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中法關系美好未來爲世界作出新的貢獻——習近平主席署名文章引發法國各界和國際人士強烈共鳴

人民法院報 2024-05-06 22:37:58

新華社北京5月6日電 題:創造中法關系美好未來 爲世界作出新的貢獻——習近平主席署名文章引發法國各界和國際人士強烈共鳴

5月5日,在赴巴黎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法國《費加羅報》發表題爲《傳承中法建交精神 共促世界和平發展》的署名文章。

習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引發法國各界和國際人士強烈共鳴。多國人士表示,習近平主席對法國進行第三次國事訪問,對兩國關系發展具有承前啓後、繼往開來的重要深遠意義,相信習近平主席此訪將推動雙方傳承建交精神、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爲世界的繁榮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承前啓後 繼往開來

巴黎街頭,中法兩國國旗迎風飄揚,習近平主席到訪受到熱烈歡迎。“2024年是個有特殊意義的節點。”習近平主席此次訪法是中國國家元首時隔5年再次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適逢中法建交60周年。

作爲第一個同新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的西方大國,60年前,中法建交架起溝通東西方的橋梁,也推動國際關系朝著對話合作的方向演變;60年來,中法關系始終緊跟時代,走在中國同西方國家關系前列。

“在中國同西方國家關系中,兩國率先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系,開啓機制性戰略對話;率先開展航空、核能、第三方市場等合作;率先互設文化中心、互辦文化年,爲全球文明互鑒發揮引領作用。”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談到的三個“率先”令法國國民議會法中友好小組主席阿洛澤印象深刻。“法中關系的特點正是來源于其曆史先驅性。這些敢爲人先的創舉讓兩國彼此成就,也爲兩國關系發展注入了力量。”阿洛澤表示,法國未來將繼續傳承法中建交精神,架設溝通東西方的橋梁,“因爲法中都致力于多邊主義、倡導世界多極化”。

曆史是最好的老師。法國前駐華大使顧山說,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憶及“60年前,戴高樂將軍從時代的戰略眼光出發,決定同新中國建交”。顧山表示,在冷戰正酣的背景下,法中老一輩領導人預見到“一個新世界正在形成”。如今的中國,已成爲維護世界和平不可或缺的力量,習近平主席此訪正值兩國關系承前啓後、繼往開來的重要節點。“我對習近平主席此訪充滿期待,希望聆聽習近平主席關于世界發展、人類福祉的重要主張。”

近年來,在習近平主席和馬克龍總統戰略引領下,中法關系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兩國戰略溝通富有成效,務實合作成果豐碩,人文交流更加深入,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保持良好溝通協作。北京、巴黎等城市見證了中法領導人的互訪足迹,記錄著兩國日益深厚的情誼。

“非常高興再次迎接習近平主席訪問法國。”法國憲法委員會主席、前總理法比尤斯曾出席習近平主席此前對法國事訪問活動。法比尤斯認爲,雖然法中文明起源不同、發展路徑不同,但兩國擁有許多共同點,在不少問題上觀點相近。“相信習近平主席此訪一定會取得成功。願法中一道,弘揚建交精神,繼續推動雙邊關系不斷發展,共同合作維護多邊主義、應對全球性挑戰。”

擴大高水平開放 深化創新合作

中法關系站在新的曆史交彙點上。“歡迎更多高質量法國農産品、化妝品進入中國市場”“歡迎包括法國在內的世界各國企業赴華投資興業”“中國政府支持更多中國企業到法國投資”……法國各界人士認爲,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所作重要論述,再次釋放出中國將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與信心,必將爲法中未來深化創新合作打造更富活力、更爲廣闊的市場與機遇。

開放是最大的機遇,封閉是最大的風險。經過60年發展,法國已是中國在歐盟內第三大貿易夥伴和第三大實際投資來源國,中國是法國在亞洲第一大、全球第七大貿易夥伴。法國侍酒師協會主席法布裏斯·索米耶認爲“合作”是習近平主席署名文章的重要關鍵詞之一。“習近平主席所強調的擴大高水平開放將幫助法中繼續深化與擴展務實合作,這是中國領導人展現的發展智慧。”

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法國已經成爲中國在歐盟第一大農産品進口地、第二大農産品貿易夥伴。在兩國共同打造的“從法國農場到中國餐桌”全鏈條快速協同機制助力下,“舌尖上的法蘭西”漂洋過海,豐富著中國百姓的食品選項。

