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重慶姑娘,在挪威生活13年,這裏看病全免費,但物價卻很貴

真實人物采訪 2024-05-14 23:09:11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3823位真人故事

我是一位在挪威生活13年的重慶姑娘,剛到挪威沒多久,就跑到一個不到200人的小島上過上了世外桃源的生活。

我在島上一個人住三層獨棟別墅,每天4點下班,去樓下的健身房鍛煉半小時,再去超市采購,騎車到家時還不到5點。吃完飯做清潔,學完挪威語看美劇,把能想到的事情以最慢的速度做一遍,往往還不到9點,每天比爸爸媽媽睡得還要早。

在大大小小的假期中,我和老公都會去旅行,也會時不時地去自家海邊度假屋悠閑地度過。生活雖簡單但很幸福快樂,沒想到疫情之後,生活又多了一些驚喜。

(我在挪威開賽車)

1982年,我出生在重慶一個小康家庭中。

我是家裏的獨生女,爸媽以前在體制內工作,現已退休。

小時候,爸媽非常愛我,把我放在絕對第一位,但他們也是“雞娃”的典型,對我的教育方式非常嚴格,因爲作業做錯了一道題被打很正常,即使考試成績滿分,媽媽也很少表揚我,幾乎都是指出我還可以再改進的地方。

爸爸喜歡拉小提琴,從我四歲開始教我拉小提琴和英文,他還喜歡給我買萬題選,白天在學校,我課間做爸爸布置的作業,晚上回家做老師布置的作業,還要練琴,我幾乎沒有玩的時間,也活成了“別人家的孩子”,不僅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小提琴還經常在市裏比賽中獲獎。

爸媽都很自律,而且執行力很強,說幾點起床就幾點起,規定這件事情哪天做完就必須哪天做完。高中三年,爲了不影響我學習,爸媽愣是沒看過一天電視。

(我在摩納哥的蒙特卡洛D場)

家長的言行舉止,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子女。我現在爲人樂觀自信,做事積極主動,一旦決定就立即付諸行動的性格,大概也是受了爸媽的影響吧。

後來,我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大學畢業之後,媽媽打電話跟我說:“你回來,我們給你找個體制內的工作,早點結婚生子,你多顧顧家裏,老公多顧顧事業。”

我聽完當時嚇壞了,感覺自己的一生都被他們給安排好了。那個時候,我就下定決心,堅決不回重慶,只要隔得遠了,他們管我自然就費勁了。

于是,我先後在北京三個外企工作了六年,沒想到後來還嫁到了國外。

27歲那年,在北京一個朋友的飯局上,遇到了我老公,他是一名工程師,一個很典型的北歐人,雖然話不多,也不懂浪漫,但他是一個靠譜的人,說到做到,和他在一起很踏實,也很安心。

(我在克羅地亞的杜布羅夫尼克城市)

我們都不喜歡拘泥于某種形式,也都是喜歡簡單的人,戀愛過程也很簡單,沒有任何波瀾起伏的片段,認識兩個月後,彼此相處得很舒服,就心領神會地確定了關系,一年後順理成章步入婚姻的殿堂。

2010年年底,我們在中國辦了簡單的酒席,沒有辦婚禮,爸媽也沒要彩禮。

我不在乎婚禮,彩禮這些很形式化的東西。我認爲兩個家庭結合在一起,最寶貴的是:那個人是彼此對的人,相親相愛,彼此尊重,其他的沒那麽重要。

2011年夏天,我隨老公來挪威生活,至今都13年了。我和老公是跨國婚姻,因爲文化差異,我們也會有一些小矛盾。

婚後文化差異就是吃飯問題,中國人吃飯時菜都擺在桌上,大家一起分享。剛開始吃飯時,我喜歡去夾老公盤子裏的食物,他就會生氣地說:“這是我的。”我覺得很奇怪,我說:“一家人吃飯,分什麽你的我的,我的你的?”

