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年冊預訂戶懵了,郵政發布頂配年冊,付費才能搖號

泡椒雪梨 2024-03-23 16:54:03

2023年10月,國家郵政局在下一年度新郵預訂工作會議上,首次曝出“本票型年冊”的消息,與消費者預定的年冊不同,該年冊只供應給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會員。

所謂本票型年冊,是將郵票和年冊融爲一體,郵票不再插在固定冊裏,而是直接印在內頁上,就像發行多年的小本票一樣。

郵政會議的幻燈片顯示,本票型年冊的發行,是因爲發行多年的雙聯小型張已經對用戶沒有吸引力,所以爲了讓更多人重新加入到集郵聯合會,特推出這種特色郵品。

郵政可能沒有明白,爲什麽雙聯小型張對用戶的吸引力降低。

理論上雙聯小型張是專供聯合會會員的郵票,面值12元,售價20元。

可如今市場上,除個別雙聯小型張保持在售價以上外,絕大多數都在破發狀態,甚至只有面值的一半。

由于各地協會的要求不同,不少地區的會員還要繳納每年10-30元的會費,這樣算下來會員已經沒有任何優勢了。

雙聯小型張從2007年的150萬枚,一路增量到2015年的320萬枚,這背後到底有多少真實的會員在購買,其實郵政和集郵者都非常清楚,畢竟商人不會做虧本的買賣,那麽整箱整箱還未開封的雙聯小型張就只能低價促銷了。

本票型年冊的不同之處在于,發行量控制在6萬冊,其中5.5萬冊用于會員搖號,也就是說,會員數量按照最近一次“紅樓夢五”雙聯小型張發行量115萬計算,中簽率只有4.7%。

那剩下95.3%未中簽的參與者,就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會費如東流之水,一去不複返了。雖然郵政沒說會費是搖號的資格,但實質上又能有什麽區別?

本票型年冊能不能激起市場的波瀾,其實參考已經發行多年的大本冊就能知道,同樣的制作方式,不同的是裏面的郵票。

所以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面值只有146.8元(包括無齒票和評選張),售價卻高達298元,誰會買來當郵資憑證使用,如果不當郵資憑證,那和畫冊又有什麽區別?

年冊是方便購買者欣賞彙總保存郵票的工具,在極度講究品相的郵票收藏裏,誰又能完全無損地翻看著印在一起的郵票本冊?如果不翻不看,那制作的再精美、內容再豐富又有何用?

在郵政會議的幻燈片上,本票型年冊的發行是爲了“吸引集郵者,引導集郵市場向健康發展”。可市場不健康的原因,不正是郵政自己都不再使用郵票了嗎?

沒有使用,何來市場?沒有市場,還談什麽健康?

本票型年冊雖然只有6萬的發行量,卻刺傷了520多萬年票預定者的心,6萬的量雖不大,但也讓2023年郵票的發行量成了笑話,這個笑話,還有點想哭。

2 阅读:1751
评论列表
  • 2024-03-23 18:27

    騙,接著騙。

  • 2024-03-23 21:51

    沒有用的,沒人玩了。

  • 2024-03-24 06:11

    還有個啥聯合會,[呲牙笑]看來如果沒有人集郵了,他們會沒錢吃飯的。從明年來開始不再集郵了

  • 呵哈 12
    2024-03-23 23:18

    羊年後不玩啦.

  • 阿文 11
    2024-03-24 08:52

    郵票早就不玩了,手裏還壓著八九千的貨,買都買不出去

  • 2024-03-23 21:33

    有520萬年票預定者?打死都不信!

    奕-Michael 回覆:
    少一個0
  • 2024-03-24 16:59

    不上當了

  • 2024-03-25 07:54

    這還是郵票麽?幹脆印挂曆得了。

    泡椒雪梨 回覆:
    是的,成畫冊了
  • lion 3
    2024-03-24 17:57

    新圈套又來了,願者上鈎[笑著哭]

  • 2024-03-25 13:24

    停止流通的東西誰還要啊

  • 2024-03-26 00:33

    新年票不能玩了虧錢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