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力”實踐】淠史杭灌區,科學宏偉的工程體系

咕噜看汽車 2024-04-29 05:57:51

4月25日,全國新聞界采編骨幹“‘四力’實踐”安徽行的編輯記者們被淠史杭灌區興建的故事所感動。淠史杭灌區是建國初期江淮兒女創造的治水奇迹,經過多年的完善提升,已成爲皖西人民的生命水系。

淠史杭灌區的源頭是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別山腹地的淮河一級支流淠河,于1958年8月19日開工興建,1972年骨幹工程基本建成通水。在曆時14年的艱苦創業中,江淮兒女沒有水泥自己造、沒有炸藥自己熬、沒有木料自己捐,肩挑手擡,用最原始的勞動工具,以日正常上工50萬人、日最高上工80萬人的“人民治水”戰爭,完成了近6億立方米的土方工程,其中10米以上深切嶺98處、10米以上高填方48處,創造了堪稱“人間奇迹”的治水史詩,

淠史杭灌區是宏偉的科學工程體系,灌溉皖豫2省4市17個縣(區),設計灌溉面積1098萬畝,實灌面積1060萬畝,是新中國興建的全國最大灌區。聯通了江淮水系,實現了80%以上的自流灌溉,逐步成爲以防洪、灌溉、城鄉供水爲主,生態供水並重,兼有水力發電、水産養殖、水利旅遊等綜合功能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創造性地協調了人水關系,改善區域的生産、生活和生態條件。

一位接受采訪的工作人員介紹,“十四五”期間,淠史杭灌區抓住引江濟淮、江水西引等區域調水工程帶來的曆史機遇,通過“蓄引提調”四種水源多源配水、工程節水、數字調水、生態護水、科學管水,構建高效的水資源配置與保障體系、完善的灌排工程體系、數字化調度管理體系、水清渠暢岸綠環境美的生態保障體系、標准化規範化的科學管理體系,到2025年,基本完成灌區分幹渠以上骨幹工程配套達標和30萬畝以上灌區現代化改造試點,建成淠史杭數字灌區,加快灌區水系聯通,著力提升灌區水資源配置與保障能力,取得灌區現代化建設的顯著成效。

本報記者 彭學英

0 阅读:2
猜你喜歡

咕噜看汽車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