(我在意大利南面阿馬爾菲海岸線旁的小城市Ravello)

因爲這件事,我們爭吵過幾次。後來,對于挪威人吃飯,只吃自己那一份食物,我也可以理解了,想去吃他盤子裏的食物時,我先去問一下老公:“我可以吃點你的這個食物嗎?”他說可以,我就吃一點,他說不行,我就不碰他的食物,問題也就解決了。

對于我不做飯這件事,剛開始老公也不滿意,因爲我是重慶人,只會做川菜,而老公不喜歡吃辣,通常我做的飯只能我吃,他吃不了,但是我喜歡吃他做的西餐,就這樣,做飯變成了他的活了。

我們家經常是老公做飯,我做家務,有時候兩個人都不想做清潔,就會請一個清潔工。

在挪威生活,學文科的外國人找工作非常難,必須本地化語言還要懂挪威的規章制度,還有隱性歧視也是存在的,挪威當地的新聞曾經報道過,如果找工作,你不是挪威姓氏,面試機會就少了60%,所以需要堅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有一個滿意的工作。

(家門前的美景)

于是,我30歲的年紀開始去語言學校學挪威語,好在我有英語基礎,半年之後通過了語言考試,就開始找工作了。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個小島上,因此,我在島上生活了一年。

小島總面積不到6平方公裏,注冊人口爲200人,除去在外讀書的年輕人,常住居民只有100多人。它孤零零地飄在大海上,出島的唯一路徑是乘坐小型客船,70分鍾後便可以到達距離30公裏外的城市。

島上有一位醫生,一位護士,一個超市,一所學校,一家餐廳和一條貫穿小島南北兩岸兩公裏長的主路,沒有警察。

小鎮的居民從不鎖門,若是不慎掉了錢包也不用擔心,哪怕兩天後才發現,它依然會好好地躺在原地。

因爲島上人少,大家相互都認識,消息八卦傳得也快,第一天上班,所有人都知道島上來了一個中國人。

(我在島上獨享的私人後院)

島上沒有小公寓,老板給我一個人安排的住房,是海邊一個前有陽台,後有小院的三層獨棟別墅。

每天4點下班,去樓下的健身房鍛煉半小時,再去超市采購,騎車到家時還不到5點。吃完飯做清潔,學完挪威語看美劇,把能想到的事情以最慢的速度做一遍,往往還不到9點。

很自然地,在那段時間裏,我開啓了宇宙級的健康生活模式,每天比爸爸媽媽睡得還要早。

北歐人很腼腆,除非你跟他們很熟悉了,或者他們喝醉了,他們才有可能表現得像南歐人那般熱情。

我的鄰居們是典型的害羞型挪威人,但他們經常把出海打到的魚,自家新釀的啤酒,或者剛從地裏摘下的瓜果和一束野花一起放到我家門前。

剛在小島住下的第一個月,我吃的雞蛋也都來自鄰居的熱心贈送,讓我經常有一種活在六七十年代大雜院裏的錯覺。

(我在意大利的varende島上)

直到現在,我還經常懷念在島上如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因爲老公的工作性質,我們每年會換一個城市居住,直到2018年才在卑爾根安定下來。

卑爾根是挪威的第二大城市,有很多山,湖,海和峽灣,是挪威最美的地方,但也是一座“雨城”。

剛來卑爾根,最不適應的是這邊的天氣,一年下雨300天,出門的衣服基本是功能型的,好看的衣服都沒法穿,所以在這裏,好看並不是買衣服第一考慮的要素。

在挪威生活久了,我也更了解了這個國家。

挪威跟國內完全不一樣,在這邊看病,住院是全免費的,除非一些很昂貴的,或者沒有納入醫保體系的自費藥品。因爲人人免費,所以人人平等,如果得了癌症或者骨折要做手術,有可能需要排隊,這也是國家的醫療體系的一個缺點。

(卑爾根的夏天)

在這邊上公立學校,從小學到大學的學費都是免費的。小學沒有家庭作業,也沒有考試,所以不存在“雞娃”的問題。

在這邊也不是一定要讀大學,才有好的工作,可以條條道路通羅馬。我同事的孩子在職業技術學校,學完一門電工技能,工作幾年後,又讀了一個本科,拿到電工工程師的執照,工資就更高一些。他不是直接去讀的本科,在勞動力市場上找工作,也沒有受到任何不一樣的待遇。

