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銜怪象:四野18個軍長出了7個上將,三野16個軍長1個上將也沒有

愚鑒 2024-05-09 11:42:17

1955年,新中國進行了第一次集體授銜。這次授銜中,人們發現了一個“怪現象”:同樣作爲解放軍主力部隊,三野16個軍長中一位上將都沒有,而四野18個軍長中有7位上將。並且總體來看,四野軍長們的軍銜也普遍比三野要高,這是爲什麽呢?

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了解三野這16位軍長的資曆。

這裏所說的16位軍長,指的是三野建立時的首任軍長,不是1955年授銜時的軍長。此後這些將領的職務又有所變動,1955年的時候不一定是軍長了。

我們按軍銜從低往高說,首先是三位沒有被評定軍銜的軍長:何基沣、張克俠、吳化文。

何基沣和張克俠其實都是地下黨員,在解放戰爭前就已經入黨。只不過他們長期潛伏在國民黨軍中,明面上一直是國民黨軍官。直到1948年,兩人才率領國民黨軍起義,爲淮海戰役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吳化文則比較特殊,他曾是國民黨軍,抗戰時投靠日軍,還參與過“掃蕩”,進攻八路軍,抗戰勝利後他又投靠國民黨。直到1948年濟南戰役期間,吳化文才陣前起義,加入解放軍,不過他的起義確實對濟南戰役的勝利十分關鍵。

可以看出,三野的這三位軍長都是從國民黨那邊起義過來的,不過這並非三人沒有軍銜的主要原因。他們之所以沒有軍銜,主要還是因爲建國後他們都離開軍隊,轉業去幹地方工作了。根據當時的規定,已經不在軍中的人,即便曾經爲軍隊作出過貢獻,原則上也不授予軍銜,比如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等也都沒有軍銜。

接著再說被評爲少將的三位軍長,他們分別是朱紹清、胡炳雲和謝振華。

朱紹清曾擔任28軍軍長,他1928年加入紅軍,1930年入黨,全面抗戰爆發後在新四軍中擔任營長,抗戰勝利後任山東野戰軍二縱隊四旅旅長。

朱紹清參加過的戰役不少,從紅軍時期的反“圍剿”和長征,到抗戰時期的遊擊作戰,再到解放戰爭時期的宿北戰役、孟良崮戰役和淮海戰役,都有他的身影。但也可以看出,朱紹清的級別一直都比較低,解放戰爭爆發後也只是旅長,因此資曆算比較淺的,被評爲少將也正常。

而胡炳雲、謝振華的情況也和朱紹清相似,胡炳雲在全面抗戰之初也只是擔任營長,抗戰勝利後擔任蘇中軍區第二旅旅長。謝振華長期擔任團政委,抗戰勝利後擔任旅政委。雖然他們參加的戰役也不少,但在軍中的級別都相對較低,因此也被評爲少將。

最後是十位被評爲中將的軍長,分別是王必成、聶鳳智、陶勇、劉飛、滕海清、孫繼先、成鈞、張仁初、周志堅和譚希林。可以看出,中將是三野軍長們的最高軍銜,也是占比最大的軍銜。

這其中大部分人沒能評上上將的原因和之前相似,都是級別不高,資曆不夠,抗戰時期也普遍只是團級幹部,達不到授予上將的標准。當然這並不是說他們不重要,沒有貢獻,只是軍銜總是有高下的,而評定依據中相當重要的一點就是資曆。畢竟各路野戰軍裏老紅軍都很多,如果都等量齊觀的話,那不就人人都是上將了嘛。

不過,也有人爲陶勇和王必成鳴不平,認爲以他們的級別和資曆,其實完全可以評爲上將。的確,陶勇和王必成都是老資曆了,部分上將的資曆也和他們也差不多。理論上陶勇和王必成都達到了評上將的標准,但最後都沒有評上,王必成還感到有些委屈。

這可能是因爲王必成紅軍時期的級別相對較低,而陶勇抗戰時期的級別較低,抗戰之初只是副團長。考慮到和他們類似資曆的將領也有些被評爲中將的,因此也不能說不給他們評上將就不合理。

至此,三野沒有軍長評爲上將的原因就基本明確了,不是因爲他們戰功不如四野,因爲大多數將領的級別和資曆確實不太夠。

反觀四野,當時爲了將東北這塊重要區域掌控在手中,中央可是將大量精銳都調到了東北,其中就包括山東、蘇中等根據地的不少“老底子”。華東軍區參謀王德就曾回憶說,當時山東被調走了9萬多人,其中包含大批軍政幹部和部隊基幹力量。

事實上,由于被調走了太多精銳,三野前身——華野的戰鬥力還一度下滑,導致1946年的許多戰役沒有取得預期效果,這也可以看出四野本身有多強的骨幹力量了。因此,四野的軍長們軍銜普遍比三野的要高,還出了7位上將,也就是很正常的了。

1 阅读: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