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棠谏阻重修圓明園|貢發芹

陪讀時間 2024-05-06 10:01:20

吳棠(1813—1876),字仲宣,一字仲仙,號棣華。安徽省明光市(原屬安徽省盱眙縣)三界鎮老三界人。曆任清河知縣、徐州知府、江甯布政使、漕運總督、閩浙總督等職,官至四川總督。吳棠一生最自豪、最能讓他在王公大臣面前昂首揚眉的事情就是上疏力谏同治皇帝停止重修圓明園工程。

圓明園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面積五千二百余畝,一百五十余景。圓明園最初是康熙皇帝賜給皇四子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的花園。

同治十一年,十六歲同治皇帝載淳親政,內務府又,這一回說服了小皇帝載淳。實際上這一次是慈禧太後和小皇帝載淳雙方的意思,一貫窮奢極欲的慈禧太後出于享樂目的,當然主張重修圓明園;小皇帝載淳呢,非常天真,認爲此舉可以討好母親慈禧太後,讓她好好享樂,不再幹預自己朝政。但重修圓明園一事遭到了恭親王、禦史沈淮、遊百川,大學士文祥等十多位重臣谏阻。載淳將谏阻重修圓明園的恭親王奕䜣、醇親王奕譞、大學士文祥、帝師李鴻藻等十大臣盡數革職。隨後他幹脆發了個上谕,勒令群臣不准複言重修圓明園一事。朝中軍機大臣榮祿、翰林院侍講翁同龢及六部官員等無一再敢勸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陝甘總督左宗棠、兩江總督張樹聲、山東巡撫丁寶桢等地方威望卓著的封疆大吏也都不敢議論此事。

但京外大小官員都在觀望、拖延、推诿,工程時斷時續,無法繼續進行。于是小皇帝載淳和內務府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四川總督吳棠身上。四川是天府之國,大清國除兩江之外第二大財富之源,也是木材出産重要省份,吳棠曾受慈禧太後特達之知,理應帶頭響應,竭盡全力報效朝廷。

于是內務府發冊一本,內開需用楠柏陳黃松木徑四尺至七寸,長四丈八尺至一丈五尺,共三千根。要求吳棠在數月內采辦完成。想一想,最大直徑四尺、長四丈八尺松木,千年也難以長成,稀有無比,一根體積就是三十三四立方,未風幹之前,重達四五十萬斤,價值數百兩銀子;最小的直徑七寸、長一丈五尺的松木,也是一點八三立方,到哪兒去采?怎麽采?采下來怎麽從數百裏崇山峻嶺中搬運出來?費用從哪而來?如此規格、如此數量的珍貴稀有木料,實在難倒了吳棠。

思來想去,吳棠決定先拖一拖再說,然而很快遭到載淳斥責。于是吳棠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幹脆親自跑到京城上折,勸谏皇上和兩宮太後停止重修圓明園。吳棠認爲圓明園系自康乾盛世以來幾個朝代一百五十多年修建,鹹同兩代, “發匪”、“撚匪”、“滇匪”鬧事,都是因爲賦稅太重,無法生存,才铤而走險。爲此朝廷打了二十多年仗,才算平定內亂。如今國庫空虛前所未有,黎民百姓苦不堪言,朝廷應當厲行節約,讓天下黎民蒼生休養生息,專心農事,安居樂業,以免重蹈覆轍。不應當在此時大大興土木,勞民傷財。作爲一代明君,要務是治理天下,穩固大清江山根基,重修圓明園會動搖大清邦本,應當立即停止此項工程。

同治帝載淳覽奏可謂氣急敗壞:“四川總督吳棠將朕先前不得再議圓明園停工旨意抛之腦後,抗旨不尊,妄言朝政,罪該萬死!著交部議處!”

吳棠毫無懼色:“皇上!只要停修圓明園,臣死不足惜。臣一心爲皇上著想,爲大清江山社稷著想。望皇上三思!”

