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經濟學家羅震:澳中關系爲何重要?

華輿 2024-05-14 13:40:24

中新社悉尼5月13日電 題:澳中關系爲何重要?

——專訪澳大利亞經濟學家、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系研究院院長羅震

中新社記者 顧時宏

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系研究院院長詹姆斯·勞倫斯森(James Laurenceson,中文名羅震)是一名澳大利亞經濟學家。他自高中時期就對中國經濟感興趣。他稱,中國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兩國經濟互補性很強,雙方需要保持穩定關系,以確保商業聯系繼續蓬勃發展。澳中關系爲何重要?羅震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澳中關系研究院(簡稱ACRI)成立以來開展了哪些有關中澳關系的研討會,同中國智庫或大學進行了哪些交流與合作?

羅震:澳中關系研究院自2014年成立以來,與中國的大學和智庫進行了良好互動。我們每年都會在網站上發布一份年度報告,記錄這些互動和交流。這些互動和交流大部分是澳中學者自己發起和推進的,而不是正式的機構層面的安排。ACRI作爲一個獨立的學術研究機構,通過研究、分析和討論,爲澳大利亞與中國的交往提供信息。我們的研究人員經常被征詢,向雙方官員提供建議,多位澳高級官員也表示從澳中關系研究院提供的信息中有所收獲,願意參加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系研究院的活動。

▲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系研究院。顧時宏 攝

中新社記者:您如何解讀中國式現代化?中澳自由貿易協定簽署9年來,中澳經貿合作取得哪些積極成果?

羅震:中國的現代化不僅爲其國內人民帶來了好處,而且通過貿易和投資等國際聯系,令澳大利亞等國也受益匪淺。盡管兩國存在一些分歧,但雙向貿易仍繼續創下曆史新高。澳大利亞統計局數據顯示,僅去年1月至11月,澳大利亞與中國的貨物貿易總額達2812多億澳元,同比增長超過8%。其中澳大利亞對華出口額爲1847多億澳元,同比增長逾17%,占澳大利亞貨物貿易出口總額的35%。澳大利亞自華進口額爲965多億澳元,占澳大利亞貨物貿易進口總額的24%。與此同時兩國投資合作取得積極進展。據中方統計,中國對澳大利亞投資已超過1000億美元。去年1月至11月,澳大利亞對華投資4.1億美元,同比增長9%。關稅等壁壘的消除無疑有助于企業更好利用潛在的經濟互補性。

我們是支持多邊貿易體系的,中國購買澳大利亞的很多初級産品,這也刺激了澳大利亞的經濟。在區域一體化的所有討論中,都應該考慮到各方利益,澳方希望區域一體化不僅帶來經濟繁榮,也帶來安全和穩定。

▲資料圖:2021年12月5日,來自澳大利亞的進口LNG船停靠在江蘇啓東呂四港經濟開發區廣彙能源LNG接收站碼頭,准備接卸17萬立方米進口LNG。許叢軍 攝

中新社記者:您認爲中澳在經貿、教育、旅遊等領域有哪些互補性?

羅震:我想不出有哪兩個國家的經濟互補性比澳大利亞和中國更強。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礦産、能源、農業、教育和旅遊市場。澳中經貿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兩國的經貿合作已取得巨大成就。在貨物貿易方面,兩國貿易額從建交之初的7200萬美元增長到2022年的2200多億美元,增長了約3000倍。中國已連續10多年成爲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夥伴,既是澳大利亞第一大出口目的地,也是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同時,澳大利亞也已成爲中國第七大貿易夥伴。在服務貿易方面,中國連續多年保持澳大利亞服務貿易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2019年,中國赴澳大利亞遊客達140萬人次,在澳大利亞消費21億澳元;中國在澳留學生對澳經濟貢獻達120億澳元。

▲資料圖:福建福州一展會上,澳大利亞展館展出的葡萄酒。吳建德 攝

中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産業體系配套完整的供給優勢、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企業家的人才優勢。澳大利亞具有豐富且高品質的礦産資源、世界領先的特色專業技術、高度發達的服務業和相對完備的法律保障體系。例如,澳大利亞現在向中國出口大量锂輝石,而澳大利亞最暢銷的多款電動汽車都是從中國進口的。在礦業方面,中國企業在澳大利亞關鍵礦産和稀土行業的崛起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中國綠色經濟的蓬勃發展,對此類資源的需求以及與澳大利亞合作的興趣可能會持續增長。

中新社記者:您如何評價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去年的訪華之行?未來中澳關系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有哪些?

羅震:阿爾巴尼斯總理去年的訪華之行非常順利。雙方都在努力使兩國關系企穩向好。盡管分歧依然存在,但不影響兩國的整體關系,也不影響經貿等領域的互惠互利合作。如何維持這種合作關系向前發展是澳中面臨的挑戰。我相信,通過專業的外交表達和分歧處理,務實合作的許多好處是可以實現的。在雙邊關系中,改善溝通對話的方式也是有作用的。正因如此,ACRI試圖通過研究、分析和對話,在保持學術嚴謹的基礎上,爲澳大利亞與中國的接觸提供信息,從而有所作爲。(完)

▲2023年11月28日中聯部部長劉建超訪問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系研究院,與羅震舉行座談。顧時宏 攝

受訪者簡介:

▲羅震。受訪者供圖

羅震(James Laurenceson),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系研究所所長、教授。曾任職于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中國山東大學。學術研究發表于《中國經濟評論》《中國經濟雜志》《澳大利亞國際事務雜志》等主流學術期刊,並于《澳大利亞金融評論》《澳大利亞人報》《悉尼先驅晨報》《南華早報》等報刊雜志發表觀點文章。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