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加征關稅不是一件小事,它給歐盟樹立了“壞榜樣”

火星方陣 2024-05-15 22:23:16

日前,拜登政府果然對中國發起了新一輪的貿易戰,宣布對電動汽車、芯片、醫療産品等大約180億美元産品增加關稅,其中電動汽車關稅從25%增加到100%、光伏産品關稅也增加至50%,其他包括锂電池、芯片等産品的關稅,也增加至25%到50%不等。

至于拜登這麽做,路透社等多家外媒都認爲,是爲了爭取更多的選票。在此之前,包括財長耶倫、商務部長雷蒙多、貿易談判代表戴琪在內,諸多美國高官到處宣揚所謂的“中國産品過剩”、“不公平競爭”等言論,渲染民衆的反華情緒,然後再針對中國商品進行征稅。這種套路,華盛頓屢試不爽。

美國經濟學家傑佛瑞·薩克斯 (Jeffrey Sachs)周二在接受 CGTN采訪時稱,“這非常消極。它不是可以一笑而過的小事。”他認爲,拜登政府給出的借口或解釋都是蒼白無力的,“美國正在公然轉向貿易保護主義”。

他認爲,無論是光伏産品還是電動汽車,中國在競爭中超越美國和歐洲。中國産品比美國産品更有競爭力,有能力贏得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全球市場。他的觀點是,“中國正在超越美國”。

拜登政府的支持率低得嚇人。有民意調查顯示,由于巴以問題上的立場,在年輕人當中,反對拜登政府的比例超過90%、支持者不到5%,如果照著這樣的趨勢下去,拜登大選必輸無疑。甚至可能如傳言那樣,被迫宣布退選、讓原“第一夫人”米歇爾上位。所以,拜登政府需要制造新的支持率增長點,“反華”就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耶倫的一句話令人吃驚。她說,“中國確實沒有遵守規則,因爲他們在先進制造業的關鍵領域享有巨額補貼。拜登政府希望確保通過《降低通貨膨脹法案》提供的刺激支持這些行業”。她的意思是,“如果中國這麽做,就不是在按規則行事,但當我們這麽做時,支持關鍵行業是有益的刺激。”這不是“雙標”嘴臉是什麽?簡單一句話就是:按我說的做,但別按我做的做。

老實說,我們過去很尊重耶倫的職業; 畢竟,她是一位經濟學家。不幸的是,現在她似乎已經淪爲拜登政府的選舉工具。

拜登這個關稅加了,最後吃虧的是誰?中國嗎?不是。關稅是進口商交,又不是中國企業;前不久的第135屆廣交會上,不少美國企業都對中國商品表現出了濃厚興趣,並且表示並不懼怕關稅,因爲他們即便漲價,也一樣能賣出去。所以,這種關稅,最終懲罰的是美國民衆,而不是中國。

過去幾年的貿易戰、關稅戰早就證明,美國對中國的貿易封鎖,根本不可能阻止中國;有媒體分析相關統計數據後認爲,“中國制造2025”目標至少完成了86%,證明美國的貿易戰失敗了。

電動汽車關稅具有象征意義,因爲中國幾乎不向美國出口。但“負面影響”是爲歐盟樹立了一個榜樣,在7月或8月初步調查完成後,歐盟可能會征收額外關稅。

正因爲如此,中方極有可能對美國采取對等反制手段,讓拜登的政治操作成爲搬起石頭砸自己的鬧劇。

有網友認爲,總是美國在加碼,我們在被動應對,這很憋屈。中美比拼的是誰犯錯少,當下國際秩序、全球經濟環境都很不穩定,充滿了不確定因素;保持穩定,誰能挺得更長久一些,誰就能在對方的墳頭蹦迪。美國看似咄咄逼人,但每次加碼的潛台詞就是之前的手段失效了。

事實證明,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無論是特朗普是拜登,美國將中國視爲自己的“最大威脅和敵人”;某種意義上說,美國對中國發動的是“混合戰爭”。除了直接使用熱兵器之外,華盛頓經用上了幾乎所有能用的手段。因此,我們不要寄希望華盛頓手下留情,而是要放棄幻想,勇敢地迎接挑戰。

0 阅读:35

火星方陣

簡介:評說大國關系、周邊外交和熱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