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史冊!我國首艘彈射型航母開始海試,出道即巅峰

科技解析站 2024-05-01 11:41:59

2022年6月17日,我國官宣國內第一艘彈射型航母福建艦正式下水。經過近2年的測試、試驗,福建艦終于在2024年4月29日開始有大動作,4月30日被拖船拖出港口准備海試。5月1日,新華網正式報道福建艦開始海試。這是一個曆史性時刻,意味著我國首艘彈射型航母福建艦即將形成戰鬥力!

最難能可貴的是,福建艦自身堆砌大量黑科技,可謂出道即巅峰!

一是直接跳過蒸汽彈射器,采用電磁彈射器。

衆所周知,我軍發展武器裝備向來偏保守,一般采用小步快跑的發展策略,先確保能用,然後再發展完善。然而福建艦卻一反常態,直接跳過蒸汽彈射器,一步到位采用電磁彈射器。這說明我國的電磁彈射器技術成熟度很高,實際性能已大幅度超越蒸汽彈射器。電磁彈射器不僅性能更好,而且能效也同樣遙遙領先蒸汽彈射器。因此,我軍高層才敢冒險一步到位采用電磁彈射器。

二是采用電磁攔阻系統,飛機降落時還能回收能量。

與傳統攔阻系統不同,電磁攔阻系統不僅可以快速給降落的艦載機減速,而且減速過程中還能帶動發電機發電。與電磁彈射器配合使用就能大幅度提高能量利用率。

更令人振奮的是,香港《南華早報》曝光的論文顯示,我國第二代電磁彈射器直接集成電磁攔阻系統,體積更小,功能更強大。

三是采用全球領先的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

由于電磁彈射器所需的功率超大,一般的電力系統根本無法承受其巨大的功率波動。目前美國采用的是“中壓交流綜合電力系統”,只可惜這項技術存在穩定性較差的問題。爲了解決這個棘手問題,“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便應運而生。這項黑科技可是連美國都還沒掌握的技術,按照美國的研制進度來看,可能要到2030年才能研制出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

四是福建艦搭載的艦載機陣容十分強大。

福建艦的艦載預警機采用最新研制的空警-600,其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有望領先美國艦載預警機E-2D一代!而艦載戰鬥機采用殲35,堪稱世界最強艦載戰鬥機。此外還有殲15T,未來還可能配備JL-10J艦載高級教練機、隱身無人攻擊機攻擊-11等裝備。整體陣容非常強大,不輸美國任何一艘航母。

最令人期待的是,福建艦可能配備了小型核反應堆,作爲輔助動力使用。

官方媒體早已報道,福建艦采用常規動力,但常規動力並不意味著就不能搭載核反應堆。

有一種AIP潛艇配備的是小型核反應堆,用于給蓄電池充電,而蓄電池則直接供電給電動機驅動潛艇螺旋槳産生前進動力,但這種潛艇並不能稱爲核潛艇,而是稱爲“小堆AIP潛艇”。同理,如果福建艦也配備了一套用于給輔助動力系統和日常用電設備供電,但不作爲航母推進動力的小型核反應堆,那它也不能算核動力航母,而是一種“增程式”航母,只是它的內燃機被換成了“小型核反應堆”。這麽做的好處是,提前爲標准核動力航母驗證核反應堆的可靠性,作爲輔助動力更穩妥,即便出故障,航母也還能用常規主動力驅動,返港維修或者更換。這或許就能解釋,爲何福建艦的煙道面積爲何那麽小。

如果福建艦真的安裝小型核反應堆,那麽它又會采用什麽類型的核反應堆呢?

以往航母采用的核反應堆基本都是壓水堆,但這種反應堆造價高昂,維修麻煩,退役後處理同樣麻煩。我國福建艦如果安裝了核反應堆,很可能會與衆不同。因爲我國已經成功研制出成本更低、更安全、退役處理難度更低的核反應堆,它就是钍基熔鹽堆。

根據官方報道,钍基熔鹽堆有個優勢就是不需要高壓就能正常運轉。

據了解,很多類型的核反應堆都是在高溫高壓狀態下運行,而溫度、壓力越高將導致核反應堆整個回路系統密封要求很高,這就會導致核反應堆建造成本居高不下。如果能把壓力降下來,那麽核反應堆的建造成本將大幅度降低。去年江南造船廠就公開宣布開始建造采用钍基核反應堆的核動力。按照我軍先軍後民的發展慣例,钍基熔鹽堆率先用在福建艦上也很正常。

特別要強調的是,雖然福建艦的總體技術水平已經超越了所有常規動力航母,但它仍然只能算試驗艦。因爲它的升降機僅2個,船艏仍不夠長,導致彈射器伸入另一條跑道邊緣,影響調度,據稱是臨時將蒸汽彈射器改成電磁彈射器導致的。未來目標艦還會進一步完善。

總體來看,福建艦采用了電磁彈射器、電磁攔阻系統設計、配備了各種世界一流的艦載機,完全有能力與世界最強航母正面對抗,堪稱出道即巅峰。

3 阅读:731
评论列表
  • 2024-05-01 12:52

    沒啥好說的,就兩個字:威武

  • Jm 2
    2024-05-01 15:39

    一艘頂三艘。按照緊急情況下

  • 2024-05-01 16:11

    好呀[點贊][點贊][點贊][點贊]19-20-21啥時候出來呀!期待

科技解析站

簡介:關注軍事、科技、經濟,分享獨特觀點,歡迎評論轉發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