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要吃不起荔枝了?不僅僅是失去水果自由這麽簡單

智谷趨勢 2024-05-13 20:44:03

◎智谷趨勢(ID:zgtrend) | 竹芒

太反常了!

中國人貨架上的荔枝,價格飙升到了70元一斤;太平洋對岸的美國人皺著眉頭,開始喝不起咖啡了;而韓國的老人萬萬沒想到,人到60歲,還會吃不起蘋果……

更魔幻的是,2024年發生的這一幕幕失去“水果自由”的場景,竟是因爲同一個原因。

一場席卷全球的氣候風暴,就像一把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落下。

“水果自由”消失了

一把荔枝三把火,今年荔枝還沒吃上,就已經火了。

“央視農業”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今年是不可能了,最多也就日啖150顆吧。

沒錯,今年荔枝減産一半!

全國荔枝總産量178萬噸,比去年減少45.94%。其中,最大的兩個産區,廣東預計比去年減産一半以上,廣西預計比去年減産近六成。

隨之而來,是荔枝的價格的火箭般躥升。漲到了離譜的程度。

界面新聞說,熟度三分之一紅的妃子笑,地頭價15元一斤,上車價16.8元一斤,到零售環節,有的賣到了40一斤、50一斤。桂花香荔枝,更是憑借一斤賣到70大洋登上微博熱搜。

要知道,去年桂味只要5塊一斤、妃子笑更是只要3塊錢。價格相差10倍!

消息一出,那些苦熬荔枝上市的國人徹底破防。

“等了一年的荔枝,告訴我它漲價了,還是漲到了買不起的那種……”

圖源:抖音

吃不起荔枝的日子,突然就毫無征兆地降臨了。

當中國人在爲失去荔枝自由哭泣,太平洋對岸的山姆大叔,則失去了他們心愛的咖啡自由,傷心不已。

國際咖啡組織2024年4月咖啡市場報告顯示,羅布斯塔咖啡價格一度攀升至45年來的最高水平。

其背後的原因,是咖啡豆大幅減産。

全球最大的羅布斯塔咖啡豆生産國,越南的咖啡産量預計將下降20%,達到四年來的最低點。

隨之而來的是,“咖啡巨頭”美國敗下陣來。

《華爾街日報》報道,星巴克在北美銷量首次下降,而且幅度巨大。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分析師Brian Harbour指出,這甚至比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情況還要糟糕。

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被迫遠離貴價咖啡。

事實上,這樣一幕幕魔幻的場景,正在全球蔓延,遠不止一類水果,遠不止一種農作物,遠不止一個國家……

可可豆,連續三年減産,全球面臨一場60多年來最大的可可供應短缺期。

愛吃巧克力的人大概已經發現了,現在去買“再也沒有以前的價錢了”,“去年45元,今年116”,價格翻倍是常態。

圖源:小紅書

在韓國,老人想不到,都60多歲,居然吃不起蘋果了!現在的韓國市場,最普通的蘋果一個就賣到人民幣18元,一個梨子更是高達47元。

在柬埔寨,新鮮生腰果創下15年來最高記錄,相比于2023年初,最大漲幅達到24%。

在印度,從去年12月至今年5月,國內洋蔥不夠用了,價格飙升!甚至頒布禁止洋蔥出口令。

這些農産品,價格都好像邁上了高速公路,開始了瘋狂的賽車。

爲何如此反常?答案是:極端氣候。

極端氣候越來越頻繁

在全球農作物産量變化的背後,一張巨大的手,都時刻籠著每一片果園、每一座牧場、每一畝土地。

它就是,極端氣候。

你感受到了嗎?這幾年,極端氣候正在變得越來越頻繁。

2020年,大西洋飓風席卷中美洲十多個國家,造成上百萬人被迫流離失所,成爲氣候移民。

2021年,鄭州發生特大暴雨,德國錫根大學洪澇專家延森(Jürgen Jensen)形容:一直開著水龍頭都無法造成這麽大的降雨量,幾乎就是上頭不停傾倒洪水,世界上沒有任何排水系統能應對。