位于諾曼底地區的法國伊西尼聖梅爾奶農合作社已與其中國分銷商合作逾15年。“事實證明與中國夥伴的合作相當成功,我們對這種雙贏的合作模式感到非常滿意。”合作社主席阿諾·福西認爲,習近平主席關于歡迎更多高質量法國農産品進入中國市場的論述將爲法中農食領域開啓新的合作。“希望習近平主席此行進一步深化法中緊密關系,爲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和實惠”。

在法國北部的上法蘭西大區,有一條全長約100公裏的“電池谷”,中國企業參與投資的一家電池盒工廠已在當地正式運營投産,數十台焊接機器人、搬運機器人有序工作,中方先進工藝經驗和技術幫助法方合作夥伴節省了資金和時間成本。在位于中國西南腹地的成都,空中客車飛機全生命周期服務中心今年1月正式投運,這是空客在全球的首家一站式服務中心,對飛機及其配件的循環利用率高達90%,有助于帶動中國航空市場形成完整的全産業鏈集聚。

法國前經濟部長埃德蒙·阿爾方代裏對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所強調的“深化創新合作,共促綠色發展”深感認同。阿爾方代裏表示,與中國這樣幅員遼闊的國家保持穩固務實合作關系,對于法國乃至歐洲來說都至關重要。在生態轉型、科技創新和綠色産業方面,中國如今已成爲關鍵合作夥伴,發展新質生産力,法中大有可爲。

加強溝通協作 維護世界和平穩定

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說,“中法作爲兩個有獨立自主精神的大國,在曆史長河的每一次相遇都能迸發出巨大能量,影響世界行進方向。”

“作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法中兩國之間的戰略溝通與協調非常重要。”法國國際關系與戰略研究所所長帕斯卡爾·博尼法斯非常認同習近平主席關于雙方“加強溝通協作,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主張。博尼法斯說,兩國在烏克蘭危機、巴以沖突等熱點問題上可發揮建設性作用,期待在習近平主席訪問期間,兩國元首能就加強多邊主義、促進世界和平展開深入探討。

法國德爾嘉出版社發行部主任艾默裏克·蒙維爾高度認同習近平主席所強調的“中國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忠實實踐者”。“中國捍衛世界和平,拒絕任何形式的幹涉,尊重所有國家。習近平主席先後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致力實現各國共贏合作。”在蒙維爾看來,法中兩國獨立自主、相互理解,法中加強溝通協作將爲推動世界和平發展貢獻積極力量。

歐洲留華同學會聯盟副會長蓋比高度評價習近平主席關于“烏克蘭危機持續越久對歐洲和世界損害越大”的論述。“我們希望戰爭能夠盡快結束。沖突和戰爭對任何一方都沒有好處。歐洲大陸早日重回和平穩定,對于世界秩序和歐亞大陸繁榮至關重要。”

“中國與法國等歐洲國家加強合作,能夠在應對全球性挑戰、緩解沖突、加強全球治理、促進技術和創新合作等方面貢獻重要力量。”巴西經濟學家、巴西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羅尼·林斯認爲,中法作爲東西方兩個大國建立更緊密更有效溝通合作具有重要意義,“這有助于促進多邊主義、減少不平等現象,從而建立一個更加安全、穩定的世界”。

泰國泰中“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倫·披差翁帕迪指出,中法作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維護國際公平與正義非常重要。“面對沖突帶來的人道主義危機和對國際公平正義底線的挑戰,中法尋求更廣泛共識並達成解決方案尤爲重要。”

埃及政治學者阿姆爾·阿蔔杜勒-阿提十分關注習近平主席關于解決巴以問題的論述。“正如習近平主席所強調的,中法在巴以問題上有很多共識,期待雙方加強溝通合作,爲實現中東和平、推進公平正義、促進世界和平發出共同聲音”。

巴基斯坦亞洲生態文明研究與發展研究所首席執行官沙基爾·拉邁對習近平主席談到的中法合作促成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推進全球氣候議程感觸頗深,認爲這傳遞出中法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有力信號。“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系進一步發展將爲應對全球挑戰注入更強動力”。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道,執筆記者:王雅楠、何夢舒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