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D入華倒計時,特斯拉“鲶魚效應”再起

蓋世小車車 2024-05-15 05:37:10

讓人“又愛又恨”的特斯拉FSD,再度傳來入華新消息。

4月28日,特斯拉CEO馬斯克抵達北京,進行了一年裏的第二次訪華。

根據多方報道及業界猜測,馬斯克此次訪華,很可能是爲了討論FSD進入中國事宜,因爲就在一周前,馬斯克明確表示特斯拉FSD可能很快進入中國。

緊隨其後,特斯拉在國內又與百度地圖達成了合作,並通過國家汽車數據安全合規要求。這種種迹象表明,特斯拉正在爲FSD入華鋪平道路。

那麽,繼當初特斯拉進入中國,攪亂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一池春水”之後,FSD如果順利落地中國,會再度引發智駕“鲶魚效應”嗎?

圖片來源:馬斯克微博

特斯拉FSD入華,開啓倒計時

從猜測到官方證實,特斯拉FSD入華已經是板上釘釘。

據特斯拉APP內容顯示,目前特斯拉中國官方FSD服務的購買頁面描述已經由“稍後推出”改爲“即將推出”。

作爲特斯拉最接近無人駕駛的高級別自動駕駛系統,同時也是發展Robotaxi的重要支撐,FSD主要功能包括導航輔助駕駛 NOA、自動變道、自動泊車、智能召喚、交通信號識別、城市道路自動轉向等,目前已進化到V12版本,並在美國和加拿大實現了用戶推送。

其中在美國,FSD套餐一次性售價爲8,000美元,月度訂閱價格99美元;在加拿大售價爲11,000加元,如果按月訂閱每月僅需99加元。而在中國市場,盡管FSD還未正式在中國落地,但官方已經公布了在國內的一次性買斷價格:64000元。

結合近來的種種信息,顯然特斯拉正在做FSD進入中國的最後准備。

圖片來源:中汽協

就在馬斯克抵達北京的當天晚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發布《關于汽車數據處理4項安全要求檢測情況的通報(第一批)》,特斯拉作爲唯一一家符合合規要求的外資企業赫然在列,其他5家企業分別爲比亞迪、理想、路特斯、合衆新能源和蔚來。

要知道,一直以來數據安全都是FSD進入中國最大的攔路虎。衆所周知,高階自動駕駛的演進,數據驅動是必經之路,這決定了特斯拉要想在國內持續進化智駕能力,必須源源不斷地采集各種場景數據。“我們相信,只有利用數百萬車輛的數據和海量AI訓練集群,才能實現大規模的自動駕駛。”特斯拉明確表示。

在此過程中,特斯拉作爲一家外企,會面臨一系列的數據合規問題。

也正因如此,過去幾年特斯拉雖然頻頻傳出FSD入華消息,但一直沒有實質性的進展。爲解決數據安全問題,特斯拉還于2021年建立了上海數據中心,進行數據本地化存儲,實現所有在中國大陸市場銷售車輛所産生的數據,都會存儲在中國境內。同時,特斯拉還引入了第三方權威機構對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進行審核。

如今,伴隨著特斯拉通過中國汽車數據安全4項全部要求——車外人臉信息等匿名化處理、默認不收集座艙數據、座艙數據車內處理、處理個人信息顯著告知,可以視爲特斯拉FSD入華的最大障礙已經破除。

據特斯拉中國最新消息,目前各地已陸續解除對特斯拉等智能網聯汽車的禁行禁停限制。另據了解,目前特斯拉正在中國組建一個20人左右的本地運營團隊,推動FSD落地中國市場,並准備在中國建立一個上百人的數據標注團隊,爲訓練FSD算法提供人工標注樣本。

圖片來源:百度

事實上,除了通過數據安全相關測試,北京車展前夕,特斯拉還與百度地圖達成了合作,將全球首發百度地圖真車道級導航。與此同時,據知情人士透露,此項合作還將允許特斯拉使用百度提供的高級輔助駕駛地圖,用于中國版FSD。

如果此消息爲真,這無疑將爲FSD入華提供又一關鍵助力。

按照特斯拉智駕系統的演進邏輯,由于神經網絡模型的應用,需要采集大量路面信息,用于進行模型訓練。而根據國內相關要求,車企或智駕公司要進行此類數據采集,必須獲取相應的測繪資質,顯然目前特斯拉不具備這一條件。但如果“綁定”有資質的百度,這一問題將迎刃而解。

就在4月30日,百度Apollo發布消息稱,自2024年5月1日起,百度地圖面向高級輔助駕駛行業,全面開放合作車道級地圖數據(簡稱“LD輕圖”)。據悉,目前百度地圖LD輕圖已覆蓋全國360個地級市、360萬公裏的高速和城市道路,並完成了相關車企的高級輔助駕駛驗證和無人駕駛驗證。

如此看來,上述傳聞或許並非空穴來風。接下來,就看特斯拉FSD入華這只“靴子”究竟何時落地了。

FSD入華,“鲶魚效應”再起?