挪威社會福利好,但是物價也貴,在超市買一瓶礦泉水,需要20多元(人民幣),西紅柿價格誇張的時候,標到40多元(人民幣)一公斤。

挪威人是出了名的甯可少掙錢,也不願意太辛苦地工作。在他們眼裏,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工作不是爲了生活,生活裏也不只有工作。這裏工作時間短,假期多。

(我們家度假屋外的風景)

大大小小的假期中,大多數時候挪威人也是和家人相伴,或是和朋友一起喝酒聊天。周末就到郊外的度假屋休息,種花除草,沒有太大的壓力。

說起度假屋,這是挪威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50%挪威人除了日常的住所之外,還擁有自己的第二房産——度假屋。我受到本地人的影響,無論長假和短假都喜歡去度假屋待著,和大自然親密接觸。

度假屋一般都是木制的,分爲兩種,一種是建在山裏滑雪場旁邊的冬季度假屋,另外一種是建在海邊的夏季度假屋。

我家的度假屋在海邊,老公買了一艘小漁船,夏天我們經常開船去附近的小島上玩,也會出海捕魚。

運氣好的時候,釣到20斤的鳕魚,我們會拿出一部分餵海鷗,剩下的帶回家,做些魚餅或者凍在冰櫃裏,作爲以後的晚餐。

(面朝大海看美景)

我喜歡吃從海裏打撈的新鮮海鮮,以前在國內吃的麻辣和香辣蟹,烹饪時都是加很多佐料和香料,味道非常濃郁,但這邊更多的是吃它的本味,做起來也簡單,撒點兒鹽和胡椒粉,放烤箱裏烤一烤就可以吃了。

此外,我和老公都喜歡旅行,利用每年五周的帶薪年假,和其他一些大大小小的假期,我們去過50多個國家150多個城市,除了南極洲以外,澳洲、南美洲以及北美洲、歐洲等六大洲很多國家和城市都留下了我們的足迹,旅行中也遇到了許多有趣和奇葩的人和事,有尴尬,有驚喜也有驚嚇。

想起我們在巴西的裏約熱內盧旅行的時候,因爲語言不通的一段尴尬經曆。當地人完全不說英文,在酒吧裏,我很清楚很慢地用英文說:“請給我一瓶巴西啤酒”,立刻得到一瓶比利時的啤酒。

(我在巴西裏約熱內盧的塞勒隆台階)

早餐時點一杯espresso咖啡,服務員點點頭,隨後端給我們一杯黑咖啡……我也嘗試過詢問賓館前台最近的郵局如何走,前台小哥專門從櫃台後走出來,手指著電腦屏幕,對著我非常熱情地指手畫腳了好幾分鍾,但被噴了滿臉口水的我什麽也沒聽懂,我跟老公齊變成聾人和啞巴。

頭一天吃飯,餐廳的上錯菜率100%。我對著葡萄牙語菜單點菜基本靠直覺,也算將錯就錯嘗到了些許美味的本地菜,好吃的和不好吃的都不知道是什麽名字。後來我們盡量選擇有英文菜單的餐廳,或是菜單上有著菜品圖片的餐館,情況大有改善。

在泰國phi phi島的時候,夏天的一個晚上,我去海邊散步,在回賓館的路上,遇到一個奇葩的小夥子。我當時看到樹叢裏有一個人拿著手電筒走來走去,時不時停下來半分鍾,又走來走去。

(在意大利的托斯卡納)

我很好奇,他在幹什麽呢?于是停下腳步,等他慢慢從樹叢裏走出來。我看見一個20歲左右很年輕的西方男生,手裏拿著手電筒在草地和樹葉上找昆蟲。

沒想到他直接伸出手,去抓活的昆蟲,更沒想到的是,他把昆蟲快速放進嘴裏,“卡擦卡擦”嚼了幾下就吞了,還一副很享受的樣子。因爲晚上光線不好,我看見昆蟲的樣子類似金色翅膀大蒼蠅那樣的,也不知道是什麽昆蟲。

他還轉身遞給我一個活的昆蟲,問我:“你要不要吃?蠻好吃的。”我起了一身雞皮疙瘩,搖搖頭說:“不要!不要!”就轉身飛速跑開了。

在非洲內羅畢,我偶然看到了河馬100米沖刺,別看河馬圓圓滾滾很笨重的樣子,跑起來的速度非常快,當時它很憤怒,是張著巨型大口跑步的,還可以跑那麽快,把我驚住了。在肯尼亞馬賽馬拉,我們半夜3點起床體驗熱氣球,觀看年度動物大遷徙。

