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加索爾球衣退休!那些曾讓整座城市驕傲的組合!

綠茵新星 2024-04-09 23:07:18

孟菲斯灰熊在4月7日退休馬克·加索爾的33號球衣,這位效力灰熊11年的明星中鋒,雖然終其生涯未能帶領灰熊奪冠,但當年有在看球賽的球迷一定知道“Grit N Grind Era”這個當時響徹聯盟的稱號,在那個小球尚未盛行的年代,以小加索爾和紮克·蘭多夫禁區雙熊爲核心,並在外圍布下一群剽悍的單防大鎖,確實讓西部各隊吃盡苦頭。

如今聯盟生態已生巨變,小球與三分球時代的來臨,以防守爲建隊核心不複存在,甚至連原本以傳球爲主的控球後衛,現在都要求必須有一手不錯的三分球手感,現在的這支灰熊隊球風也隨著新時代來臨與以往大不相同,曾經在季後賽讓各球隊聞風喪膽的攔路虎,擋下年輕的雷霆三少、強大的GDP馬刺以及空抛之城的快船,隨著33號球衣緩緩升上聯邦快遞廣場上空逐漸煙消雲散。

除了灰熊之外?

談到灰熊的“Grit N Grind Era”,盡管最後未能將球隊帶進冠軍賽,但仍給予這座城市以及喜愛他們球風的球迷無比的感動,聯盟中還有很多球隊亦是如此,以下細數幾個當年很喜歡的三人組或四人組,雖然他們最終無功而返,但其努力與影響已被球迷認可,未來這些球衣相信也會高挂球館中央,讓大家知道這裏也曾擁有輝煌與榮耀。

1.2013-2017洛杉矶快船

自從2013年道格·裏弗斯執教洛杉矶,“空抛之城”油然而生,在那個禁區仍需要兩支長人的建隊理念之下,他一手提拔德安德烈·喬丹及布雷克·格裏芬,讓這兩位移動快速且彈跳力勁爆的長人,瞬間爲這支萬年爛隊指引曙光,並且找來當時聯盟第一控衛CP3,讓長年淪爲另一支洛杉矶強權湖人配角的快船,快速的在西部拿下屬于他們的地盤,並在那五年的常規賽中坐穩西部前四的名次。

但較爲可惜的是這支常規賽光芒四射的快船,在五年中從未摸到西決地板,即便CP3及布雷克·格裏芬連年進入明星賽,德安德烈·喬丹也在2017年成功進入明星賽,三巨頭的組建似乎未能真正産生化學效應,特別在球隊關鍵時刻,缺少穩定的得分點與突破僵局的破口,有人說因爲CP3招牌太大,壓制了布雷克·格裏芬控球的潛力,但如果沒有他們的合作,這支快船也不會有如今空抛之城的名號。

這支快船在五年間也經曆過大大小小的波瀾,最讓我難忘的是2014年球隊老板Donald Sterling一段歧視黑人言論的錄音檔,引起軒然大波,當時正值季後賽第一輪與勇士戰成平手,球隊氛圍頓時陷入泥沼中,此時新任主教練道格·裏弗斯挺身而出並向球員喊話,他說“當我小時候在家裏後院,自己一個人投籃,每次投出致勝球時我都會假裝聽到觀衆的歡呼聲,而這家夥(Donald Sterling)從來沒有出現在我的夢裏,我也不可能讓他壞我好事。”最後球員們選擇團結在一起以行動表達不滿並照常出賽,受到全場球迷的支持,最終血戰七場擊敗勇士。

然而如此富有暴力美學的球風終究無法爲這座城市帶來冠軍,未來我們恐怕無法再看到以一位頂級控衛搭配兩位禁區跳跳人的組合,只能回顧曾經一幕幕隔人扣籃的高光時刻,我很期待未來有一天當三位球員相繼退休後,快船會將這三件球衣並排高挂球館,那時三巨頭也許還能齊聚一堂分享當年的趣事。

2.2009-2012俄克拉荷馬城雷霆

“雷霆三少”(或是雷霆三“哨”)的故事相信已是大家耳熟能詳,也是令球迷最充滿遺憾與遐想的組合,當時依然稚嫩的他們屢屢在季後賽中遭遇老奸巨猾的馬刺、防守強悍的灰熊以及全盛期的湖人,不斷以殘酷的現實淬煉這支雷霆,直到2012年在總冠軍賽被熱火三巨頭4-1淘汰後,正式畫上句點。

後來杜蘭特、哈登、威斯布魯克分別踏上追求冠軍的道路,哈登在2012年季後賽結束後去到火箭隊與林書豪組成後場搭檔,KD在2016年去到了勇士完成三年兩冠的夢想,而威斯布魯克也2017年以雷霆當家老大的身份拿下MVP,三位MVP如今仍都在聯盟各自爲冠軍奮戰,假如沒有散夥,他們會有幾座冠軍,一直是球迷心中最想知道的答案。

