北約的進程又進了一步。而瑞典一旦加入北約,俄羅斯西北方向將會面臨更大的壓力。

Part.3

也就在軍演開始的第二天,俄羅斯總統普京突然飛抵位于波蘭和立陶宛之間的俄飛地加裏甯格勒州。這一行爲也引發外界種種猜測。

軍事問題專家 曹衛東:

“加裏甯格勒這塊俄羅斯的飛地,處于北約的包圍之中,對俄羅斯而言,它就是一個前出的‘匕首’,可以直接打擊北約的軍事力量。”

俄在加裏甯格勒部署了“薩爾瑪特”洲際戰略核導彈,以及可以發射戰術核武器的“伊斯坎德爾”導彈等武器,一旦發生核戰爭,從加裏甯格勒發射的核武器,將在5到10分鍾之內擊中所有歐洲重要國家。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張弘:

“‘伊斯坎德爾’戰術核武器部署在加裏甯格勒,這是歐洲的腹地,留給東中歐國家,包括德國這些國家軍事防空的反應時間是非常短的。一旦是攜帶核彈頭的‘伊斯坎德爾’的話,無疑是在敵人家門口部署了一個重要的彈藥庫。”

對于北約舉行聲勢浩大的大規模軍演,俄羅斯反應強烈。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稱,這次演習無疑將提升雙方發生軍事沖突事件的概率,進而給歐洲國家帶來“悲劇性後果”。

北京外國語大學歐盟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崔洪建:

“其實現在俄羅斯和西方、北約之間在不斷地切斷各自的聯系,包括俄羅斯退出了《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如果接下來俄羅斯在防核擴散問題上有進一步消極表態的話,意味著雙方都不同程度的在把歐洲打造成一個戰場。因爲雙方沒有了條約的約束,雙方就可以放開手腳搞軍備競賽,不斷地把政策資源投入到安全和軍事方面,未來雙方迎頭相撞的可能性就會越來越大。而無論俄羅斯和北約以何種方式對抗,對歐洲來說都有災難性和毀滅性的後果。”

作爲俄羅斯的聯盟國家,白俄羅斯對待本次北約軍演態度明確。白俄羅斯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古列維奇表示,“從2月持續到5月,白俄羅斯的軍事能力可以對抗參與北約軍演的那些部隊。對來自西方的任何威脅都能夠作出適當的反應。”

軍事專家 王雲飛:

“未來一旦俄羅斯與北約國家發生交戰,白俄羅斯是第一線,更重要的是白俄羅斯已經部署了俄羅斯的核武器,一旦發生戰爭,白俄羅斯一定是北約國家重點打擊的地區。”

Part.4

也有分析認爲,北約搞出如此大陣仗是要應對曾經棄北約如敝履的特朗普可能在美國有卷土重來之勢,北約需要未雨綢缪,需要通過證明自身的存在價值來爲“重視盟友”的拜登政府站台。

北京外國語大學歐盟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崔洪建:

“北約國家現在對美國未來的政治變化,一方面它不得不被動等待大選結果。另一方面,歐洲又不甘心無所作爲,它還是希望能夠提前對美國的政治環境施加影響。它也希望今後即便是特朗普上台執政,美國現有的政治基礎也能對特朗普的北約政策構成一定的影響。”

此前特朗普曾提到,如果美國受到攻擊,他不相信北約會站出來幫助美國防禦。另一方面,特朗普曾在多種場合強調,他一旦重回美國總統“寶座”,將有能力立刻停止俄烏沖突,畢竟,他與普京的關系密切,一旦特朗普當選,對北約來說並不是好消息。

北京外國語大學歐盟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崔洪建:

“歐洲媒體對一旦特朗普當選後,對歐美關系的影響做了一個評估,各方比較一致的觀點認爲,北約有可能會首當其沖受到特朗普上台執政以後負面沖擊最大的一個方面。目前歐洲正處于俄烏和巴以兩場沖突夾擊之下,如果美國方面對北約再采取拆台政策的話,毫無疑問對當前的歐洲安全問題更是雪上加霜。”

“堅定捍衛者2024”軍演拉開帷幕,北約正在爲繼續升級沖突、甚至與俄直接正面對抗做准備,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羅布·鮑爾稱:“北約各國必須爲未來20年內與俄羅斯爆發全面戰爭做好准備。”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張弘:

“一方面是要增強歐洲的凝聚力和北約的戰鬥力。第二,我覺得渲染俄羅斯的威脅論還是要爲北約自身的軍演,自身的國防現代化提供一些借口。第三,軍演實際上還是要威懾俄羅斯,證明北約已經意識到了風險並做了防備。”

戰火的硝煙已經蔓延向歐洲腹地,俄烏之間沖突的外溢,又會否改變世界的格局?

制片人:何冀甯

編導:高宇

編輯:王津捷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