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十大科技趨勢盤點(十)·AI大模型開始“變小”?

科技墨鏡挨著戴 2024-03-30 03:27:17

如果要說2023年哪家科技公司最受關注,OpenAI一定榜上有名。如果要說2023年什麽技術最引人注目,那一定是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模型,也被稱爲“基座模型”或“大規模預訓練模型”,被認爲是目前人工智能技術的核心引擎,是全球科技競爭焦點,也正給人們的生産生活帶來方式上的巨變。

2023 · 大模型元年

1.從秀肌肉到拼應用。

OpenAI推出的大型語言模型(LLM)ChatGPT,打響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競賽的第一槍。此後世界“卷入”大模型的戰場。科技公司紛紛下場,谷歌發布“Bard”“Gemini”,微軟將“Copilot”納入辦公軟件,Meta推出“Llama”,蘋果建立“Ajax”,百度發布“文心一言”,阿裏巴巴上線“通義千問”,騰訊推出“混元”,華爲推出“盤古”……大模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總體而言,2023年上半年是各大公司“秀肌肉”的舞台,比的是看誰更快推出大模型,而下半年則進入應用和生態的賽道,比的是看誰走得更遠。從文案創作到圖像生成,從自然語言處理到語音識別,大模型已經融入千行百業,科技巨頭們正致力場景擴張,搶占AI“護城河”。有預測認爲,5年後全球大模型市場規模破千億美元,中國國內市場破千億元人民幣。

2.從單模態到多模態。

此前,大模型從單一類型的圖片或文本中挖掘信息進行訓練。現在,以GPT-4爲代表的多模態大模型可以高效協同圖片、文本、語音、感官體驗等,並進行跨模態的學習。換句話說,輸入文字可以生成相關的圖片和視頻,還可以讓人工智能解釋圖片的內涵,這是一種更接近于人類的學習方式。多模態的訓練方式對算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GPU成爲大模型時代的最佳“算力發動機”。英偉達的GPU芯片爲全球大多數人工智能系統提供算力支持,一時間風光無兩。2023年,英偉達市值破萬億,2024年1月24日,市值突破1.5萬億美元,再創新高。

3.從無秩序到共治理。

2023年,各國爭相搶占大模型發展的科技高地,鼓勵本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和應用軟件發展,將其列入國家戰略或發展優先事項。同時,發展可信安全的人工智能,構建人工智能的規範發展體系已成爲全球共識。各國也探索推出相應的安全評估、算法備案、隱私保護等一系列制度安排,通過有序的市場競爭,規範大模型的發展路徑。2023年,歐盟就《人工智能法案》達成協議,該法案成爲全球首部人工智能領域的全面監管法規。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院(NIST)也將成立美國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AISI),旨在促進人工智能模型安全和測試標准的制定,評估前沿AI模型已知和新出現的風險。

我國成立全國智能計算標准化工作組,開始施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11個大模型産品通過備案,我國不斷促進大模型健康發展規範應用。首屆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會在英國召開,包括中國、美國、英國在內的28個國家及歐盟共同簽署了《布萊奇利宣言》,承諾以安全、以人爲本、值得信賴和負責任的方式設計、開發、部署和使用AI。總的來說,目前大模型的發展尚處于發展初期階段,各國堅持了較爲包容、審慎的基調,以監管促安全,以治理促創新,發展與安全並重。

2024 · 乘風破浪

1.大模型走向輕量化與小型化。

不是大模型用不起,而是小模型更有性價比。大模型極其燒錢,訓練一次的成本可達200萬美元-1200萬美元,能耗和資金投入過大必將引導一部分大模型轉向輕量化。“小模型”應運而生。未來的模型將通過知識蒸餾、端側部署等方式讓每一個參數都變得有價值。近日,微軟研究院稱,其開源小尺寸模型Phi-2參數量僅爲27億,可以通過模仿較大模型的推理過程克服較小模型的局限。

2.大模型內容更安全,應用更垂直。

隨著大模型在各個場景的廣泛應用,如何避免行業野蠻生長,更加精准、安全地提供服務也是必須要面對的難題。大模型受數據驅動訓練方式的影響,面臨著訓練數據來源是否合規、數據使用存在偏見、生成內容不可控不安全等風險。科技巨頭已逐漸將數據隱私保護、內容整合過濾系統、人工審核、安全獎勵機制等方式引入大模型發展過程。與此同時,大模型將在越來越多的垂直領域發揮重要作用,通過數據精調的行業垂直化大模型能夠落地特定場景與行業,滿足行業特定的需求,賦能行業的發展。

3.全球AI主導權之爭已從爭取技術領先優勢轉向謀求監管主導地位。

隨著AI的部署和使用越來越普遍,世界各國日益重視AI帶來的道德、倫理、安全、版權等風險,對AI進行監管的國際共識在增強,加強人工智能國際治理合作的需求也日益緊迫。當前,AI監管領域尚未形成通行的國際標准,歐美等西方國家正利用擅長的議程設置和標准制定,搶占國際規則制高點。

4.數據安全已經成爲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AI大模型技術競爭的背後是國家在數據、算法、算力等硬實力層面的博弈,也是戰略、思想、文化等軟實力層面的對抗,暗含著國際科技話語權和意識形態領導權的爭奪。確保AI技術安全可控是抵禦科技霸權、護航國家發展的應然選擇。

綜上所述,我們期待未來AI大模型能在更廣泛的應用場景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爲人類帶來更多的技術創新和進步。國際社會也需合作構建開放、公正、有效的治理機制,促進人工智能造福于人類。

0 阅读:0

科技墨鏡挨著戴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