載淳皇帝根本聽不進去,立即宣布退朝。朝中大臣有替吳棠擔心的;有搖頭惋惜的,聖命難違,你吳棠膽子也太大了,爲了一個昏君死了不值得。更多的是幸災樂禍的,吳棠,別以爲自己是太後紅人,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這會誰也救不了你了,等著殺頭,滿門抄斬吧。

恭親王奕䜣非常同情吳棠,但他當時也不敢谏阻此事。他覺得小皇帝越來越不像話了。退朝後就直奔兩宮太後,奏明原委。

慈禧太後一看事情鬧大了,小皇帝太嫩了,剛親政不到兩年就要殺封疆大吏,這可不是鬧著玩的。慈禧太後立即調閱了吳棠奏章,仔細閱讀之後,又召見了同治皇帝:

“皇兒,聽說你要治吳棠死罪?”

“回太後,吳棠深受皇恩,在爲太後修建圓明園一事上,不思帶頭報效,竟然上疏阻止工程,妄議朝政,抗旨不尊,理應治罪!”

“皇兒,難得你一片孝心,哀家心領了。圓明園一兩年才籌銀四五百萬兩,杯水車薪,遠遠不夠,怕是修不下去了。大家都不支持,民意難違啊。殺吳棠並不難,可是殺了他,圓明園工程就能繼續下去?吳棠還是忠于哀家的,皇上已命令不准複言,他還堅持上折,說明他還是忠心耿耿,一心爲朝廷著想的。吳棠折中稱皇兒爲一代明君,你只有支持吳棠,停止修建圓明園才是明君,殺掉吳棠,會讓吳棠青史留名,而你就不再是明君了。既然這樣,圓明園就暫時停工吧。目前當務之急是順應民意。”

“那吳棠問題怎麽辦?”

“好辦。”于是,慈禧太後詳盡面授機宜。

次日早朝,大家都想看看吳棠被治何罪,如何處死。不想軍機處一大臣奏明皇上:“皇上昨個兒命軍機處擬旨處置吳棠,臣等查明所有大清律令,沒有對應條款……”

剛開始,就被同治帝載淳打斷:“知道了。吳棠呢?”

“在廷外侯旨。”

“宣吳棠。”

吳棠被逮到朝廷之上,趴在地上:“罪臣吳棠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吳愛卿,你何罪之有呀?”

“皇上昨天已經說了。”

“那你還堅持自己上折嗎?”

“堅持。”

早朝其他大臣都捏了一把汗,這下吳棠小命真的保不住了。

哪知同治帝並沒有發作,而是說:“好!吳愛卿,你沒有罪,你對朝廷忠心耿耿,朕還要獎勵你呢。昨天,朕要治罪于你,是考考你的忠心,望你不要往心裏去,事實上吳愛卿不負朕望。吳棠聽旨,吳棠上折建議停止重修圓明園工程,利國利民。著交軍機處記名,優敘一次。欽此!”

吳棠以爲聽錯了,愣了半天才明白過來,立即謝恩:“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于是朝中所有大臣都對吳棠豎起大拇指,贊聲不絕,佩服不已。此事很快傳遍天下,“海內偉之”,也就是天下都認爲吳棠幹了一件偉大了不起的好事,

另外,圓明園重修工程也就此宣告結束。這項工程已經耗費了480多萬兩白銀,有100座500間殿閣亭榭動工在建,沒有一座完工。以後也再無人過問此事。這些都是吳棠谏阻重修的結果。

作者簡介

貢發芹,筆名亞魯、貢晖。安徽省文史館特約研究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國民協會員,中國散文、詩歌、報告文學、中華詩詞學會會員,省作協、評協會員,省民協理事。曾任明光市政協常委、文史委主任、六級職員,滁州市散文家協會常務副主席、民協常務副主席等職。出版有散文集《故園鄉愁》、詩集《輕描淡寫》、文藝評論集《管見孔識》、文史隨筆《明光史話》《史林拾荒》等書二十四部約650萬字。作品入選百度題庫、全國性高中語文試卷閱讀題、小學五年級語文課外教材及《2010我最喜愛的散文》、《中國詩歌年編》等三十余部作品集。獲省社科通俗優秀讀物獎、省金穗文學獎及明光市政府文學獎等獎項十余種。

0 阅读:5

陪讀時間

簡介:品味文字之美,靜享生活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