(坐熱氣球觀看年度動物大遷徙)

在美國度假旅行時發生了一件趣事,炎熱的夏季,我和老公開車從美國東海岸自駕到西海岸,在加州一號公路上,我發現另外一個車道上,一輛車裏的老爺爺盛裝打扮得很華麗。

我想給他拍照,剛舉起手機,沒來得及按下快門,由于他車速太快,就從我車旁邊擦肩而過,幸好他發現了我,又減慢了車速,和我們的車保持同速行駛。

我給他拍完照片,老爺爺開車走之前,沒想到還給了一個驚喜,他從車裏拿出一塊巧克力扔給我,一塊沉甸甸的大巧克力透過車窗,剛剛好還真被我雙手接住了,現在想起這位有趣的老爺爺,心裏還如同巧克力那樣甜。

天性使然,我對買買買總是提不起濃厚的興趣,但一趟旅行卻能給我帶來持續一個月的幸福感。旅行對我來說是真心喜歡的事情,也感受到了快樂無價,自由無價。

(我在西班牙的小島上跳傘)

我去這些國家旅行之後,覺得世界真的很大,有時真沒必要爲了一兩件小事,好幾天不開心。

除了旅行,我還喜歡野外攀岩、滑雪、射擊、賽車,高空跳傘等戶外運動。

曾經在沒有接受任何專業攀岩訓練的前提下,我徒手攀岩過挪威羅弗敦的羊角峰和惡魔的石頭,我喜歡攀岩那股向上的力量,更喜歡站在峰頂看別人看不見的風景。

但是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一切按下暫停鍵的同時,我的生活也發生了改變。

2020年3月新冠疫情在歐洲爆發。在挪威關閉國門前5天,我發現自己懷孕了,之後工作也因爲疫情暫停,便在家養胎。

寶寶出生後,我的生活和心態都和以前不一樣了。年輕的時候,覺得當了媽媽會沒有自我,每天圍著寶寶轉,很無趣,喜歡享受旅行帶來的快樂和幸福。但是有了寶寶後,開始享受寶寶時不時帶來的驚喜,感受著寶寶給予媽媽幸福,對于失去的東西,並沒有太多的感覺。

(我在惡魔的舌頭上)

以前旅行的同時,我喜歡寫遊記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現在忙于寶寶吃喝拉撒睡的同時,我也喜歡分享北歐生活日常和好物分享,也得到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和喜歡。

去年兒子上幼兒園後,我又重新步入職場開始上班了。

我現在的工作是在石油行業做人事行政,工作單位在家附近,開車幾分鍾就到。

除了工作環境好,福利不錯,在這裏工作每天四點准點下班,加班不可能的。

記得有一次,老板跟我說:“你把這件事情做一下。”我說:“現在已經四點了。”他說:“那你趕快走。”因爲四點是大家下班時間,除了特殊情況,老板是不會讓你再做其他工作的。

這邊法定退休年齡不管男女都是67歲,退休後在正常納稅40年以上的情況下可以領取全額養老金,不能滿足這個條件只能領取非全額養老金。

(挪威的峽灣很美)

因爲老公工作經常出差,一般情況下都是我帶娃,我帶娃的同時也希望,我可以更多地教孩子說中文。

如今,我想有的都有了,想去的地方都去過了,我也很少去羨慕別人,因爲每個人的人生都是高高低低一路走過來的。只要爸爸媽媽和我、老公、兒子,一家人都平安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

最後我想說,最好的人生不是一直有很多錢,只要人生不留遺憾,這輩子就沒白來一趟。

人生如白駒過隙,有想做的事,有喜歡的人,不要猶豫與等待。努力過,爭取過,體驗過,才是沒有遺憾的人生。

【口述:小個子】

【編輯:佛心】

我們無法體驗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裏感受不一樣的生命軌迹,這裏的每一張照片都是生命的點滴,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歡,請點擊關注哦!

(*本文章根據當事人口述整理,真實性由口述人負責。本賬號友情提醒:請自行辨別相關風險,不要盲目跟風做出沖動決定。)

0 阅读:26