2019年12月30日,首批國産特斯拉Model 3在其上海超級工廠完成交付,標志著特斯拉正式開啓國産化征程。

之後,憑借著強大的研發能力、産業鏈垂直整合以及高效的生産運營等優勢,特斯拉很快便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確立了“領頭羊”地位,並給中國新能源車産業注入強勁發展動力。

過去幾年裏,特斯拉在國內不僅帶動一批本土造車新勢力趁勢崛起,傳統車企加速轉型,也賦予了國産供應商“換道超車”的曆史性機遇,有力推動了中國汽車産業的轉型升級。

可以說,在上半場以電氣化爲主導的産業變革中,特斯拉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有目共睹。那麽隨著行業變革邁入以智能化爲核心的下半場,特斯拉FSD入華會在國內智駕賽道引發新一輪“鲶魚效應”嗎?

對此,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認爲,答案是肯定的。過去一段時間,國內高階智駕領域競爭漸趨白熱化,就是最直接的證明。

圍繞高速以及城市道路等複雜場景,從去年開始,本土企業已經掀起了新一輪智駕技術軍備競賽,並取得初步進展。據蓋世汽車研究院配置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NOA功能累計搭載量已經達到了94.5萬輛,其中高速NOA和城市NOA搭載量分別爲70.7萬輛和23.8萬輛。預計2024年,這一配套規模將突破180萬輛,2025年突破300萬輛。

不難預見,接下來伴隨著特斯拉FSD入華步伐漸近,必將進一步加速高階智駕在國內的落地進程。

尤其特斯拉FSD引領的“端到端”算法新範式,通過模型架構創新,已經被普遍認爲是接下來自動駕駛持續演進的必經之路,有望引領智能駕駛真正從“量變”迎來“質變”。

過去智駕系統的開發,通常是將感知、決策和規控作爲獨立模塊,每個模塊有獨立算法,協同完成智駕任務。這種架構最顯著的弊端是,由于信息流轉層級多,傳遞鏈路長,容易造成信息損失,進而影響最終的規控結果。

比較之下,端到端方案由于是使用一個大神經網絡模型全面覆蓋智駕感知、決策和規控模塊,將感知數據經過神經網絡處理,可直接輸出規控信號,能夠更好地實現信息的無損傳遞,優化智駕系統表現。

早在2023年初,馬斯克透露特斯拉就已經開啓端到端自動駕駛方案開發。去年8月,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進行了一場關于特斯拉端到端自動駕駛測試版( FSD V12 Beta)的直播,呈現出的高度類人駕駛效果。

使用 FSD Beta 的累計行駛裏程(截至 2024年 4月21日)

此後曆經數月叠代,今年3月特斯拉正式向北美車主推送FSD V12.3.1版本,通過引入端到端神經網絡技術,對超百萬特斯拉車輛的行車數據進行深度學習,實現不再依賴于傳統規則代碼,而是完全依賴于神經網絡和數據驅動的算法叠代新範式。

據統計,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特斯拉FSD完全自動駕駛真實路況總裏程已達12.5億英裏(約20億公裏),特別是引入特斯拉端到端神經網絡後,特斯拉FSD正進化得更擬人、更智能。“這將是一項‘改變遊戲規則的技術’”,特斯拉認爲。

在特斯拉的引領下,過去一段時間,不少自動駕駛技術公司都在推進基于端到端的自動駕駛系統研發。今年北京車展期間,包括華爲、元戎啓行、商湯絕影、輕舟智航、易航智能等在內的企業,就紛紛展示或表明了發力端到端的想法。

對此,蓋世汽車研究院上述分析師認爲,對比國內企業,特斯拉在算法領域更有優勢,而國內企業在硬件領域更有優勢,未來特斯拉如果FSD進入中國,有望進一步加速國內企業落地端到端技術,刺激國內智駕領域的發展。

日前,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被問及對特斯拉FSD入華的看法時,也表示最近2年大模型的蓬勃發展,讓高階自動駕駛和無人駕駛的技術和體驗在明顯加速跑。“結合我們自己的進展,我認爲大模型起碼會加快3年在無人駕駛的落地速度,完全自動駕駛也是大模型落地的最好商業場景之一。”何小鵬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通過端到端引領高階智駕算法叠代新範式,特斯拉一直以來堅持的純視覺路線在國內也開始有了更多的“跟隨者”,比如廣汽、百度Apollo、商湯絕影、大疆車載、文遠知行、鑒智機器人等,都在開展相關的探索。

不過,特斯拉的技術優勢雖然有目共睹,一個不容忽略的事實是,FSD目前64,000元的國內售價,無疑偏高。作爲對比,華爲ADS 高階智駕包原價36,000元,騰勢N7高階智駕全享包原價15,000元,但這背後其實都有一定的優惠空間。

這意味著,如果未來FSD繼續保持這一售價不變,必將很大程度上削弱其整體競爭力。

“目前城市NOA表現都差不多,特斯拉如果賣那麽貴,消費者未必買單,所以我覺得FSD降價是毫無疑問的。尤其接下來國內會繼續卷城市NOA標配和價格戰,特斯拉FSD即使不主動降價,也會被國內廠商把價格打下來,這是個大趨勢。”上述分析師表示。

而最終,FSD對國內智駕賽道的“殺傷力”究竟有多大,將直接取決于特斯拉的降價誠意有多大。

0 阅读:216

蓋世小車車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