2022年長江流域發生了1961年以來最嚴重的高溫幹旱,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幾近消失,在衛星地圖上只剩一片灘塗。

衛星鄱陽湖監測圖(來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2023年,我們剛剛經曆了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北京也有記錄以來第一次連續兩天溫度超過40度。而這個記錄,可能今年又要被打破。

就在剛剛過去的4月,中東國家阿聯酋遭遇了70多年來最強降雨。迪拜的天空在一瞬間變成了綠色,一天之內的降雨,相當于過去1年半到2年的平均雨量。

而在廣州,下起了拳頭大的冰雹,把車窗砸破、頂棚砸穿。

圖片來源:廣州增城區融媒體中心

一場劇烈的龍卷風呼嘯而至,更是帶走5個鮮活的生命,致使33人受傷,只留下“掀翻”的村莊,碎得像布條子的鐵皮建築。

圖源:南方+、南方周末

正是這些頻頻出現的極端天氣,覆蓋了全球不同國家和農作物産地,才帶來農産品市場的劇烈波動。

水果自由,就是這樣逐漸消失的。

——荔枝的主産地廣東廣西,去年11月至今年2月持續偏熱。“荔枝”沒有得到適當的低溫催化,直接“睡眠不足”,開不出花。今年一波“倒春寒”和強降水,最終把荔枝打趴,廣東、廣西減産一半。

——可可的主産地西非,反季節大雨頻發,又接連幹旱。可可結不出果,豆莢還面臨過度降水引發的病蟲害,腐爛、變硬……主産區科特迪瓦産量已經下降至33%,加納的收成也將達到22年來最低水平。

——咖啡豆的主産地越南,4月30日記錄到44℃最高溫,創下該國4月最高氣溫紀錄。持續的高溫致使咖啡作物枯萎,減産10%以上。

——種植蘋果和梨子的韓國本土,由于極端氣候變化帶來的降水增多,平均日照時間減少23%,創日照時長10年新低。許多水果遭遇黴菌感染,大幅減産,價格飙升。

一開始,種種災難一嘯而過,隨後又被人忽略,直到人們發現,夏季要吹更多的空調,交更多的電費,吃更貴的水果……

再到“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

其實,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一直懸挂于我們的頭頂。

“氣候崩潰期”已經到來

很多人還沒意識到,未來十年,全球首要風險不是武裝沖突,不是社會分化,而是極端天氣事件。

這是世界經濟論壇最新發布的《全球風險報告》,提示我們的風險。

極端天氣和地球系統關鍵變化,才是最嚴重的長期問題。

圖源:世界經濟論壇

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

形勢嚴峻到了什麽程度呢?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把它形容爲:

氣候崩潰期

他去年就發表講話說,“我們的星球剛剛經曆了一個悶熱的季節,氣候崩潰已經開始。”

在今年國際氣象日,他再次致辭說,我們的氣候正在崩潰,迹象從未如此清晰:

氣候記錄被全面打破

2023年出現了破紀錄的高溫

海平面突破曆史高位

海洋表層溫度再創新高

南極海冰面積則降至曆史最低

概括成一句話就是:反常,成爲新的常態。

最關鍵的指標是全球溫度,已經不僅僅是變暖那麽簡單。

世界氣象組織發現,依據2023年前10個月的數據,全球年平均溫度較工業化前的基線高出約1.4℃。

在中國,平均氣溫也從1951年的8℃出頭,達到有統計以來最高10.71℃,從最低到最高,升溫達2℃以上。

1951年至2023年我國平均氣溫曆年變化(單位:℃)。中國氣象局圖

而比起全球的升溫速率,中國更是遙遙領先。

據國家氣候中心數據統計,1951年以來我國年平均氣溫呈顯著上升趨勢,升溫速率爲0.26℃/10年,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0.15℃/10年),妥妥的全球氣候變化敏感區。