3.2013-2015亞特蘭大老鷹

這支由傑夫·蒂格、艾爾·霍福德、保羅·米爾薩普、凱爾·科沃爾及德馬雷·卡羅爾組成的老鷹隊,在2014賽季拿下跌破衆人眼鏡的60勝,並在接下來幾年裏持續穩坐東部列強地位,但說到這支老鷹特別之處就是你無法從中選出最強的球員,即便在2014明星賽入選四位球員,而其中天賦最高的艾爾·霍福德該賽季也不過是場均15.5分,7.3籃板, 3.3助攻, 1.4蓋帽的表現,要說他是頭號球星,對于其他球員來說恐怕很難有說服力,並且在2015年1月首發五人同時入選單月最佳球員,就能再再體現這是一支極爲團隊的球隊。

我認爲能夠造就這支球隊如此成就的絕對要歸功于當時主教練邁克·布登霍爾澤,不得不說他在打造球隊體系以及防守體系很有一套,在那個還依靠禁區大肉柱的時代,老鷹重用以策應爲主的年輕中鋒艾爾·霍福德,以及介于三四號位的進攻型前鋒保羅·米爾薩普,能夠投射並有良好機動性的保羅·米爾薩普,搭配防守機動性高的艾爾·霍福德及德馬雷·卡羅爾,讓老鷹的禁區防守十分穩固,且艾爾·霍福德的策應能力很好的彌補了傑夫·蒂格的短版,成功解放他與第六人的得分爆發力。

這支老鷹應該算是騎士獨霸東部時期唯一的亮點,雖然最終仍難逃被“那個男人”親手解散的命運,但能夠在東部看到以馬刺團隊籃球爲體系打造的球隊真的非常不容易,特別是在那個三分球尚非盛行,禁區空間依然壅擠,必須極度仰賴明星砍分的年代。

4.2011-2014印第安納步行者

由保羅·喬治、羅伊·希伯特、蘭斯·史蒂芬森、大衛·韋斯特及丹尼·格蘭傑組成的步行者,雖然並非星光熠熠,其中當賽季甚至無人進入明星賽,而真正讓他們進入球迷焦點就得說起2012年在東部冠軍賽G1,當時由三巨頭帶領的熱火隊在東部可說是勢如破竹,唯有這支步行者能夠讓他們踩下刹車。

當時還是第二個賽季的保羅·喬治在季後賽中扛下防守安東尼及詹姆斯的角色,並在東部冠軍賽中不斷以個人能力帶領這支重守貧攻的步行者沖出泥沼,甚至逼的熱火隊必須在分區決賽中拿出與總冠軍賽相差無幾的戰力,才能在七戰中贏下系列賽,其中218cm的羅伊·希伯特不斷在禁區取分,蘭斯·史蒂芬森吹耳防守以及大衛·韋斯特穩定的中距離,都是他們造成熱火隊麻煩的原因,即便詹姆斯和韋德再怎麽飛天遁地,步行者仍然能夠緊咬比分直到比賽最後一刻。最後我私心認爲就是在這一年季後賽,各球隊才正視小前鋒的重要性,並成爲未來幾年聯盟建隊基石的首要考量。

5.2011紐約尼克斯

或許這支尼克斯對于聯盟其他球隊來說不值得一提,但對于紐約球迷而言,這支尼克斯曾經是我們的期待,即便最後在季後賽第一輪便遭到熱火隊血洗出局,仍然無法動搖他的地位,沒錯,就是“林來瘋”崛起那年的尼克斯,雖然林書豪未能與三巨頭安東尼、泰森·錢德勒及阿馬雷·斯塔德邁爾配合太多場比賽便受傷了,但擁有禁區雙塔、全能得分小前鋒以及能撕裂防線的控衛,如果他們都能健康並繼續合作幾個賽季,能夠取得怎樣的成績?

當然三巨頭的組建其實策略是正確的,擁有頂級護框以及吃餅能力的泰森·錢德勒,禁區破壞力十足的斯塔德邁爾,以及當時聯盟最強得分殺器的小前鋒甜瓜,這樣的組合在當年論天賦與即戰力都是一時之選,但可惜就是這盤菜並不被跑轟大師邁克·德安東尼所青睐,即便等來林書豪崛起之際,三巨頭同時上場的場次也少得可憐,在跌跌撞撞的姿態結束賽季並以黑八之姿進入季後賽,贏來的是勢不可擋的熱火三巨頭,當然可想而見的直接被4-1淘汰出局,在此之後尼克斯便陷入長年爛隊行列,直到如今才再次奮起,也許將來曾經的三巨頭以及林書豪能夠重回麥迪遜廣場,與球迷們一同見證甜瓜的球衣退休儀式,最重要的這也是我開始看NBA的起點。

1 阅读:63

綠茵新星

簡介:有趣好看的體育資訊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