隨著變熱的氣溫,極端氣候發生的頻次也變多了。

亞洲,氣候變化挑戰最爲高頻,圖源:世界經濟論壇

根據IPCC科學報告,在升溫1℃、1.5℃、2℃、4℃的情形下,十年一遇高溫發生率變爲原來的2.8倍、4.1倍、5.6倍和9.4倍。

當下全球已經達到升溫1℃至1.5℃,如果升溫達到4度,那麽十年裏至少九年,會發生極端高溫,幾乎是年年都有。

同時,極端高溫的發生時間也在提前,春季就可能迎來40℃以上高溫,多地同時發生的高溫事件的概率、反季節極端現象發生的概率也都增加了。

伴隨著升溫,強降水和幹旱,也發生得更加頻繁。

而對于高海拔地區而言,全球溫度每升高1攝氏度,發生特大暴雨的幾率就會增加15%,《自然》雜志的一項研究表明,降雨量增幅最明顯的地方海拔高度大致爲3000米。

比如2022年,激烈暴雨襲擊青藏高原,內蒙古伊金霍洛旗和准格爾旗甚至出現了24小時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直接打破觀測史單日降雨紀錄。

也就是說,我們會經曆更熱、更冷、更旱、更澇,更劇烈的氣候變化。

那些“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氣象災害,在我們這裏可能變成“年年遇”。

80、90後,很難安享晚年?

極端氣候帶來的種種巨大影響中,水果自由可能只是最無關緊要的一個。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的副研究員魏科博士,甚至發出預警:“80、90後想要安度晚年基本上是沒戲了”!

爲什麽呢?魏科解釋說,

“有些人可能會想著全球變暖,北部地區更涼快一點,搬到青藏高原就好了,但是大規模的凍土融化,地面就像泥漿一樣。”

“氣候變化還會改變病毒分布的區域,很多熱帶的病毒和病菌,它會向中緯度人口密集的區域去侵蝕,很多原來冰封在凍土或冰川裏面的病毒也會被釋放出來。”

難以預測,未來還會從冰川裏釋放出怎樣的遠古怪物。

我們已經能夠看到的是,登革熱在多國爆發,成爲世界上傳播速度最快的媒介傳播疾病,阿根廷的防蚊液一罐難求。

瘧疾在非洲撒哈拉以南、亞洲和南美洲部分地區感染的風險也在顯著增加。《大氣科學學報》的一項研究預估,到2050年(與1961—1990年相比),每年將新增瘧疾死亡人數3.3萬人。

孕婦、兒童、老人等最脆弱群體,將遭受更大的氣候威脅。

高溫甚至正在加劇早産的風險。《自然氣候變化》雜志的一項研究表明,每增加一個高溫天,可能會影響至少822名新生兒的出生時間,美國每年至少有25000名新生兒早産。2012~2018年,中國單胎和多胎妊娠的早産率也有所增加,其中多胎妊娠早産率從46.8%上升至52.7%。

亞馬遜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爾振動,兩周後美國得州一場龍卷風隨之而起。

環環相扣的氣候系統,無人知曉下一次受傷的是誰。

今天,身處2024年的我們,或將再次迎來“有史以來最熱一年”。《經濟學人》預測,今年的年平均氣溫將正式打破阈值,即比工業革命前高出 1.5 攝氏度。

更多的高溫熱浪、洪澇、幹旱,範圍更廣,強度更強,即將撲面而來,碾碎包括水果自由在內的,脆弱的一切。

“是時候停止廢話了”,氣候學家詹姆斯·漢森,在1988年就大聲疾呼。

他發出的這句呐喊,今天依然適用。

0 阅读:33

智谷趨勢

簡介:決策者的首席財富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